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總體環境劇烈變動,台灣品牌仍積極應對產業現況,2023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前25名總體價值達138.42億美元,連續四年超越百億美元。回顧過去10年品牌重點,台灣品牌始終保有持續創新、強化韌性的特質,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仍需緊扣品牌核心價值與目標。
台灣各領域品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獲頒最佳國際品牌殊榮,面對總體環境的劇烈變動,台灣品牌仍積極應對產業現況,2023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前25名總體價值達138.42億美元,創下連續四年超越百億美元佳績,其中台灣科技領域品牌,重新定義產業生態系統。
台達電子永續長周志宏:「我們希望把我們的品牌,多一個部分變成商業品牌,就是工業品牌加上商業品牌,從去年我們是完整的實施了,用300塊美元作為碳定價方式,來在內部收取碳費,我們一年收超過了大概有一億美金的錢,其實我們也花了非常多的錢,在內部的節能改造上面,讓我們在去年一年整整節能了16.3%。」
台達電從工業品牌跨足商業品牌發展,協助全球客戶實現節能減碳的永續目標。而工業製造領域品牌,推升供應鏈韌性與永續發展,中鼎深化綠色工程,提升品牌信任度再次入榜。
中鼎工程品牌長胡美貞:「中鼎品牌表現亮眼有三大主要原因,一是業績成長再創歷史新高,二是多元化品牌行銷策略,大幅提升我們的品牌強度跟作用力,第三就是我們ESG的表現,中鼎連續八年入選DJSI道瓊永續指數,而且蟬聯全球工程業的第一名。」
回顧10年品牌重點,台灣品牌始終保有持續創新、強化韌性的特質,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仍需緊扣品牌核心價值與目標。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張建一:「台灣的企業不是只有在製造能力很強,硬體實力很強,在軟實力這個部分,不管是設計、美學,甚至到無形資產的品牌的部分,我們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我們一開始就鼓勵台灣企業從幕後走向幕前,今年前十大品牌價值就突破百億美元,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重回到過去的十年前的榮耀。」
放眼未來,台灣品牌不僅止於跟隨趨勢,更要勇於開創全新格局,持續進化自身影響力。(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