跳過廣告...
7點晚間新聞
偏鄉高齡媽打破歧視 創續食銀行照護獨老
字級:
A+
A-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高齡長者,儘管政府通過"中高齡就業促進法 "禁止年齡歧視,但主計處調查,仍有四成四的中高齡求職者,受到不平等對待。在彰化沿海偏鄉,就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婦女,她們成立食物銀行,為自己開創職涯第二春,還串聯社區資源,製作果乾、麵包等續食產品,自給自足,再將盈餘照顧偏鄉的獨老長輩,她們的愛心,更成為日本社福團體的學習對象。來看,這群媽媽如何在逆境中,攜手找到出路?



社區媽媽謝淑慧vs.記者黃薰逸:「我們要去大城鄉,那個林大哥那邊,去採花椰菜跟那個高麗菜,其實我們二林是鄉鎮的農民,他都會捐贈,然後讓我們去採,那像我們會去芳苑採高麗菜,然後像在大城這邊採花椰菜。」

社區媽媽呂季儒:「我們目的就是要採那個花椰菜,農民那個他們早上有採過了,要去菜市場那裡,要拿去菜市場賣,他就說這些過剩的叫我們來這裡採一些,然後回去做愛心餐,要曬一些高麗菜乾,那個花椰菜乾這樣,就是要送給一些那些艱苦人。」

社區媽媽呂季儒:「他們農民說都過剩,過剩就叫我們自己這些志工,我們就來採收這種不能浪費,這都是很好的蔬菜,我們都不能浪費。」

這些採回來的花椰菜,是農民賣不出去的醜蔬果,原本要就地掩埋,但社區媽媽帶回工作坊,加工製成續食餐點,賦予它新的生命。

這群媽媽們都是二度就業婦女,對她們來說,要在沿海偏鄉重返職場,難度不小。

社區媽媽呂季儒:「工作好難找,二度就業真的難找,大家都覺得妳有年紀了,不知道能不能勝任這樣,那一定不好找,那才會就一直找一直找,找不到工作。」

在偏鄉,努力尋求二度就業的婦女,常面臨就業機會有限、交通不便、年齡歧視等阻礙。儘管,政府修法放寬六十五歲退休年齡,與明文禁止就業年齡歧視,但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職場上仍有四成四的中高齡求職者,受到不平等對待,其中偏鄉的比例更令人擔憂。

社區媽媽洪毓雯:「所以當我成立食物銀行,需要有一些人力的時候,我一個念頭就是,我可以匯集很多婦女二度就業,她們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然後不僅她可以活下來,又可以幫助別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理想。」

這份信念,讓媽媽們一同攜手向前,她們以不浪費資源為前提,從惜食作為出發點,逐步延伸續食的永續發展理念。

社區媽媽黃素麗:「我們準備的是蕎麥水餃,裡面就是有包豬肉、高麗菜還有蔥薑,像我們今天的話,就是要提早過來,因為為了要送餐時間,這些姊妹們就是很早就過來了。」

社區媽媽呂季儒vs.記者黃薰逸:「(季儒姐,我們現在一大早要去哪裡?)大城鄉一個阿嬤的家,已經九十歲了,她一個人在住,(你們這樣關懷這阿嬤大概多久了?)五年,她一個人在住,(在偏鄉這樣子),對!偏鄉。」

社區媽媽:「阿嬤妳好!坐好,我們拿些東西給妳吃,中午了拿點東西給妳吃,這是水餃,妳要跟她說要用熱再吃,對!要用熱再吃喔,這些水餃是我們早上現做的,這些菜我們昨天用的。」

食物銀行成員呂季儒:「妳有穿得比較暖嗎?這兩、三天很冷,妳就要穿暖一點。」

社區媽媽們是阿婆多年來的依靠,而這份如同家人般的關懷,也擴及到了超過一百位需要幫助的邊緣獨老,媽媽們默默付出,讓愛的種子在偏鄉發芽,但這趟愛的旅程,遠比我們看到的還要不容易。

