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正午最前線

成交量:暫無資料 開盤:暫無資料 最高:暫無資料 最低:暫無資料
2023/10/03 更新
列表個股資訊皆為盤後資訊,僅供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
產經 焦點股/6月營收創近4個月低 聯電獲外資力挺 9天買超18萬張
受到新台幣強升影響,聯電6月營收188.23億元,創下近4個月新低,呈現月減年增,儘管外資持續買進力挺,且晶圓代工、先進封裝雙雙傳來好消息,但利多卻帶不動股價,受到大盤走跌衝擊,聯電今日(7)小幅開高後迅速走低,盤中跌幅超過1%,創下7月新低。 聯電6月合併營收188.23億元,月減3.3%、年增7.2%,寫下近4個月低;第二季營收為587.58億元,季增1.5%、年增3.4%;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166.17億元,年增4.7%,為歷年同期次高。展望未來,聯電先前表示,受到台幣升值、關稅政策、中國積極擴產成熟製程影響,下半年市況不明,產用率復甦相對遲緩,將持續強化製程差異化與深化長期合作,以維持市占。 不過,聯電近期頻傳好消息,晶圓代工本業方面,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嵌入式高壓製程技術平台(14eHV)有進展,與英特爾的合作也傳出由原先的12奈米延伸至6奈米;跨足先進封裝也有捷報,自行開發的高階中介層(Interposer)獲得高通驗證並開始試產, 2026年首季有望量產出貨。 聯電6月24日除息約2.85元,兩天填息超過45%後,股價就持續呈現震盪格局,但觀察籌碼面,呈現土洋對作,投信連續2天賣超逾3.8萬張,且已連2月倒貨,反觀外資5、6月連砍持股後,7月轉賣為買,已連續9天出手力挺,合計買超逾18萬張。  
2025-07-07 11:46
產經 熱門股/除息秀登場!聯電翻紅填息逾一成 緯穎秒達陣
權值股聯電、緯穎今(24)日同步上演除息大戲,聯電除息2.85元,開低一度陷入貼息困境,但盤中買盤力挽狂瀾,翻紅填息超過一成;緯穎更是氣勢如虹,強勢開高在2560元,一開盤就火速完成填息,填息率達100%,亮眼表現驚艷投資人。 此次聯電除息現金股利2.85元,除息參考價44.15元,以昨(23)日收盤價47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6.06%,股息將於7月16日入帳。聯電除息首日出師不利,以42.5元開低,下跌逾3%,早盤一度陷入貼息,但隨後盤中奮力翻紅,一度來到44.5元高點,填息幅度約12.2%,成交量爆出11.3萬張,躍居排行榜第五大。 回顧過去聯電除息表現,若不加計價此次,共歷經22次配息,其中僅上回未能順利填息,其餘21次皆成功達陣。此外,觀察聯電近日籌碼面,三大法人由賣轉買,單日敲進1萬7658張;外資及投信雙方上演土洋對作,外資連4日脫手共4萬3883張,投信卻連4日買超共3萬3788張;自營商最為青睞,長達連11買,共搶進3萬8552張。 緯穎此次大方配出現金股利74元,創下歷年最高水準,總計發放金額達137.52億元,除息參考價2475元,以昨日收盤價2550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9%,預計將於7月17日發放。今日開盤大漲85元,來到2560元,除息第一天即成功填息,已是第二度首日達陣,歷年共7次除息盡數達陣,填息機率100%,展現市場高度信心。
2025-06-24 12:56
科技 集邦:晶圓代工Q1營收季減收歛至5.4% 台積電市占衝67%新高
研調機構TrendForce今(9)日發布最新報告,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客戶搶在豁免期限到期前大舉下單,加上中國延續「舊換新」補貼政策,讓淡季不再低迷,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僅小幅季減5.4%,收斂至364億美元,優於原先預期。其中台積電市占率更一舉攀升至67.6%歷史新高,穩坐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寶座。 ▲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排名。(圖/集邦科技) 根據集邦針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出具的調查,觀察第一季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情況,台積電以67.6%的市占率穩居全球第一,續創歷史新高。雖然智慧型手機備貨力道疲軟,使得晶圓出貨略降,第一季營收季減5%,達255億美元,但強勁的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以及電視SoC急單挹注,有效抵銷淡季與關稅變數的負面影響。 