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台日設備價差1成! 日圓升我工具機急單報到
字級:
A+
A-

近期日圓兌美元匯率升值,新台幣匯率未同步大幅升值,台日設備再度出現至少10%價差,外界認為會有助於廠商,第三季末至第四季接單。不過機械公會則點出,訂單多寡,主要還是要看經濟、大環境,而這波經濟不景氣,主因來自於地緣政治因素。認為日圓升值對於台廠的幫助,還需要觀察台幣的匯率。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2024.01.24):「我對2024年我覺得不會比2023年差,對於我們集團來講,我們非常努力,看能不能成長2位數。」

今年年初,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在年度展望記者會所下的預期似乎有機會達成,近期日圓兌美元匯率走升,讓台灣工具機產業,再度拉開與日製工具機間的價差,也讓外界好奇是否出現急單效應。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目前是沒有,畢竟第一個你是要有需求,當然看到日幣,有升值的現象,我們是很高興,機械公會一直強調的是,一起升息貶這是相對的,並不是說它(日圓)升它貶,我們就有(利)也要看我們的幣值。」

業者認為,日圓升值確實對台廠價格有優勢,但決定訂單多寡的還是跟經濟大環境有關;話說保守的還有工具機零組件公會,公會認為目前台灣工具機出口的主要挑戰,來自全球需求疲弱,即便美國進一步降息,導致台幣升值,對企業的衝擊,也可能有限,因為這波不景氣主要來自於地緣政治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不過來看到12日台股,氣動釘槍廠鑽全、力肯都有攻上漲停。

資深分析師陳武傑:「儘管短線上面,日本央行有些踩剎車的表現,可是我覺得,這也是短線上面緩兵之計,倒也不是大方向大格局的改變,因此對於台灣的工具機業者來看的話,我倒是認為,這要做正面的看待。」

最近日圓升值,新台幣匯率並未同步上升,台日設備出現至少10%價差,分析師認為長期來看,若是日圓升勢持續,台廠將有機會擺脫去年的訂單低迷。(記者貝庭、張皓普/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熱門股/AI伺服器水冷發威!散熱雙雄Q2營收創新高 雙鴻亮燈飆漲停
散熱產縣示意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散熱產縣示意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受惠AI伺服器帶動水冷散熱需求激增,散熱雙雄雙鴻奇鋐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獲利雙雙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帶動今(12)日股價上漲,雙鴻強勢以585元高價攻上漲停板;奇鋐也一度大漲近6%,重返600元關卡以上。



雙鴻第二季營收42.83億元、稅後純益6.32億元,季增59.6%、年增164.14%,改寫歷史新高;單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分別年增7.76、10.31、5.51個百分點,形成「三率三升」,EPS 7.24元,營收及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奇鋐第二季營收164.84億元、稅後純益19.47億元,季增24.49%、年增62.08%,獲利創單季歷史新高,同樣呈現「三率三升」,EPS 5.08元。

此前輝達(NVDA)GB200傳出液冷系統出現漏水問題,嚴重影響上市時程,因此緊急找雙鴻奇鋐等台廠救急;目前雙鴻奇鋐主要供應GB200液冷系統的水冷板等零組件,市場看好,是能救援成功,散熱雙雄未來有機會成為GB200的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可望接獲輝達轉單,隨著GB200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開始出貨,將帶動需求進一步大爆發。

為了因應AI伺服器的龐大散熱需求,雙鴻日前宣布調高全年的水冷營收占比目標,由5%調升至10~15%,並且在泰國興建水冷板產線,預計年底前完工投產;奇鋐則在越南擴大水冷板模組產能,年底前月產能10萬套,明年將提高到25萬套,並推出伺服器氣冷散熱方案3D VC,可導入輝達H系列和B系列晶片的伺服器,今年出貨量上看300萬片,明年出貨量目標更上調至400萬片。

展望未來,雙鴻董事長林育申預估,今年氣冷散熱市場規模會比去年增加約30~40%,水冷散熱更是數倍成長,推升營運大幅成長。奇鋐則在法說會中表示,客戶端的水冷板交貨時程並未改變,看好下半年液冷散熱的占比續揚,有望出現倍增佳績,全年占比預估將落在5~10%,第三季營收季增幅度可望達到7~12%。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AI伺服器缺料源頭找到 "水冷快接頭"鬧短缺
字級:
A+
A-

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透露,阻礙出貨的關鍵材料,其實是避免機櫃漏水的快接頭!隨著快接頭短缺、價格飆升,時碩、富世達嘉澤等相關台廠也有望分食商機大餅。當中有業者表示的確正在試產中,明年可望提升產量。不過專家提醒,產品驗證需要半年時間,再加上機櫃若漏水,會有高額賠償問題,因此終端客戶的信任度也很關鍵。


AI伺服器走到了水冷階段,而機櫃上避免漏水的小小快接頭,則由於嚴重短缺,成了阻礙美超微出產伺服器的大瓶頸。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因為國外的廠商,其實他的產能是有限的,因為以前這種東西量都不大,你突然開出這麼多量,那原來的國外廠商就沒有辦法供應,所以替代的方法當然就是找第二、第三供應商。」

過去客戶習慣合作的UQD快接頭廠商,國外居多,但隨著AI崛起,快接頭供不應求,單價從40美元一路飆升到60美元,幾乎要台幣2千元,甚至傳出只要有材料,價格都好談,也讓包含時碩、富世達以及嘉澤等相關台廠加緊趕工、送樣驗證,有望搭上這波缺貨潮,分食商機大餅。業者透露,目前快接頭的確試產中,明年有望大量生產,只不過驗證需要時間,專家提醒,終端客戶的信任度也很關鍵。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在伺服器裡面,如果漏水的話,那會是非常嚴重,因為這個會牽扯到這麼昂貴的伺服器賠償的問題,所以我想終端的客戶也不會這麼容易就更換廠商,驗證我認為至少要半年的時間。」

越來越多供應商投入快接頭市場,但產能出現後,市場價格就可能降下來,屆時將考驗相關業者的議價與接單能力。(記者李令涵、熊汝璽/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