社區媽媽洪毓雯:「彰化縣是農業環境,所以我們的蔬菜水果很多,我們可以製作果乾來進行銷售,這是第一個理由,然後第二個呢,這些婆婆媽媽,因為她們有特別的受過訓練,也拿到丙級烘培師,所以我們會製作手工的餅乾或是饅頭,然後中秋節還有月餅來進行銷售,然後來創造我們的收入。」

儘管受到肯定,但社區媽媽們的腳步不曾停歇,她們要用行動詮釋多元公益的價值,透過各方力量,為自己創造就業機會,她們不僅幫助減少資源浪費,更能關懷邊緣獨老,為偏鄉社區帶來永續發展的希望。(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集保ESG服務論壇 探討AI.永續與公司治理
字級:
A+
A-

臺灣以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目標的同時,也必須兼顧永續發展的理念。集保結算所今(15)日舉辦ESG服務論壇,吸引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代表參加,深入探討ESG投資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升級數據深度與服務內容,促進市場正向循環。


一望無際的海岸線盡收眼底,為了守護大自然,永續理念的推行,刻不容緩。15日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盛大舉行,以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作為主題,積極探討永續議題。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 林丙輝:「我們ESG的服務,基本上就是幫臺灣的資本市場塑造永續、治理這兩個部份,讓永續能夠在各方面可以得到發揮,然後治理資訊相當透明,對於吸引外資對國內的投資人,才會有最大的效益。」

集保結算所持續推出多項ESG服務,包括對上市、上櫃公司股東會提供國際研究機構的投票建議報告,讓公司提前掌握外資機構觀點,爭取市場與投資人支持;另外也提供計算投資組合碳足跡的「永續績效服務」,協助機構投資人設定減碳目標。論壇中除了探討盡職治理實務與挑戰,氣候與投資領域的最新觀察,多家外資也參與交流討論,吸引超過300名上市櫃公司與機構投資人代表參加。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更親臨現場。

金管會副主委 陳彥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部分,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在這個地方,我們往ESG的路上走,往AI的路上走,我們往所有的全球福祉,以及創造更大經濟成果的方向往上走。」

同時林丙輝承諾,未來集保結算所將與國內外市場參與者、機構投資人及證券服務業者合作,在ESG議題的推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實現綠色金融的願景。(記者姚俐安、詹明樺/臺北採訪)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動物園舉辦長頸鹿工作坊 國際權威來台授課
字級:
A+
A-

新竹知名野生動物園,舉辦「長頸鹿醫療照護工作坊」,邀請國際權威來台,分享長頸鹿與有蹄動物的醫療麻醉、急救照養等專業知識,吸引全球上百位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今年的長頸鹿醫療照護工作坊活動為期五天,希望透過國際各大動物園交流,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促進全球動物血緣豐富化!


修長高挑的長頸鹿和保育員親密互動,傲嬌又可愛!新竹知名野生動物園,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育,這回與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共同主辦「長頸鹿與有蹄類動物醫療照護工作坊」,邀請國際長頸鹿醫學權威和動物園有蹄類修蹄計畫創辦人、首度來台授課!

TAZA協會理事長 賴振融:「兩次的活動,總共都來了幾百位的國際上的學生,用這樣就可以證明,我們對國際醫療動物的保育及所有的作為,是國際認可的,進而一步可以更密切的,做動物物種的引進,或者是血緣的豐富化。」

國際長頸鹿醫療權威 Dr. Liza Dadone:「我認為這次的工作坊設計,就是針對長頸鹿相關的照護醫療,針對在亞洲區域的醫療照護提升是非常好的,這次我們也有十幾個動物園參加,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活動聚焦長頸鹿相關的醫療、麻醉、急救等國際最新技術,以及有蹄類動物營養及運輸知識,吸引全球十國共18間動物園與上百位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日本九十九島動植物園動物保育員 Natsuko Higa:「先前參加的工作坊是在美國,這次在亞洲舉辦,對亞洲人來講真的是很棒的機會,不只是亞洲人,讓亞洲人更方便參與,真的很感激。」

今年的長頸鹿醫療照護工作坊為期五天,希望透過國際各大動物園交流,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促進全球動物血緣豐富化!(記者華語涵、攝影喬大龍/新竹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