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財經世界報導
除息兩樣情!長榮殖利率破13%、填息1成 宏碁卻跌2%陷貼息
除息兩樣情!長榮填息1成,宏碁卻陷貼息/非凡新聞資料照
▲除息兩樣情!長榮填息1成,宏碁卻陷貼息/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台股除息旺季啟動,貨櫃三雄龍頭長榮今日(19)除息32.5元,除息參考價214元,股價以214.5元小幅開高,高點攀升至217.5元,填息超過1成;但同日除息的電腦品牌大廠宏碁卻沒有填息行情,每股配發1.7元,股價開低走低,盤中下挫2%,慘陷貼息。

長榮去年EPS達64.87元,創下歷史次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2.5元,配發率超過5成,以昨日收盤價246.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13%,總金額703.64億元,預計7月18日發放。長榮過去4次都已完成填息,2021年配息近2.49元,當日就達陣,2023年豪發70元,就歷時128天才完成填息。



長榮首季合併營收1099.71億元,年增24.07%,稅後純益273.58億元,年增57%,EPS達12.64元。展望未來,長榮表示,美中關稅暫緩,市場需求大幅增加,但船隊調動短期內無法一步到位,因此市場預期運價水準將持續走高,且過往8至9月為傳統出貨旺季,對市場發展仍保持審慎樂觀。

相較長榮邁向填息路,PC品牌廠宏碁卻相對弱勢,去年EPS 1.84元,配發現金股利1.7元,創近3年新高,現金殖利率近5%,今日除息參考價為33.5元,股價卻開低走低,下探32.55元,跌幅超過2%,陷入貼息窘境。三大法人在除息前就陸續跳車,外資連7賣逾1.8萬張,投信、自營商也在昨日雙雙轉賣。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神達今年資本支出將倍增 上看2億美元
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客戶強力需求帶動,神達今年AI、non-AI伺服器展望皆穩健成長;而為滿足客戶需求及降低地緣政治影響。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客戶強力需求帶動,神達今年AI、non-AI伺服器展望皆穩健成長;而為滿足客戶需求及降低地緣政治影響。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客戶強力需求帶動,神達今年AI、non-AI伺服器展望皆穩健成長;而為滿足客戶需求及降低地緣政治影響,神達今年資本支出將較往年倍數成長,預計上看2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不含研發費用),用於產能布局;其中台灣竹南新廠今年第三季啟用,越南河內新廠第四季啟用,加速供應客戶。

惟法人預期,隨AI伺服器滲透率續增,加上下半年新廠產能挹注,神達今年營運有望勝於去年、年增雙位數。

法人表示,神達受惠美系CSP客戶持續釋出AI伺服器訂單,特別是甲骨文為近年新增重要客戶之一,其AI伺服器相關訂單自去年第四季開始出貨,今年首季繼續放量,而星際之門計劃有望成為該公司中期接單動能的重要支撐。在伺服器出貨動能續強,加上下半年新產能加入,神達今年營收表現有望優於去年、年增雙位數,惟須注意匯率影響壓抑毛利率。



神達總經理何繼武先前透露,神達如今採用融合(fusion)生意模式,結合不同關係企業,根據不同經濟區域需求,提供各種服務,以因應地緣政治、川普2.0等挑戰。

對此,法人解釋,神達捨棄過往端對端集中式組裝鏈,積極重構區域化生產,使生產與交付策略依據地緣政治與貿易協議進行分區配置,以提升供應鏈彈性與交付效率。

例如北美區塊,神達配合美墨加協定(USMCA)架構,與當地夥伴協同完成最終組裝與交付,具備供應鏈轉單彈性,能快速因應關稅政策變動;亞太區塊則以越南廠為地緣中樞,搭配大陸廠、台灣廠形成「三角供應鏈」體系。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熱門股/傳蘋果摺疊機明年亮相!軸承廠新日興連2天亮燈、兆利爆量飆近漲停
蘋果iPhone示意圖。(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蘋果iPhone示意圖。(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摺疊iPhone真的要來了?近日外界盛傳蘋果正積極布局摺疊機,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AAPL)首款摺疊機最快將在2026年亮相,消息一出,隨即在台股掀起火花。尤其以關鍵供應鏈「軸承三雄」表現最為強勁,今(19)日新日興兆利富世達氣勢如虹,新日興連兩日噴漲停,爆量衝上台股第六大,昨(18)日也一同亮燈的兆利,今股價再飆逾9%,龍頭廠富世達則大漲超過半根停板。



軸承廠延續漲勢,今日再度火力全開,新日興又拉漲停,攻上220.5元,寫4月7日以新高,盤中成交量爆出逾4.4萬張,高居排行榜第六名,委買張數突破萬張;至於兆利則一度飆近漲停,來到141.5元,爆量逼近2萬張;而富世達盤中帶量強漲逾5%,衝破800元大關,至832元高點,登上近半年來新高。

在6月時舉辦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期間,蘋果針對iOS 26推出全新SDK開發工具,並發布解說影片,暗示將支援「新硬體」與「新螢幕尺寸」,被市場解讀為摺疊iPhone鋪路的訊號。

根據《CNBC》報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週三(18日)發文表示,蘋果最快將在2026年開始生產首款摺疊式iPhone,預計將於第二季進入量產,至2027年、2028年每年的出貨量可能達到數百萬台,並且初期將採用高定價策略;他進一步指出,這款摺疊機可能採用三星顯示器螢幕,而主要代工夥伴鴻海預計今年第三季末或第四季初就會啟動專案,但目前包括機身轉軸等零組件的最終產品規格仍尚未拍板,在正式進入生產階段前,計畫可能有所調整。

近年來全球手機大廠陸續搶攻摺疊機市場,市場規模逐步擴大,但蘋果至今仍未加入戰局,如今隨著蘋果傳出進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轉軸模組、機構零組件等相關供應鏈也備受矚目。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