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財經世界報導
創意鹹酥雞車輪餅 霸氣牽絲外酥內嫩
巨大車輪餅內創意包進鹹酥雞,起司還會牽絲,熱騰騰的鹹香肉塊多汁又外酥內軟。(記者許惟凱/攝影)
▲巨大車輪餅內創意包進鹹酥雞,起司還會牽絲,熱騰騰的鹹香肉塊多汁又外酥內軟。(記者許惟凱/攝影)
字級:
A+
A-

來到桃園一定會想到要衝中原夜市吃美食,現在也越來越多新一代的夜市小吃,成了在地人和網友的心頭好。像是這間會牽絲的巨無霸起司鹽酥雞車輪餅,直接在餅皮裡塞進兩大塊鹽酥雞,整顆滿到蓋不起來,創新口味卻意外搭配,吃完一顆絕對飽足;另一間炸蛋蔥油餅店,包進雞排、火腿還有香腸、豬排等等超級豪華的豐富配料,一口咬下,邪惡的半熟蛋汁傾瀉而下,非常過癮。

記者 劉苡青:「今天我來到中原夜市,聽說這裡有一家車輪餅攤車店很厲害,每次只要一開攤,就是滿滿人潮,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們趕快帶大家一探究竟」。



宵夜人氣王的酥炸鹹酥雞,起鍋後甩甩油,沒有要直接裝袋給客人,竟然被放進車輪餅內。

不手軟的把兩大塊鹽酥雞,塞進直徑8公分的巨無霸車輪餅,另一面還鋪上了滿滿邪惡的雙色起司,整顆滿到蓋不起來,這是八年級生老闆,李偉銘的創意發想。

老闆 李偉銘:「我媽媽都會在家裡炸這個家常菜,因為我奶奶交給我媽媽,這個醃漬(雞肉)的配方,在家裡做家常菜,我覺得不拿出來做生意,其實有點可惜」。

試了兩、三個月,才得來這不違和又美味的組合,即便只是簡單的銅板小吃,李偉銘就想和別人不一樣,餅皮竟是雞蛋糕。

老闆 李偉銘:「我們會加雞蛋鮮奶下去做調配,因為我不想要餅皮就只是單單的麵糊,其實外面的車輪餅,吃起來基本上是沒有味道的」。

有了好的外表,內在更是精髓,雖然用的是雞胸肉,卻意外的軟嫩多汁。

老闆 李偉銘:「真空按摩機下去按摩,所以它醃漬的速度其實很快,吃起來肉汁也比較多,那我們炸完之後,起來會利用它的溫度,慢慢的讓它舒肥進去,所以它的肉汁,會保留在裡面」。

大口咬下起司還會牽絲,熱騰騰的鹹香肉塊,多汁又外酥內軟,搭配酥脆餅皮,吃完一顆好有飽足感。

顧客 林小姐:「很好吃,一份的飽足感就很夠了,而且味道層次滿豐富的」。

顧客 葉小姐:「雞肉滿多汁的,加上餅皮有酥脆,所以吃起來跟起司滿搭的,加上熱熱的吃它會牽絲,所以滿好吃的」。

新奇口味,成功在夜市暴紅,李偉銘創業六年,平均一天可以賣上四百顆,他原先在飯店從事外場服務,一次逛士林夜市閃過靈感,才決定勇敢創業。

老闆 李偉銘:「其實(剛開)那時候營業額,最高一天只有八百塊,一直到第三個月,開始有部落客來報導,生意才慢慢起來,不然原本也是想要放棄了」。熬過陣痛期,鹹酥雞車輪餅,搖身成為中原夜市的人氣小吃。

記者 劉苡青:「吃完了八公分的鹹酥雞車輪餅,好滿足喔,但是來逛夜市怎麼可能只吃一間,聽說往後走三十秒的路程,又有另外一間排隊名店,賣的是炸蛋蔥油餅,到底多好吃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餅皮一下油鍋,立刻像吹脹的氣球,膨脹到又大又圓,這時候,炸上一顆半熟雞蛋,和餅皮合而為一,加上火腿、小黃瓜、雞排等等,超級豪華的豐富配料,外酥內Q,說是大總匯炸蛋蔥油餅也不為過。

