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可可價漲幅勝黃金 台大學霸苦盡甘來
字級:
A+
A-

去年,有什麼投資比黃金漲幅還要高?答案是製作巧克力的可可豆,原因是西非地區,受氣候與病蟲害影響大量減產,這場危機也波及到,位處北緯最高的可可產地台灣。在南投,就有位台大高材生張佳翎,她捨棄放著大好前程回家種可可豆,不僅要面對家人質疑,這八年來,她的果園也遭受颱風數度摧殘,產量腰斬,但她沒有放棄。來看,她是如何走過關卡,生產出獨具風味的黑金可可豆?

絲滑的可可漿緩緩流洩下來,散發濃郁的巧克力氣息,可可果農張佳翎把它做成味道濃郁的布朗尼,還有用新鮮可可果肉加上牛奶做成的冰淇淋,吃來綿滑細膩又帶點清甜味。



巧克力讓人吃了心情愉悅,但是提到成本問題甜甜價很難再現。

可可果農張佳翎:「它的價格比如說好幾年前,是一公斤落在可能三百、四百元,或兩百多元,那它今年已經變成一公斤六百多元,然後快七百多元都有。」

這幾年全球可可豆價格逐年上漲,讓看似平凡的巧克力身價水漲船高,剛做好的生巧克力一入口絲滑細膩,慢慢在舌尖化開,這香濃甜美的巧克力甜點,其實使用的可可原料不是來自國外,而是台灣。

放眼望去可可樹映入眼簾,這裡是南投,也是台灣生產可可果的產地之一。可可果農張佳翎:「一般我們可可的生長範圍在南北緯20度之間,那南投這個地方是在北緯23.5度,比那個北迴歸線更北一點的地方,那現在因為氣候的因素影響,我們的夏天越來越長,就越來越熱,那就開始應該說是更適合可可的生長了。」

這些剛採回來的可可果,每一顆都碩大飽滿,看起來雖說長得像是木瓜,但剖開來,裡頭的果肉很不一樣。可可果農張佳翎:「它長得像一顆一顆,然後裡面會有一個梗,那我們需要的是裡面的種子跟果肉的部分,那你可以看到它是外面好像有一層白色的膜,這個是它的果肉。」

取出來的果肉,還要經過五到六天發酵,才會有獨特的風味,不過回想一開始發酵的時候,也經歷了一段陣痛期。可可果農張佳翎:「因為那時候經驗累積還不夠,有時候發酵過度,豆子的味道已經變不好了,然後拿去做成巧克力,那真的就是風味其實也不是很好,所以那一批巧克力我們也不能使用,所以我們就會選擇報廢。」

只是,挫折還不只有這一關,畢竟台灣不是熱帶地區,要在這裡種可可樹,會遇到的病蟲害跟西非截然不同。可可果農張佳翎:「螞蟻會喜歡吸附在比較不通風的地方,或者還有濕氣比較高的地方。」

在這大環境底下,父女倆足足花了五年研究,產量才逐漸穩定,好不容易把曬好的豆子倒入烘豆機烘焙,沒想到另一個難題緊接著出現。可可果農張佳翎:「剛開始初期在烘焙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要烘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樣的溫度,我們一次製作的話,至少都是五公斤、十公斤、十五公斤起跳,如果那一批不好的話,就那一批就整批都不行用了,就可能十幾公斤都不行,我們就不會用它,然後真的不行就是丟掉了。」

為了找出絕佳的風味,這八年來,他們像是在解謎題一樣,一次次去嘗試。可可果農張佳翎:「我們在風選後就要進行研磨,首先我們會用這台磨漿機,把可可碎粒做初步的初研磨,它磨出來的顆粒會比較粗糙一點,然後之後我們會把磨出來粗糙的可可漿,再把它放到我們這台精煉機裡面去研磨。」

她把這份精神融入每個巧克力甜點,做出口感綿密、有濃厚巧克力風味的布朗尼,以及生巧克力。除此,他們不只做甜點,還把可可豆融入一日三餐,做成可可咖哩飯。

媽媽劉芳真:「第一個它的湯汁顏色會變深,香氣也會出來,吃起來口感也滑順許多,因為它含有油脂,所以吃起來味道濃厚,口感滑順。」

香氣四溢的可可咖哩飯,是可可果農的日常美味,吃來濃郁鮮香,每一口都能吃到他們栽種可可果樹的用心。

可可果農張佳翎:「在栽種可可果樹的這一路上,當初我會一直懷疑自己說我做得夠好嗎?我會一直去問自己說這東西能賣嗎?消費者會接受嗎?那我今天得到消費者的回饋之後,我反而覺得我已經很努力在做了,也獲得大家的鼓勵和讚賞,讓我感到有滿滿的成就感。」

在一次次肯定中找到前進的動力,下一步他們要開始推廣食農教育,讓遠道而來的朋友,認識南投可可的好以及它背後的故事。(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當美人魚不再是童話 人魚背後的海洋永續
字級:
A+
A-

近年來,隨著海洋環保意識抬頭,台灣有一群潛水好手,他們化身夢幻的美人魚,用水下表演喚起大眾對海洋永續的關注,甚至舉辦美人魚水舞比賽,吸引國外選手跨海參賽,他們不僅要克服水下阻力,還要擺出各種優美泳姿,有些選手還亮出手電筒、螢光棒,甚至武術槍等,把台上表演搬到水中,表演的部分收入,還捐給金鐘導演李景白拍攝的海洋紀錄片。現在,就跟著鏡頭潛入水中,來看美人魚如何發揮影響力,為海洋發聲!

