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圓代工廠崛起,為成熟製程帶來新競爭格局,《華爾街日報》更報導,儘管美國政府一直在採取措施,抑制中國晶片技術發展,中國最大先進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仍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威脅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克魯茲(05.08):「為了美國的經濟安全還有國家安全,美國一定要在AI競賽中打敗中國。」
美中AI競賽日趨激烈,上周美國參議院邀請科技界領袖,討論如何維持AI技術優勢,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便示警,儘管沒有最強晶片,中國還是有許多途徑可以達成目標,正在迎頭趕上。《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最大先進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未來恐怕威脅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華爾街日報》記者:「在2020年,美國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實施了出口管制,切斷中芯國際取得製造先進晶片所需的關鍵設備的來源,拖累中芯難以縮小與其他大型競爭對手的差距。」
無法取得先進的EUV設備,導致中芯的良率偏低、成本高昂,但也加速中國積極推進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先前華為成功搭載中芯7奈米晶片,已經敲響華府警鐘,如今中國上下一心打造半導體產業國家隊,更讓美國緊盯。
《華爾街日報》記者 Liza Lin:「中國上次設立的半導體投資基金,規模高達480億美元,這些資金都將用來幫助建立整個中國國內半導體和晶片產業未來的生態體系,不只是政府從上到下推動產業本地化,讓企業使用中芯國際,而不是
分析師指出,儘管目前中芯仍明顯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