顧客 何先生:「外煎裡嫩,跟外面吃起來不太一樣,外面不是都很多脆皮嗎,這個沒有那麼多,很有嚼勁」。

能夠在中原夜市,熱賣近十年的這間炸蛋蔥油餅,老闆林志柏說,特別用營養滿分的有機紅蛋,就是撇步之一。

老闆 林志柏:「我們有研究過,有機紅蛋吃起來腥味不會那麼重,而且它的蛋黃比較濃,吃起來口感比較好」。

即使紅蛋成本較高,但這就是林志柏選材的堅持,每天純手工製作的外皮也很關鍵。老闆 林志柏:「麵糰的軟硬度,跟天氣跟加水的多寡都有差別,只要少加一點點水,或多加一點點水,就太硬或太軟」。

林志柏和林志遠兄弟檔,接著合作分割麵糰。老闆 林志遠:「如果太厚,吃起來麵粉味就太重,太薄又吃起來就像餅乾一樣」。

到了攤位上,換大哥和二哥上工了,一人炸麵皮,另一人負責包餡料,看看現場的排隊人潮,讓兩人手速,慢不下來。

出攤還沒三小時,雞排竟然已經賣光光,林志柏說,平時一天可以賣上三百個蔥油餅,熱狗、豬排、香腸、起司,多到滿出來的豐富配料,全夾進餅皮,成了這兒的招牌。

老闆 林志柏:「因為我們家有一些料,都是跟外面不一樣,我們就是想跟市場做一個區隔」。

重要的調味,醬油和辣椒醬,也都是林家三兄弟親自製作,鹹香醬料塗抹在蔥油餅上,一口咬下,邪惡的半熟蛋汁,傾瀉而下,餅皮Q彈依舊帶點咬勁,配著各種餡料,趁熱吃進肚裏,香氣隨著金黃蛋液流出,有種滿足的快感。

顧客 陳先生:「蛋的味道很濃,醬汁不會太濃,搶掉那個味道」。

炸蛋蔥油餅、鹹酥雞車輪餅,高人氣的中原夜市美食,每樣都叫人看了垂涎,獨特的創意口味,將持續在中原夜市飄香,擄獲客人味蕾。

(記者劉苡青、許惟凱/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台南浮誇系海鮮粥 龍蝦肉Q彈湯鮮甜
豪邁放上三點蟹的綜合海鮮麵,蟹肉吃來十分細嫩,能吃到鮮甜膏黃。(記者吳承芸/攝影)
▲豪邁放上三點蟹的綜合海鮮麵,蟹肉吃來十分細嫩,能吃到鮮甜膏黃。(記者吳承芸/攝影)
字級:
A+
A-

台南國華街,可以說是當地美食一級戰區。在這裡有一間海鮮店,用餐時間總是吸引不少海鮮控報到,特別是這碗青龍綜合海鮮粥,大尾龍蝦幾乎占據半個碗面,一旁還有蟳肉、蛤蠣和干貝,光是賣相就超吸睛,新鮮龍蝦輕輕一扯殼肉分離,肉質相當彈牙,搭配湯頭一起入口,鮮甜滋味讓人回味。另外這道炸到金黃的蝦捲,也很受客人歡迎,外皮酥脆,裡頭虱目魚肉內餡,扎實鮮甜,還能嚐到蝦肉的Q彈,鮮味十足。

用餐時段,陳松廷的廚房裡,灶台爐火不斷燃燒,只見他獨自一人忙得團團轉,趕忙把手上熱騰騰的料理端給客人。



老闆 陳松廷:「我們忙的時候,要應付很多的客人,有時候忙到要六個鍋子,
一次全開」。

抓起一大把海鮮往鍋裡放,熱鍋裡海味不斷翻騰。顧客 郭小姐:「這邊就是很新鮮,我可以連續吃很多天都不會害怕(鮮味),就覺得好好吃」。

顧客 江小姐:「我每次湯都是喝光的,然後他的食材很實在,物美價廉」。

要說到陳松廷的料理,確實有那麼點不一樣的,就是這擄獲人心的湯頭,是他每天一早用番茄、洋蔥和高麗菜,多種新鮮蔬果熬煮出清甜,接著把地上走的,水裡游的也放進鍋裡,為這一鍋湯,畫龍點睛。

老闆 陳松廷:「(走山雞)特別有挑選過,所以這隻雞,本身它的甜度,也會讓湯的鮮度,整個大大的提味出來」。

加進了鮮甜,熬煮的這一鍋精華,還得配上主角海鮮,才算完美。

只見大隻章魚、龍蝦,佔據整個蒸爐,豔紅色澤,相當誘人,它們都是陳松廷開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從高雄興達漁港,採買回來的新鮮貨。

