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烏克蘭鋼鐵重鎮遭摧毀 供應鏈缺口再擴大
字級:
A+
A-

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型煉鋼廠阿佐夫司塔爾(Azovstal),遭俄軍砲擊摧毀,而烏克蘭主要鋼鐵工業重鎮深陷戰火,該區鋼廠生產停擺,導致全球鋼鐵供給吃緊,鋼價節節攀升。中鋼也公告今年前二月稅前淨利96.8億元,年增30%,執行副總黃建智更預期,未來國際鋼鐵價格將易漲難跌。

猛烈砲火襲擊,工廠不斷傳出陣陣巨響、濃濃煙霧隨之飄出,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型煉鋼廠-阿佐夫司塔爾(Azovstal)遭俄軍砲擊摧毀,烏克蘭主要鋼鐵工業重鎮陷戰火,該區鋼廠生產停擺。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那鋼廠的重建也是需要時間的,它的物流也應該受到滿大的影響的,所以沒有兩三年三五年大概很難吧。」

鋼價節節攀升,中鋼公告2月合併營收335.2億元,月減16.3%、年增 11.3%;前二月稅前淨利96.8億元,則是達到年增30%,每股稅前盈餘約0.61元。

展望後市,中鋼表示3、4月盤價逐月向上,出貨也將回升至百萬噸的水準,隨著鋼市進入傳統旺季,加上國際動盪,推升鋼品價格再向上。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我們的第二季的接單量,應該會比第一季更好,我們外銷的部分也都是先從比較高價的地方、獲利高的地方,先優先去供應,因為鋼價後面可能還會陸續漲。」

世紀鋼發言人李育慶:「烏俄戰爭之前(今年鋼價)就是會往上走,然後現在確實也發生了,所以可能會有一個,就是一個需求的助長效應。」

歐洲鋼廠遭受砲擊,加上疫情大陸鋼鐵重鎮河北唐山封城,恐將導致全球鋼鐵供給吃緊,法人表示3000萬噸的產能沒了,預期國際鋼鐵價格未來將易漲難跌。(記者徐詩涵、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飼料價飆不停! 豬農憂"斷糧"盼釋舊糧救急
字級:
A+
A-

台灣飼料百分之95仰賴進口,隨著國際穀物價格大漲,進口飼料玉米、黃豆價格飆升,讓豬農跟雞農叫苦連天,甚至擔心有斷糧的危機,本土飼料是否有替代空間?豬農建議釋放2年或3年的舊米標售,以紓緩進口飼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這裡是宜蘭冬山鄉的養豬場,每天餐車一推出來,就是豬隻們最開心的時刻,許文騰小心翼翼地倒飼料,一丁點也不敢浪費,因為最近飼料價格大漲,跟去年同期相比,黃豆粉漲了百分之46,玉米粉漲了百分之27。

二代豬農許文騰:「去年這個時候,大概黃豆粉大概在13到14塊左右,現在大概已經快到19塊多了,玉米的價格去年大概在11塊左右,現在大概13到14塊,每一個禮拜都感覺
,哇!這個價錢怎麼又跳了。」

因為他每週都得進貨,對於價格波動感受最深,打開一整袋黃豆粉,已磨成細小顆粒,為了維持原料的新鮮度,無法趁低價時大量囤貨。

二代豬農許文騰:「黃豆粉的話,大概每個禮拜都會進2到4噸左右,這東西沒辦法囤,因為它畢竟是一個穀物,尤其在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比較潮濕,你只要放大概10天左右都會開始發霉,然後潮解這樣不太好。」

同樣在冬山鄉,這群放養在柚子樹下的土雞,吃得更好,主要吃玉米跟麥片,剛好最近漲最凶。

二代雞農林長輝:「玉米去年大概10塊錢上下,今年已經到17、8塊了,所以說漲幅非常驚人,我們飼養的人成本激增也非常可怕,我們調個1、2成,但是對於飼料的漲幅7、8成來講,其實微乎其微。」