美人魚緩緩游下來,俏皮地抖一下肩膀,優美的S型泳姿令人眼睛捨不得眨一下,下一秒她要給大家一個驚喜!她手持手電筒,看起來像是兩道耀眼的光束,劃破泳池的黑暗,鏡頭一轉,穿桃紅色制服的美人魚,像是女神降臨,手裡輕輕一扭,螢光棒瞬間亮起來。



美人魚在水下悠游帶來視覺享受,但看似夢幻的表演背後,其實肩負了一項任務。

潛水協會監事長張孟倫:「美人魚在水中比賽,其實要有乾淨的水質,你看人魚下去水中都是不戴面鏡,根本不用鼻夾,如果水有一點點髒,或甚至有一點垃圾,都會影響他們表演,所以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海域面臨的海洋廢物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對海洋友善一點。」

我們的海曾經是那麼的生機勃勃,如今卻漂流各種垃圾。

潛水協會監事長張孟倫:「那我們在海上,最常看到就是漂流垃圾非常多,然後最常見是寶特瓶,因為它會浮起來,再來是寶特瓶的塑膠吸管,因為這都是很容易浮起來的海廢,所以我們也常常教育下一代,就是你喝完的飲料丟在海裡,你好像看不到它,但它就變成海洋垃圾。」

海洋公園總監鄧淳仁:「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讓民眾可以去認識海洋,甚至去學習如何善待海洋、保護海洋,所以我們在這兩年,就透過一個美人魚這樣的議題,先吸引大家關注這樣的神話故事,進而在表演的過程中,甚至是系列活動中,去帶入所謂的海洋教育跟永續的一個議題。」

他們不只教大家認識海洋,更把美人魚表演的部分收入捐給海洋紀錄片。

金鐘導演李景白:「海洋是美麗的,但是她卻美麗得很寂寞、很空虛,海真的越來越差,特別是台灣!」

這一部《沉睡的水下巨人》紀錄式電影,以沉船作為切入點,帶觀眾潛入海底,探索海洋的生態危機。

金鐘導演李景白:「我們這一次拍攝的沉船,大部分都在沙地上面,那沙地上沉船,我常把它比喻成是一個,在曠野裡面的一棟房子,所有的生物它不會喜歡待在外面、曠野外面,因為你隨時要面臨風吹日曬雨淋,你還要面對掠食者威脅,所以沉船就會變成,所有的魚群聚集的地方,那我們就可以去想像,如果一個魚群最多、最聚集的地方都沒有魚的話,那基本上這附近也不會有什麼魚。」

熱愛潛水的金鐘導演李景白,執導過《水下三十米》系列節目,這個以海洋為題的節目,曾製播短短三年,就入圍八次電視金鐘獎,成功抱回多面獎座,但對他來說,這份榮譽的背後有個遠大的使命。

金鐘導演李景白:「因為在這部片裡面,我從來不告訴你該怎麼做,我也不會去說教,但是我要讓你看,我們的海是什麼樣子,我覺得這個才是真的,這部片我想傳達的就是,我們的海現在是什麼樣子,那你要自己去思索,我沒有公權力,我也沒有辦法告訴你該怎麼做,我也不是專家,但是我是一個紀錄者,我把海洋的現況記錄給你看。」

這一群對海洋有使命感的藝術工作者,他們用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呼喚更多民眾關注海洋永續的議題,不只讓大家看見海洋的美,也提醒我們這片藍色星球面臨的危機。(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群雄齊推2奈米晶片 台積傳統包代工
蘋果、高通與聯發科預計將於明年底推出2奈米晶片,而台積電很可能負責代工生產這些晶片,暗示台積電將繼續主導先進晶片市場。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蘋果、高通與聯發科預計將於明年底推出2奈米晶片,而台積電很可能負責代工生產這些晶片,暗示台積電將繼續主導先進晶片市場。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蘋果、高通與聯發科預計將於明年底推出2奈米晶片,而台積電很可能負責代工生產這些晶片,暗示台積電將繼續主導先進晶片市場。

2奈米進入量產倒數,帶旺相關供應鏈,法人指出更多的CMP(化學機械研磨)製程,有利鑽石碟業者中砂及研磨墊供應商頌勝科技,再生晶圓也有使用量的提升,如昇陽半導體。在設備方面,法人則看好原子層沉積(ALD)檢測設備天虹等。

近年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爭相在手機上直接導入更多AI功能,加速晶片製程朝更小節點的技術演進。Counterpoint指出,蘋果今年將把超過80%的產品線轉向3奈米製程技術。



該機構表示,市場對先進AI運算能力的需求正在推動更小、更高效的半導體開發,但同時也因為晶圓成本上升與晶片設計日益複雜,導致系統單晶片(SoC)成本節節上漲。

Counterpoint稱台積電預計在今年下半啟動2奈米製程的試產流程,目標在明年進行量產。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截至去年第四季為止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占率已接近67%。

Counterpoint表示,三星電子在3奈米製程良率上遇到困難,可能將因此在競爭中持續落後。

韓國《ZDNET》日前報導,三星預計明年第一季在美國德州泰勒(Taylor)廠啟動2奈米晶片量產,盼能在尖端製程技術上搶先台積電一步,無奈三星在2奈米製程上的最大挑戰仍是良率問題。

據報導,台積電目前的2奈米良率約為60%,相較之下三星良率僅約40%。

Counterpoint預估,今年底前台積電將吃下全球87%的智慧型手機5奈米及以下SoC晶片代工訂單,且市占率有望在2028年前繼續擴大。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