老闆 陳松廷:「表哥剛好是做漁場那一方面的,拿貨的話會比較穩定,品質也會比較好一點,一定要去現場去看過、試吃過」。

把章魚大卸八塊,也把龍蝦剖半,加進早上熬好的高湯,招牌青龍綜合海鮮粥,用料不手軟。老闆 陳松廷:「煮粥會把龍蝦的精華給散發出來,再用米粒下去把精華給鎖住,留下龍蝦的味道,另外,我們會加章魚和蟳肉腿」。

青龍綜合海鮮粥霸氣上桌,龍蝦幾乎占據半個碗面,一旁還有蟳肉腿、蛤蠣、干貝點綴,超吸睛,龍蝦肉輕輕一扯,殼肉分離,肉質相當彈牙,搭配湯頭一起入口,鮮甜滋味令人難忘。

顧客 江小姐:「我都吃龍蝦粥,它有點像飯湯的感覺,吃起來很鮮甜,然後鹹甜鹹甜很符合台南人的口味」。

現點現做的美味還有這碗,豪邁的將整隻三點蟹,蓋在麵上的綜合海鮮麵,蟹肉吃來十分細嫩,能吃到鮮甜膏黃,搭配著台南特有的Q彈意麵一起吃,很是過癮。

顧客 郭小姐:「因為我本人很愛吃螃蟹,第一次吃到這邊的螃蟹,真的有嚇到,感覺就是生的下去煮熟,那種鮮甜的感覺,量很多,覺得很值回票價」。

陳松廷一個人守著小店,每天從早上九點,一路忙到凌晨才休息,過著忙碌充實的料理人生。

老闆 陳松廷:「(一開始是)學辦桌的,學完就覺得那個太無聊了,然後跑業務又太無趣了,開店又遇到疫情,然後我又去考公職人員,不小心又讓我考上了,考上了之後我原本想要放棄,剛好,又好死不死,我後面的運氣就來了」。繼續做著老本行,是因為他對料理研發,有著滿滿熱情。

陳松廷把魚酥混合調味魚漿,接著加進切丁虱目魚肉與雞蛋,創意炸蝦捲,內餡層次豐富。

老闆 陳松廷:「我們是採用八百克的虱目魚肉,因為它本身就有油脂,炸下去它的油脂就會顯現出來,吃起來更有滑順的口感」。

調味好的魚漿,接著包進蝦子,裹上炸粉,下油鍋炸到酥香。老闆 陳松廷:「這是我們家的特色,它叫做土魠粉,它顆粒很大,吃起來的口感會更酥脆」。

炸到一身誘人金黃的蝦捲,大口咬下,外皮相當酥脆,裡頭虱目魚肉,內餡扎實鮮甜,還能嚐到Q彈蝦肉,鮮味十足,單吃就很夠味。

顧客 王先生:「一般台南吃的蝦捲,就只有蝦子的味道,可是它裡面還有虱目魚,所以它口感吃起來,還蠻扎實的,也不會讓人覺得,吃完很有油膩感」。

儘管油湯生意繁忙,陳松廷用端上桌的一道道海味,讓客人吃進嘴裡,不只有鮮甜,還能感受到滿滿人情味。

(記者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浮誇系油條包麻糬 超載餡料多到滿出
招牌燻雞口味,滿滿的洋蔥炒肉,包裹進油條和麻糬,鹹甜的滋味,有夠涮嘴。(記者吳承恩/攝影)
▲招牌燻雞口味,滿滿的洋蔥炒肉,包裹進油條和麻糬,鹹甜的滋味,有夠涮嘴。(記者吳承恩/攝影)
字級:
A+
A-

油條吃法百百種,但您吃過油條包麻糬嗎?高雄鳳山這位老闆大搞創意,把手工油條炸到酥脆後,鋪上鮮奶做的麻糬,再搭配各種餡料,吃起來不油膩且口感獨特。招牌燻雞口味,現炒的洋蔥炒肉,包裹進油條和麻糬,口感辛香濃郁,鹹甜的滋味,有夠涮嘴。而傳統的芝麻花生口味,一掰開,麻糬牽出薄透的拉絲,裡頭的餡料更多到宛如土石崩落,充滿濃濃的古早味