三星電子則受到美國對中先進製程禁令限制,加上主要客戶未能充分享受中國政府的消費補貼紅利,第一季營收季減11.3%,降至28.9億美元,市占率略減至7.7%,續居第二名。 至於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因應關稅與國補政策提早拉貨,帶動投片量增加,雖然平均銷售單價(ASP)下滑,但仍繳出季增1.8%、營收達22.5億美元的成績,穩居第三。聯電則受惠上游客戶提前備貨,出貨與產能利用率與前季大致持平,不過因應年度ASP調整,營收小幅下滑5.8%,為17.6億美元,續列第四。 第五名則為格羅方德(GFS),受淡季與區域市場侷限影響,營收大減13.9%,落在15.8億美元。第六名華虹集團受惠旗下HHGrace產能拉升與低價策略支撐,整體營收與上季持平,達10.1億美元。此外,在急單與補貼雙重驅動下,世界產能利用率優於預期,營收季增1.7%、達3.63億美元,挺進第七名。反觀高塔半導體卻受季節性與缺乏政策紅利雙重衝擊,跌至第八名。而力積電與晶合集成則分別以3.27億與3.53億美元,分居第十與第九名。 展望後市,集邦預期,進入第二季後,隨著關稅效應逐漸退場,中國補貼政策仍持續發酵,加上智慧型手機新品上市前的備貨陸續啟動,以及AI與HPC需求穩定成長,將成為推升整體產能利用率與出貨量的主要動能,預估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可望季增,市場態勢持續偏多。
2025-06-09 17:51
產經 難逃匯損衝擊?高盛砍台積電目標價、EPS 聯電等3台廠也遭示警
隨著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斷升溫,高盛敲響警鐘,示警台灣半導體業可能迎來一波獲利寒流。最新報告直指,即便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也難以倖免,若匯率持續不利變動,將對企業獲利與毛利率造成雙重打擊,因此高盛大動作下修台積電、聯電、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子4家重量級台廠目標價,為整體產業前景投下陰影。 高盛最新發布報告指出,隨著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壓力持續升高,恐對台灣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半導體產業帶來顯著衝擊,而台灣半導體業者的營收多數以美元計價,然而營運成本卻多為新台幣,因此當新台幣升值,等同美元收入減少,將直接侵蝕企業利潤。 高盛分析,假設未來新台幣匯率維持在30元兌1美元,若新台幣升值10%,預估台積電、聯電、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子2025年EPS恐將受到顯著衝擊,其中日月光投控影響最大,EPS將重挫19.5%,聯電、京元電子則分別下跌15.2%與15.1%,連台積電也將減少8.6%。更令人關注的是,高盛預估匯率波動對2026年EPS的影響將更加劇烈,若新台幣持續升值,最嚴重情境下,EPS降幅恐高達33%;這意味著即便企業本業持穩,匯率單一因素也可能大幅拉低整體財報表現,對股價構成中期壓力。 高盛維持台積電「買進」評等,但將目標價從1190元下修至1145元;儘管匯率壓力短期內不容忽視,但台積電具備強大的技術領先地位與議價能力,可透過價格調整與成本轉嫁來緩解衝擊;然而,高盛卻下修其2026年資本支出預期,由450億美元降至400億美元,反映AI成長動能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聯電方面,高盛將評等由「中立」降為「賣出」,目標價由44.5元下調至40.5元;報告指出,聯電對匯率變動最為敏感,加上來自中國同業的競爭壓力,以及成熟製程價格疲弱,雙重夾擊下恐使獲利進一步惡化。 至於日月光投控,高盛雖然維持「買進」評等,但仍將目標價由180元下修至165元;高盛認為,日月光投控雖面臨匯率與營運成本上升雙重壓力,導致2025年EPS預估值下修約22%,但在封裝與測試領域仍具領先優勢,長期發展仍值得期待。京元電子部分,高盛仍維持其「中立」評等,同時卻將目標價由100元下調至97元;報告指出,京元電約9成營收以美元計價,但成本主要以新台幣支出,因此在新台幣升值背景下,毛利率將面臨不小壓力。 高盛警告,若新台幣進一步升值,企業勢必面臨再次調整價格策略的壓力,對整體台灣科技產業而言,外匯風險短期內將是不可忽視的變數,企業除了需加強財務避險機制外,亦需思考全球布局與成本調整策略,以因應未來匯率劇烈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此外,儘管獲利預期遭下修,高盛認為台股仍可能受到外資資金支持,強勢新台幣通常伴隨資金流入與估值提升,因此即便獲利遭削減,股價也不一定會出現下跌。未來市場將密切觀察新台幣走勢與台廠後續財報反映,半導體股能否守住基本面,將成為影響台股中長線走勢的關鍵因素。
2025-05-23 17:14
載入中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