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HTC攜手奧賽 沉浸式VR走進梵谷最後的日子
字級:
A+
A-

今年初,蘋果加入了XR頭戴裝置的戰局,但過高的價格,與舒適度的不足,仍讓不少消費者卻步。不過,已經投入元宇宙市場好多年的,宏達電董長王雪紅則認為,就像智慧手機與網際網路一樣,當技術都準備好,很快就會迎來AR/VR的爆發點!而目前看來,商用端市場更有潛力,許多知名的博物館IP,都已將自家展品延伸到元宇宙的世界,就跟著我們的鏡頭到法國巴黎,看看到底有哪些精采應用。



源源不絕的人潮,穿梭在巴黎的奧賽美術館,在這裡收藏了4700多件的近代藝術作品,除了雕塑之外,還有世界上藏品最多的印象派以及後印象派畫作。

光線透過樹蔭,灑落在歡樂的人群身上,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用未經修飾的筆觸捕捉瞬間,體現出印象派的光與色彩,還有莫內的系列作品,也是不能錯過的經典名畫。

而說到奧賽的館藏,還有一位您絕對認識的大師,就是梵谷。想一睹名畫風采,有人擠上前拿起手機拍不停,也有不少人挑了個好位置,拿出素描本開始臨摹,但想要更接近藝術,您還能透過VR虛擬實境進一步互動。

專門創作數位VR內容的工作室,Lucid Realities創辦人Chloe表示:「奧賽博物館有一件藏品是梵谷的調色盤,所以我們決定,要以非常高的解析度,來掃描這個調色盤,並把它變成一種地景,用色彩與紋理組成的地景,並把所有的故事,都帶入這個調色盤。」

梵谷一生悲壯,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兩年所創作,因此奧賽2023年度大型特展就以「最後的日子」為主題,並同步推出VR體驗,名為《梵谷的調色盤》,從梵谷最後繪畫的女性瑪格麗特的肖像為起點,跟著蜂鳥開始這段旅程。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在VR世界裡頭,我的視線是360度的,所以他也特別設計了這張椅子,讓我可以自在地跟著我想要看的畫面來做旋轉,像是我現在,就正在梵谷的調色盤上飛行,而當然這一台一體機,它也可以偵測到我手部的動作,所以我可以跟我前面飛舞的色彩線條來做互動,而這些線條,最後都會匯聚在一起,成為一幅梵谷的世界名作。」

「麥田群鴉」的騷動與不安,在VR沉浸式的世界裡,更能深切體會梵谷心中的壓迫,還沒能夠回過神來,周遭的景色突然下沉,「樹根」是這名偉大畫家,因槍傷離世前的最後一幅畫,描繪了生命的掙扎以及對死亡的抗爭,用他的色彩與世界訣別。

Chloe補充:「如果你親自造訪瓦茲河畔奧維爾(梵谷故居),你會有曾去過那裡的記憶,但這其實是VR可以創造的,一種已經到某處旅行的錯覺,而對我來說這也是將藝術,帶到博物館以外的世界或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

用VR的力量打破時間空間,製作這項內容的Chloe也笑說自己先前其實已在藝術出版業工作15年時間,想為藝術領域或博物館帶來更多年輕受眾,才開始研究這些新型創作模式。

但好的內容需要好的媒介,也因此從2018年開始就持續與宏達電的VIVE合作。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說:「我們做的東西品質給他們認可,所以他們會選擇我們的東西,這是第一點,那我覺得是說慢慢的呢,很多人(對手)也會進來啦,但是我覺得事實上越多人進來,我覺得這個生態越會起來,就像說當時候的智慧手機一樣。」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接受非凡獨家專訪時也表示,HTC在XR領域切入的早,不光是軟硬體的使用者體驗比對手更完善,目前的策略也都是與世界知名的博物館IP合作,像先前的蒙娜麗莎或梵谷等等,三月底要在奧賽登場的印象派150周年特展,用的也是VIVE裝置,成為博物館展演的首選品牌。

而且不只是藝術領域,自然科學領域也有應用。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不同於聖母院或者是金字塔的探險,Life Chronical是在自然博物館的藝廊裡頭,創造了一個長條形的空間,帶您一路從沒有氧氣的地球,走到2223年的未來世界。」

跟著研究員和一台酷似拍立得的機器人,上一秒還在侏儸紀的叢林,下一刻您已經來到懸崖邊,也可以跟著翼龍在空中飛行,或是深潛到史前海洋裡,跟已經滅絕的奇蝦來互動。45分鐘的VR時光之旅,帶領觀眾走過35億年。

現場體驗的巴黎民眾說:「有時我甚至像是坐在其中一隻恐龍上頭,我像這樣觸摸它,但問題是你又感覺不到它,這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名小朋友則開玩笑說,很慶幸玩完後自己還活著,因為懸崖真實到讓他覺得自己會掉下去。

寓教於樂的內容,一天上限800個售票名額,在假日場次幾乎都是爆滿,而且展出其實已經超過半年都還維持著人潮與熱度,也讓館方開始尋思擴大規模,並尋找下一個新主題,甚至在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相關的其他13個站點,擴大並採購VR的投資。

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數位影音經理Stephanie:「我們相信我們的觀眾很喜歡體驗這種沉浸式的探險,這是真的!所以現在我們也正在尋找甚至考慮要創造一個永久性的空間,一個常設展間,當然就是來展演這種VR內容。」

