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海揚帆
和碩業外加持 獲利九季新高
和碩業外加持 獲利九季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和碩業外加持 獲利九季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和碩受惠業外收益加持,第二季營收為2,537.15億元,毛利率4.6%,稅後純益55.86億元,寫下九季來新高,季增71.5%、年增78.6%,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元。隨著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法人預期和碩第三季筆電出貨上看雙位數成長,消費性產品營收將高個位數成長。

和碩上半年營收為5,041.14億元,年減15.8%,毛利率4.4%,EPS為3.32元;另外,和碩第二季業外收益達到65.66億元,季增203%、年增209.3%。和碩表示,主要是認列立訊交易世碩股份的處分利益,約新台幣21億元,加上立訊上季股價大漲,帶動金融資產評價利益上升。



觀察第二季三大產品線表現,通訊產品比例仍為最大宗,達64%,運算產品類別由第一季的11%略為增加至14%,消費性產品則與第一季持平,為7%,其他產品類別為15%。

展望未來營運,和碩第二季筆電出貨量季增約3成,優於原先預期;而隨著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法人預期第三季筆電出貨將呈現雙位數成長,消費性產品營收則會有高個位數成長;第三季表現應會比第二季好,下半年營運會較上半年佳。

和碩7月合併營收965.29億元,年月雙增,亦寫下近六月營收高點。隨蘋果新機將進入備貨週期,法人指出,蘋果已將占全球產量14%的iPhone移至印度生產,但主要製造商仍是富士康、立訊精密、塔塔與和碩,在新機拉貨效應下,蘋果概念股旺季效應可期。

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先前表示,下半年各產品線有望優於上半年。隨AI PC開始出貨,資訊產品下半年將較上半年升溫,消費性產品步入傳統旺季,通訊產品則如過往秋收冬藏狀況,將有季節性升溫表現。

和碩共同執行長鄭光志則說,隨著AI PC、AI手機陸續出現,業界對下半年期望較大,從品牌端企業可感受到這個趨勢;同時去年下半至今年上半,客戶端庫存已調整至相對合理水位,所以預期下半年會有較好的表現。車用方面,汽車產業在過去幾年都看到非常大的成長,對於車用業務全年成長雙位數仍有信心。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台積兵推 兆元擴產
台積兵推 兆元擴產。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台積兵推 兆元擴產。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3日召開董事會,共計核准六個議案,股民最關心的第二季股利,則連兩季維持配發現金股利4元的高水準,全年股利上看16元以上。資本預算方面,台積電表示,為因應市場需求及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核准296.15億美元規模,並且通過於75億美元之額度內增資美國亞利桑那州子公司。

台積電軍備競賽持續、董事會大撒銀彈,公司指出,為擴充長期產能,通過核准資本預算296.15億美元(約新台幣9,612億元)預算,亦核准於不超過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34億元)增資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二項議案規模上看兆元,推動台積電海內外產能擴充。



相較台積電6月5日前次董事會核准的資本預算173.56億美元,及不超過50億美元增資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短短兩個月,資本預算大增147.5億美元(約新台幣4,784億元),可望帶動台系供應鏈包括弘塑、天虹及萬潤等營運。

短短兩個月 資本預算增逾147億美元

台積電表示,為因應基於市場需求預測及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內容包括建置及升級先進製程、先進封裝、成熟或特殊製程之產能及廠房興建與廠務設施工程。

本次董事會通過的資本預算及增資海外廠總額上看371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2兆元,超過今(2024)年全年資本支出估300~320億美元。

對此法人研判,台積電資本預算不限於當年度使用,其中包含各項長期支出規劃,預估明年資本支出將上看370億美元,維持領頭羊地位,不過需密切關注美國廠進度。

晶圓代工為重資本行業,台積電營收持續成長,7月合併營收三級跳達2,569億元,再刷歷史新高,代表過往的投入得到回報;營收規模加大的同時,更有底氣支撐資本再投入。

在人才培育方面,台積電本次核准發行2024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2,353仟股,並拔擢資材管理組織資深處長李文如為副總經理,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及關鍵人才。

此外,台積電通過2024年第二季財報及盈餘分派案,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4元,普通股配息基準日為12月18日,除息交易日則為12月12日,明年1月9日配發股利,屆時將釋出1,037億元活水,本次盈餘配發率近四成,預估2024年配發的現金股利上看16元歷史新高。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近13年新高 仁寶Q2毛利率重返5%
近13年新高 仁寶Q2毛利率重返5%。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近13年新高 仁寶Q2毛利率重返5%。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仁寶第二季在持續改善產品組合、提升效率及有效控管費用下,毛利率提升至5%,為2011年第四季以來新高,稅後純益為28.81億元,季增52%、年增3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6元。展望第三季,仁寶預期PC產品營收將持平,同時會持續優化非PC產品獲利能力及減少電子代工服務(EMS);PC、非PC比重4:6的目標不變,而伺服器營收要在2027年達到1,000億元。

針對未來營運,仁寶總經理Anthony Peter Bonadero表示,會持續發展高毛利、高成長事業,PC營收占比降至60%,非PC營收占比提升至40%的目標不變,今年第二季仁寶PC與非PC營收比重分別為73%與27%;未來在非PC領域方面,會聚焦投資伺服器、車用、5G、醫療及工業用等五大領域,同時也會設法降低電子代工服務和其他低毛利事業。



仁寶第二季營收為2,372.09億元,季增19%,主因是PC產品及非PC產品如手機、穿戴裝置、伺服器出貨較上季成長;今年上半年營收為4,367.8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4%,但在獲利改善貢獻下,稅後純益成長37%至47.72億元,上半年EPS為1.1元。

Bonadero指出,第三季預期PC產品營收將持平,而非PC產品會持續優化獲利能力;全年來看的話,PC產品營收應會與去年持平,車用電子將有高個位數成長,而伺服器將成長逾20%。

伺服器方面,Bonadero強調,推論將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驅使更多小型的AI模型誕生,而仁寶現階段伺服器是以主機板組裝(L6)以下業務為主,未來期望成為AI產業鏈中的ODM,會努力爭取大型資料中心客戶;目前伺服器占整體營收僅約2%,而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不到10%,目標是2027年伺服器營收要達到1,000億元。至於AI PC,仁寶與高通、英特爾、AMD等供應商都有密切合作,預期明年開始AI PC會大幅成長,而2027年約有60%的電腦會是AI PC。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