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新觀點
芳苑姊弟科學養黑金 年產三百噸翻轉蛤池
字級:
A+
A-

彰化芳苑是文蛤重要產地,不過這幾年,異常高溫導致大量文蛤暴斃,許多漁民忍痛轉行,但楊宜樺一家人卻逆勢而行,不但沒棄養,反而大膽導入科學養殖,給魚塭喝益生菌改善水質,這不僅幫文蛤重現生機,更成功轉型養殖日本黑蜆,獲得日本客戶肯定,二十公頃的黑蜆池,年產高達三百公噸,他們更進軍國內有機通路,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究竟,他們是如何靠一顆顆珍貴的"日本黑金",翻轉家族的文蛤池呢?帶您來看!

黑蜆農楊宜樺:「在日本,他們有食用黑蜆的習慣,如果大家有去日本旅遊,會看到在味噌湯裡面,有小小一顆,可能跟指甲一樣小的黑蜆,那是他們用來提味用的。」

黑蜆的鮮美滋味,是宜樺和家人用心血養育出來的成果,曾經每年反銷日本高達八萬台斤,得到日本客戶肯定,而台灣黑蜆的養殖基地,就位在彰化芳苑。

彰化漢寶,清晨四點天還沒亮,遠方聳立的巨大風車,在空中緩緩的轉動,彷彿時間也失去慣有的腳步。

黑蜆農楊宜樺:「我們現在所在的魚塭,是有機養殖的魚塭,面積比較大,大概一點五公頃,也就是俗稱的一點五甲,裡面的黑蜆,他們都已經養兩年了。」

這裡是彰化芳苑的漢寶地區,之所它以能成為日本黑蜆的養殖基地,關鍵就在於擁有淡水與海水交匯的特性,使得養殖業者能模擬黑蜆的原生環境,加上宜樺家裡的魚塭佔地約二十公頃,廣闊的面積以及低密度養殖,是孕育黑蜆的絕佳條件。

楊宜樺在魚塭裡工作,她踩著泥濘,緩緩的跟著捕撈機移動,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過去在行銷公關界打滾,怎麼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在魚塭裡和黑蜆為伍。

黑蜆農楊宜樺:「我在公關業的時候,很努力的幫很多客戶去想,怎麼在疫情時存活下來,或怎麼在疫情中找到品牌的出路,但我們家裡的文蛤產業卻要沒落,所以我那時候也在想,如果就因為這樣,家裡六十年的產業就要收掉了,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而且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會覺得好像也沒有幫上家裡,所以才會決定換一個題目回家養文蛤。」

看著豐收的黑蜆,她心裡卻百感交集,因為裡頭藏了一段痛苦的轉型過程,因為早期宜樺家裡是養文蛤起家,但後來碰上極端高溫,讓養殖池鹽度飆高,造成文蛤大量暴斃。

為了改善狀況,當時剛從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系畢業的弟弟家泓,開始用益生菌管理魚塭。

弟弟楊家泓:「這個菌最主要是針對黑蜆池的底土來做改善的,平常都用光合菌來保養,它的泥土就不會太糟,在環境變化的時候,它自然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小,比較不容易臨時出現暴斃的情況。」

儘管技術不斷進步,但日本的收購數量卻沒有增加,與其乏人問津,他們決定把目光轉向內銷,卻沒想到又碰上新的問題。

黑蜆農楊宜樺:「我一開始其實是先跑一些農民市集,但是大家看到黑蜆會覺得說,這個我以前知道,這個是一個臭蜆仔,因為以前的人會認為,黃金蜆養不好就會變黑黑髒髒的,所以反而是很多在傳統市場的阿姨們,她們會覺得這個是小時候看到不好的蜆仔,第一個就很難賣。」

內銷處處碰壁,但宜樺不坐以待斃,她拿出在行銷界的看家本領,不只研發新產品,還變身烹飪達人,手把手教消費者料理。

黑蜆農楊宜樺:「我們今天教大家的是,在漁村裡最常吃的,第一個是蒜香炒黑蜆,因為黑蜆其實跟蒜頭的味道很搭,所以我們會建議大家,像料理的過程都不用加任何的鹽,所以我們很簡單的,就是放一些油下去爆香跟大蒜,那熱鍋之後就可以把黑蜆倒下去,然後加一點點的水讓它燜一下,或者是說鍋蓋蓋一下,那可能大概三、五分鐘都打開就可以吃了。

黑蜆農楊宜樺:「我覺得很開心的是,我們打開了這個有機的市場,那下一步是什麼?我們希望透過黑蜆也好,或透過有機讓大家知道,其實水產也可以吃得很安心,那進一步也希望鼓勵大家,可以多多去品嚐這個,雖然是日本種,但是在台灣已經落地生根,重新養殖的一個黑蜆,那去讓更多人接受。」

能成功打開市場,對他們來說是肯定也是起點,宜樺會與家人持續努力,讓日本黑蜆在彰化紮根,成為台灣水產的明日之星。(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