下午三點一到,高雄鳳山的這間小店才剛營業,早已湧進大批人潮,大家上門的目的,為的就是這創意十足的油條包麻糬,獨特的口感,讓客人們一吃就上癮。



顧客 戴先生:「我們沒有吃過這種東西,它的油條跟外面豆漿店油條不太一樣,它沒有什麼油耗味,整體吃起來是很清爽,吃完一個,我都會再打包一個帶回家」。

炸得酥酥膨膨的油條,有著淡淡奶香味,包進Q彈麻糬,再撒上芝麻、花生,或是煙燻雞肉等,成功擄獲客人的味蕾神經。

顧客 柯先生:「油條跟麻糬這樣搭配,就跟外面刈包類似,但是它的主體又不一樣,我覺得這是吸引到我的地方」。

讓油條跟麻糬擦出火花的是他,五十三歲的王南讚,他用鮮奶製作油條,全程不加一滴水,但要做得好吃,力道就是關鍵。

老闆 王南讚:「油條本身就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它筋性不能先出來,出來它麵粉就不能鬆弛,就沒辦法成型,只能用壓的,不能揉麵」。

豪邁加進整瓶鮮奶,不只油條用料高規格,裡頭的麻糬也不馬虎。

老闆 王南讚:「很多人都認為很容易脹氣,所以我剛開始也是用水,可是它的軟度跟Q勁,根本沒辦法達到我要的標準,所以後期試著用牛奶加看看,除了有牛奶香氣,重點是它不會脹氣」。

熱騰騰的油條,鋪滿白拋拋的麻糬,還有滿滿的洋蔥炒肉,所有好料堆得高高,就像一座小山,緊緊包裹起來後,美味上桌。

麻糬軟糯不黏牙,油條香酥鬆軟卻不油膩,搭配海量的洋蔥炒肉,又鹹又甜的滋味,在嘴裡交錯噴發開來。

顧客 柯小姐:「油條在台灣,早餐店都吃的到,但是在這邊,又特別加了不同的東西,吃起來感覺有點像漢堡,又甜又鹹非常好吃,又不會膩」。

蒸好的大甲芋頭,加入牛奶和糖,攪拌均勻,老少咸宜的芋泥,配上油條麻糬,也是店裡的超人氣。

透著自然淡紫色的芋頭口味,柔密的芋泥間,彷彿沒有縫隙,使勁一拉,麻糬牽出薄透的拉絲,芋頭香氣與Q軟麻糬碰撞,滿口清甜,黏黏糯糯。

同樣經典的芝麻花生口味,裡頭的芝麻花生粉,多到一剝開,宛如土石崩落,塞進嘴裡可要很小心,一個太大口,嗆出的是滿嘴香濃,喜歡古早味的客人,就愛這一味。

顧客 孫小姐:「我今天吃的是芝麻花生口味,它就是比較傳統,搭起來毫無違和感」。

料好實在的油條包麻糬,其實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街邊小吃,曾在當地從事餐飲業二十多年的王南讚,會把它引進台灣,背後有段溫馨的故事。

老闆 王南讚:「有一次帶我爸媽去廈門旅遊,我去排隊買給他們吃,老人家沒有牙齒,吃麻糬,他們覺得口感很好,沒多久我媽因為癌症過世,那我要回來照顧我爸,那時候還不曉得賣什麼,有點像是紀念我媽媽,在台灣也沒人賣這種小吃,所以才想說我來嘗試看看」。

滿腔熱血的王南讚,期待著闖出一番天地,但當時的他,卻連基本的揉麵團都不會。

老闆 王南讚:「我都是慢慢自己摸索,然後請教老師傅,可是那都是很傳統的做法,我就自己研發,包括它的口味提升、健康提升,所以我就慢慢改良」。

好在不放棄的精神,終於被客人看見,成功打響小攤名號。不只油條包麻糬受到歡迎,王南讚更發揮創意,研發出嬌小可愛的炸麻糬。

老闆 王南讚:「炸麻糬就跟白糖粿類似,形狀不同而已,可是我又把它的商品價值提高了,我會加一些配料、佐料下去,讓它的口感提升」。圓滾滾肥嘟嘟一大顆,口感Q彈有嚼勁,配上OREO餅乾,味覺層次更豐富。

年過半百的王南讚,為了照顧家人,勇敢跳脫舒適圈,從零開始,他的油條包麻糬,用料雖然簡單,味道卻教人回味,成功贏得好評價。

(記者張婷瑗、吳承恩/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