打開一整袋玉米粉,動物吃的屬於硬質玉米,跟人吃的不一樣。

二代雞農林長輝:「吃玉米跟麥片的話,會讓我們的雞肉更結實,更緊實就對了,然後甜度也越好。」

台灣飼料百分之95仰賴進口,其中百分之60是玉米,百分之20到25是黃豆,主要來源是巴西跟美國,依照南北半球輪流供應,近期因運費高漲,航運大亂導致,大宗穀物市價暴漲,國內只有7萬噸硬質玉米生產量,占全年400萬噸需求量不到百分之2,進口飼料玉米進不來,豬農就怕有斷糧危機。

二代豬農許文騰:「我們其實還蠻擔心,因為航運的不確定性,如果說像現在俄烏戰爭,或是說一些船運公司,發生一些小問題或大問題的話,事實上會影響到台灣動物穀物的需求來源,擔心這個會斷糧。」

面對斷糧的問題,台灣有沒有其他替代品可以餵食動物。

二代豬農許文騰:「我們台灣其實有蠻多的稻米,可是稻米它的飼料,如果說完全取代玉米,還有點技術要去突破,但是也是相當可行的替代方式,就看政府能不能夠大力的支持,因為事實上國內的存糧可能,比較2年或3年的舊糧,事實上可以考慮說把它釋出來,當作說動物飼養所需的穀物來源。」

政府釋出儲備公糧,當作飼料已經行之有年,但數量太少,要把飼料米產業化,栽培成本偏高,農民沒有意願,但飼料的充足和價格穩定,不僅是畜牧業的問題,也是台灣農業的糧食安全問題。(記者黃梅琴、林秋強/宜蘭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布局全通路最後拼圖!統一540億吃家樂福?
字級:
A+
A-

台灣家樂福出售傳言延燒至今,被外界盛傳是最大潛在買家的統一集團,繼董事長羅智先之前才說「照著劇本走,時間到就會知道」留給外界想像空間。而最新外媒報導指出,有知情人士透露,家樂福正將台灣業務的控股權出售給統一,最快在未來幾週之內達成協議。對此,統一集團發言體系低調否認 ! 不過有行銷專家分析零售市場現況,認為統一有志在必得的理由。

連鎖量販店家樂福出售疑雲,炒得沸沸揚揚!賣不賣、誰來買傳了大半年,但根據最新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法商家樂福正將台灣家樂福控股權出售給統一集團,雙方磋商當中,目前正討論融資、反壟斷等交易細節,最快數週內敲定結果。



統一集團代理發言人涂忠正:「是有看到他們有這樣的一則新聞出來,我這邊的話回應很單純啦,就是真的沒有聽說。」

「沒有聽說」,統一發言體系低調否認;台灣家樂福同樣回應「沒有收到消息」。但對比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11號在法說會上,針對買不買家樂福說的一番話,似乎更顯得語帶玄機。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3.11):「家樂福的情況來講,反正就是這麼回事,對我們來講反正就是照著劇本走啦,時間到了就知道了!」

「照劇本走、時間到就知道」留給外界想像空間,統一也曾強調過自身擁有的優先議約權。而事實上 ,已持股4成的統一,若再拿下台灣家樂福6成股權,將為台灣零售業版圖掀起劇變。行銷專家更點出,統一有志在必得的理由!

商研院經營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其他人(通路)已經開始慢慢整合零售業裡面的量販、超市跟超商,甚至於它已經跨足到支付的市場會員的經營,乃至於到數位轉型,所以它(統一)必須要更加緊它的步調。」

繼超市龍頭全聯去年大動作併購大潤發之後,又結盟超商二哥全家「全全聯手」破天荒宣布互通電子支付,等於意味著一口氣串聯超市、超商和量販三大零售版圖,專家認為已帶給統一集團壓力,因此無論擴大市占或整合通路資源,想穩住零售霸主地位,統一必須有所動作。

而市值推估達540億元的台灣家樂福交易案何時塵埃落定?備受外界關注,也牽動整體零售市場未來格局。(記者 蔡佳芸、尤彩礽/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