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財經世界報導
即日起移工專案引進 第一階段採全數集中檢疫 春節暫緩引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圖/台視新聞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圖/台視新聞
字級:
A+
A-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鑒於國內疫情已較為穩定,為兼顧產業及照顧人力需求,自今年11月11日起,在落實相關防疫措施之前提下,同意開放移工專案引進。移工入境前須PCR檢測及登機前72小時一人一室隔離,入境於機場採深喉唾液及PCR檢測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4日,檢疫期滿前再次PCR檢測,並於勞動部指定地點銜接自主管康管理7日,相關說明如下:

移工入境前PCR檢測 登機前72小時1人1室隔離



(一)來源國政府應落實審認國外仲介公司防疫計畫:
計畫內容包括海外移工訓練機構之訓練人數及住宿人數減半、移工登機前一人一室隔離處所等,並事先經來源國政府審查核定後出具證明,再由我國駐外館處於受理申請入境簽證時審認。
(二)限定來源國PCR檢驗機構:
各來源國政府應提供最多50家之檢驗機構名單,並由主管機關提報指揮中心同意,以確保移工PCR採檢品質。
(三)境外PCR檢測及一人一室隔離:
移工進入訓練機構受訓前及入境前均應PCR檢測。移工來臺登機前72小時PCR檢測後,應落實一人一室隔離,避免遭感染。

即日起移工專案引進 第一階段採全數集中檢疫 春節暫緩引進
(圖/指揮中心提供)

春節暫緩移工引進 建立入境積分制

(一)分階段引進移工:
基於防疫安全及農曆春節前國人返國檢疫需求,規劃採二階段專案引進移工,第一階段(2022年2月14日前)移工入境全數採集中檢疫,另配合春節專案,自12月15日起暫緩或減量引進移工。
(二)建立入境積分制:
產業類依移工完整接種疫苗情形、來源國疫情狀況、移工入境後住宿地點環境(例如套房優於雅房、同房住宿人數2人優於4人等)等項目給予不同配分,合計積分越高者越優先入境。家庭類則依接種疫苗及來源國疫情狀況排序。積分相同時,以簽證日期排序。
(三)強化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
移工於機場入境時PCR檢測一次,後續檢疫14日,並於檢疫結束前再一次PCR檢測。檢測結果陰性者,銜接自主健康管理7日,為避免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可能的傳播風險,雇主應於勞動部指定地點安排移工自主健康管理,並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辦理一次快篩。
(四)雇主為移工加保醫療商業保險:
配合移工專案引進,金管會等相關部會已規劃相關醫療商業保險,待保險商品上市後,雇主應為移工在入境前加保50萬元醫療商業保險,以支應入境後確診時之隔離醫療費用。

即日起移工專案引進 第一階段採全數集中檢疫 春節暫緩引進
(圖/指揮中心提供)

開放印尼移工入境 菲律賓、越南、泰國協商中

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考量印尼防疫準備工作已就緒,且承諾將嚴格監督印尼仲介公司落實防疫工作,故於11月11日同意首批移工專案引進;其他來源國移工之引進,將由勞動部、外交部等相關部會持續溝通協商,後續由勞動部視各來源國準備情形再行發布。

指揮中心強調,移工引進仍首重防疫,雇主及移工除應落實上述防疫措施外,勞動部已訂定「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雇主及移工仍應入境後,落實其他防疫規範,並由地方政府實施檢查,如查有違反防疫措施,將依就業服務法論處。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今僅境外+9  見首例「AZ+嬌生、兩劑高端」突破性感染
今僅境外+9  見首例「AZ+嬌生、兩劑高端」突破性感染
字級:
A+
A-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今增9境外移入,無新增本土個案及死亡個案。

9境外6突破性感染 首見打「AZ+嬌生」、「兩劑高端」確診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9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3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3例,案16568、16573、16574)、比利時(案16569)、波蘭(案16570)、美國(案16571)、新加坡(案16572)、巴基斯坦(案16575)、蒙古(案16576)入境,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27日至11月9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11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表。圖/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9例境外移入中有6例突破性感染,其中有兩位較為特別,包括首例「AZ+嬌生」、「兩劑高端」的突破性感染。

羅一鈞表示,個案16571接種了一劑AZ、一劑嬌生,是較為少見的混打組合,其中嬌生只要接種一劑就算完整接種,但還是發生突破性感染。

另外羅一鈞提到,個案16572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她在9/9、10/13接種完兩劑高端,之後前往新加坡,並於11/9返國,於機場進行深喉唾液檢測為陽性,CT值35,今天二採CT值34.6,「是最近才剛感染」,因此列為境外移入。羅一鈞也說,這是首例高端突破性感染。

國內累積16465例確診 848例死亡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158,32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140,882例排除),其中16,465例確診,分別為1,821例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春節檢疫「7+7」遭疑不夠科學 醫:後7天須防偷跑
有專家點出,春節入境7+7檢疫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後面7天。圖/台視新聞
▲有專家點出,春節入境7+7檢疫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後面7天。圖/台視新聞
字級:
A+
A-

明年春節防疫旅館量能吃緊,指揮中心目前正在研擬只要打滿兩劑疫苗的民眾,入境檢疫的措施可以從「10+4」,改成「7+7」,同時也提出近4個月的統計數據,指出如果有突破性感染,絕大多數都可以在入境7天內被驗出確診。但有專家點出,其實7+7檢疫能否成功的關鍵是在「後面7天」,要是某些人沒遵守相關規定、偷跑出門,就可能形成破口。

指揮中心拿數據背書7+7 醫打臉:無研究佐證

明年春節返台入境10+4檢疫爭議還沒平息,如今又冒出新方案,研擬改成7+7,指揮中心更提出近4個月統計數據,指出如果有突破性感染,絕大多數會在入境7天內被驗出確診。



但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質疑,國外沒有任何研究證實突破性感染在檢疫前7天內比較容易驗出確診,國內目前仍追求清零,加上防疫旅館空間不夠,只好拿出這樣的統計數字當作依據。


(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圖/台視新聞)

中國醫藥大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檢疫天數跟突破性感染比較沒有什麼關係,前7天的話,差不多有7、8成就會發病了,隔離比較方便一點,那這個政策其實是有道理。」

關鍵在「後面7天」 無症狀感染者恐成防疫破口

民眾擔憂這次4萬人返國,又可能改採7+7檢疫,會不會在春節後爆發新一波疫情?對此,專家普遍認為,只要民眾自律,7+7的方案還是優於10+4,而防疫能否成功的關鍵則在「後面7天」。

建議前後做PCR檢測 醫籲:稽查電訪頻率增加

要是有人沒遵守規定、偷跑出門,正好又是無症狀感染者,就可能形成破口,建議入境日第7天離開防疫旅館前,以及第14天要進入社區前,都要各做一次PCR,稽查和電訪的頻率也要增加。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後7天一旦離開旅館,相對上等於要靠自律,要有稽查機制跟一個處罰的機制。」

完整接種病毒量低 醫:運用口服藥降低醫院壓力

而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認為,透過頻繁篩檢,也能防堵漏洞,即使有突破性感染,因為有完整接種疫苗,因此患者的病毒量也不會太高;成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柏齡強調,更重要的是要把對付病毒的武器準備好,只要有口服藥物,就能減輕醫院端治療壓力。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成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柏齡。圖/台視新聞)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