而想要把量體作大,除了得讓更多商用客戶了解VR能帶來的無限可能性,還得要有相襯的內容,因此對開發者友善的生態系,更是VR能否爆發的關鍵。

Emissive營銷總監Raphael說:「我們希望每年能製作一到兩款新的VR內容,我也認為現在市場上所推出的各家VR頭戴裝置都有不同的視野,和背後不同的銷售策略,但我自己感受到的是Focus 3更接近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也就是能同時讓更多人在更大型的空間一起體驗。」

王雪紅也表示:「消費端要怎麼起來?就像是那天我們在談到說要怎麼樣讓VRAR,突破10億人來用的東西,就像是網際網路一樣,當你的技術都已經符合的時候,突然間就會起來了。」

穩扎穩打 提供更多更好體驗,XR戰國時代,王雪紅強調,必須要做到讓消費者覺得得到價值,甚至物超所值,精彩內容不論是在博物館、遊樂場、還是自家的客廳,都願意無所不在的使用,那天,就會是元宇宙真正開花,大放異彩的時刻。(記者朱思翰、顏連凱/法國巴黎採訪)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生策年會登場 蔡總統:ICT成功拓展生醫商機
字級:
A+
A-

被視為產業政策方向的「2024生策年會」今天登場,產業大老包括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技嘉董事長葉培城都齊聚一堂,而總統蔡英文出席時也表示,台灣已經發揮資通訊科技產業的優勢,成功拓展國際生醫商機,期盼生策會能夠促進更多跨領域的合作,協助政府和民間一起匯聚產業能量,推動升級。


總統蔡英文:「臺灣的生醫產業鏈也已經逐漸形成,發揮資通訊,科技產業的優勢,推動精準健康,成功拓展國際生醫的商機。」

被視為產業政策方向的生策會,每年都是醫界、科技界各領域匯聚交流的時刻,總統蔡英文表示,期盼生策會能促進更多跨領域的合作,協助政府和民間一起匯聚產業能量推動產業升級,而隨著人口老化,全球醫療支出預計在2030年將提升至15兆美元,占全球GDP的12%,生策會會長翁啟惠也點出,ICT科技扮演關鍵角色,也是台灣的機會。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未來10年生策會將在台北生技園區持續深耕,擴大對產業的服務,加強推動新創發展,跟國際商貿兩大任務。」

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秀出剪報,列出公司的發展,施崇棠表示 AI無所不在,公司已投入 逾千名人力投入相關開發,看準次世代醫療資訊市場,打造Xhis醫療平台,也點出高效安全的運算基礎架構為重中之重。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利用GPU等AI等超算架構,在人工智慧精準醫療與數位雙生等特別需要高速運算的領域快速發展,華碩很榮幸能夠協助台大醫院、國衛院等客戶,提供整體的AI超算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並且陸續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生醫夥伴合作,這台灣與國外精準醫療產業的完美技術互補,在這裡可以看到,華碩的智慧醫療CPS,虛實整合系統的發展藍圖,涵蓋基礎架構平台與應用,其中有一部分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果。」

另外,技嘉董事長葉培城出席「2024生策年會」談到AI與生技的融合,他認為兩者之間的整合創新,其實已經箭在弦上,台灣完整的擁有這兩個產業,更是應該把握契機,成為未來能夠發展的一個方向。(記者徐詩涵、 黃柏凱/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AI惹的禍?!谷歌內部信預告裁員 人數未公布
字級:
A+
A-

科技大廠谷歌17日發出員工內部信,宣布要裁掉大量員工,有些職位會轉移到海外,像是印度或愛爾蘭等等,主要是為了全面進行大規模的重組,不過實際裁員人數並沒有透露!谷歌發言人證實,這次受到裁員影響的員工可以申請內部職位。只是根據追蹤科技公司聘僱的機構統計,自從去年5月份以來,人工智慧已經造成4600個工作機會流失。


美國媒體CNBC:「在經歷過大規模的科技業裁員浪潮後,員工們可能以為能穩定下來,但目前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新型的堆疊排名正在捲土重來。」

科技大廠似乎碰上全面性的問題,根據數據中心Layoffs.fyi資料顯示,自2023年5月以來人工智慧已經導致減少4600個工作機會,光是今年為止,159家科技企業就裁員近41800名員工,科技大廠谷歌更是直接發出內部信公告正在裁掉「大量」員工,做為大規模重組的重要一步。

谷歌紐約新辦公室:「工作場域出現巨大轉變,當我們首次開始規劃新園區,我們就想以不同方式來思考。」

谷歌在全球的辦公室一向都以有趣、充滿想像力聞名,這次裁員和工作調度也強調能有機會讓員工轉移到海外辦公室,像是印度、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或者是芝加哥與亞特蘭大都在選項中,目前傳出谷歌房地產和財務部門人力調度較多,但並非全面受到影響。

其實除了谷歌,近一年來科技大廠解雇員工屢見不鮮,包括微軟、Meta 、亞馬遜以及雲端運算公司Salesforce等科技公司,就解雇了6%至13%的員工,到底是AI惹的禍還是大環境不景氣,都是科技大廠的長期考驗。(記者林思妤、張皓普/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