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新聞通
貨櫃三雄看關稅戰 長期不悲觀
貨櫃三雄看關稅戰 長期不悲觀。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貨櫃三雄看關稅戰 長期不悲觀。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貨櫃海運三雄看關稅戰對海運的影響是短期的、長期不悲觀,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均表示,第二季貨量影響大,尚不清楚關稅戰發展及會不會有急單,關稅明朗後,預估持續出貨機率大,貨量多寡看廠商庫存、終端需求與通膨狀況。

吳光輝說,美國現在是缺貨問題,不是漲價問題。航運運力供給有限,要很快變動有困難,如疫情及紅海危機爆發初期引發混亂,貨量起伏太大,究竟是不是「甜蜜」負擔,只能邊走邊看。

白崑榮說,美國一年從亞洲進口約2,200萬~2,300萬TEU(20呎櫃)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主要仍來自亞洲製造,除非美國購買力下降,等美國跟主要貿易國談判有譜,未來繼續出貨機率大,長期看沒那麼悲觀。

謝福隆觀察,關稅戰影響美西、美東線貨載不理想,客製化家具,可利用生產加工的工具機及低單價電商貨出貨較不受影響。

整體近洋線還不錯,前四月運費年增3成,較不受關稅影響的越、泰、印尼等4月貨載增加,印度線稍有影響但貨載持平。

此外,航商啟動運力調節機制,美西線併班程度較高,許多船舶從美國線撤轉跑南美西或印度;美東線持續繞行好望角,消耗運力約2成,自然達減班效果。

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等通知大陸供應商恢復發貨,關稅由美買家承擔,會不會影響終端售價與需求?謝福隆表示,關稅問題要進口方、出口商、消費者三方共同考量或分擔,沃爾瑪此舉顯示急需要進口填補缺口。

市場關注5月開始的新年度長約價,貨櫃三雄均表示,價量都優於去年。謝福隆說,萬海美國線長約價平均每櫃運價增加35%~40%,是正向訊號。

外電引述貨櫃追蹤服務商Vizion資料,至4月中旬從中國運往美國的20呎貨櫃訂單量暴跌45%。國際商會(ICC)秘書長鄧頓警告,美國市場進入成本已達到193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全球大型航運公司赫伯羅德則表示,中國客戶已取消約30%的訂單。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