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AI爭霸戰靠"氣冷散熱"不夠看?揭密液冷技術
字級:
A+
A-

AI等高度運算應用百花齊放,也引發英特爾和超微等大廠,更加重視散熱需求,能有效幫資料中心降溫和節能的液冷技術,也引發眾多台廠投入。雖然目前AI伺服器仍有九成為傳統氣冷散熱,但專家預估未來將走向液冷散熱,到底液冷技術是什麼,透過鏡頭帶您一看究竟。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邊的室溫大概是26度,所以我們打開來櫃子裡面實際上,它的溫度高達了50度。」

這是用來幫數據中心散熱的水冷背門,靠著水冷散熱科技降溫二十多度,全球瘋AI,伺服器晶片耗電功率升級,也讓過去在供應鏈裡能見度不高的散熱商機,如今成台廠兵家必爭之地!廣運在五年前成立傳熱事業群,搶攻商機。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冷水跑在這個管線裡面,然後把熱帶走之後變熱水出去,冷水進去了以後,跑跑跑它會越跑溫度就越來越高,最後熱水就出去了。」

由於生成式AI等高速運算耗能量較高,英特爾新繪圖晶片處理器就高達700瓦,氣冷進入液冷將是時勢所趨!從廣運雙鴻建準高力勤誠等業者都搶進相關商機,但也有專家持保留態度,認為液冷技術現階段非完全成熟,傳統的氣冷散熱仍保有穩定市場。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如果我把一台冷氣機裝在晶片的上方,你猜猜看,它的降熱效果會不會最好,我把冷卻盤管裝在門上面,所以我的降熱效果也是最好,那再更進一步,如果我把它放在我的液體裡面,我就完全接觸到這個熱源,我才能夠更快速的降熱。」

液冷技術也不斷日新月異,發展出浸沒式液冷,AI教父黃仁勳在台北電腦展曾稱技嘉的單相浸沒式冷卻是未來,工研院也結合業者其陽科技和廣,發表全台首見的雙相浸沒式冷卻,可解熱到千瓦等級!

非凡新聞記者黃歆如:「像我右手邊這台雙向浸沒冷卻系統,就是一種新的液冷方式,將伺服器直接浸泡在非導電的液體當中,能夠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當晶片的設計超過了500瓦、600瓦甚至1200瓦之後,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高,所以到最後不單單是能耗沒有辦法解決,包含整個晶片運算的功率都會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只能利用水冷的散熱或者是我們現在在談這些浸沒式的散熱。」

廣運熱傳事業處長黃癸愿:「這部分是指晶片的核心溫度,目前一片是85度。」

1976年成立的廣運由自動化設備起家,二代接班後,除本業外積極布局熱傳事業,旗下與子公司太極轉投資成立的盛新材料也獲鴻海集團入股,合作發展第三類半導體。不過液冷科技現階段,仍有建置成本昂貴等缺點,資料中心和人員都要重新設計,並非一朝一夕。這場散熱革命還需要時間完成,但台廠已經爭相卡位,成為一股新勢力。(記者黃歆如、吳國豪/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為何追不上台積電?三星內部檢討"2大弱點"
字級:
A+
A-

南韓三星晶圓代工,一直喊出超車台積電的目標,並公布了旗下3奈米GAA MBCFET技術的最新進展。不過根據韓媒報導,三星近期正在檢視不如台積電的兩大弱點,內部甚至湧現檢討聲浪。而半導體景氣欠佳,衝擊三星和SK海力士的業績,連帶波及南韓經濟成長。


三星工程師:「MBCFET是將鰭片橫向堆疊在一起,由於通道較寬,奈米片阻力減少,讓更多的電流可以流動,功率可以降低到所需的水平。」

南韓三星Foundry近期在以色列半導體展會上,公布了旗下3奈米GAA MBCFET技術的最新進展,並表示提供了更好的設計靈活性,要與台積電一較高下。不過,南韓媒體報導,三星晶圓代工近期正在檢視不如台積電的兩大弱點,包括多專案晶圓服務、矽智財IP夥伴規模不夠多元化,內部還湧現檢討聲浪。

海納國際集團資深分析師Mehdi Hosseini:「台積電將受惠於輝達的H100和超微的Genoa等,三星更加多元化,但更容易受到全球宏觀環境變化的影響,三星對記憶體業有更大的影響力,與台積電相比波動性更大,因此,相對而言,我認為目前三星與台積電相比,台積電提供了更好的盈利質量。」

南韓半導體業仍以記憶體為主,而自今年三月以來,SSD固態硬碟已經降價25%,且目前跌勢尚未趨緩,還看不到底部,導致業者收入雪崩式下滑。受半導體景氣低迷衝擊,三星、SK海力士晶片業務本季恐怕持續呈現虧損,直接打擊南韓經濟。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台積電之於三星還有一個優勢,特別是在晶圓代工的部分,一則是比較多樣,再則是比較高階,那現在不管怎麼樣,就是高階的產能還是供不應求,台積電它在復甦的一個速度會比三星快很多,因為韓國的半導體,還是受到國際需求疲弱影響,而且還是有這種供過於求的情況,那因此就不得不下修,它們今年整個的一個經濟成長。」

南韓護國神山業績欠佳,政府官員透露,南韓正在考慮下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測,今年GDP增長可能從之前預測的1.6%,下調至1.4%到1.5%,三星面對台積電與英特爾前後夾擊,勢必得改變策略減少衝擊。(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蔡明介訪北京 暢談半導體與5G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6日在北京與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見面,討論積體電路以及5G等議題。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6日在北京與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見面,討論積體電路以及5G等議題。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台灣半導體與電子科技大老近期陸續前往大陸,除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率隊赴上海參與論壇、拜訪廠商外,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6日在北京與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見面,討論積體電路以及5G等議題。

大陸是聯發科最重要市場,尤其在手機處理器領域,聯發科市占率遙遙領先高通等大廠,但近期消費電子市場低迷,陸廠安卓系統手機出貨量節節下滑,對聯發科帶來不小挑戰,蔡明介此行「固樁」意味濃厚。

中國大陸工信部港澳台辦公室網站26日公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一行人26日在北京,與王江平等工信部官員會面,就積體電路以及5G等議題交換意見。



王江平表示,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隨著新型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台資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希望聯發科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大陸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進程。

蔡明介也指出,聯發科技將繼續深耕大陸市場,促進兩岸產業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除了聯發科,多家指標性半導體大廠高管近日相繼訪問大陸,如魏哲家日前率隊參與台積電上海技術論壇,傳魏哲家還將拜訪阿里巴巴、壁仞科技等重點客戶,市場也關注蔡明介此行會否拜訪哪些客戶。

此外,不少台灣電子科技業者赴大陸會見工信部官員,4月初時,王江平在北京與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威盛電子董事長陳文琦等人會面。王江平當時表示,大陸市場廣闊,歡迎台資企業繼續深耕大陸,加強兩岸新技術領域合作,將繼續給予台企同等待遇,為台胞在陸發展創造良好機遇。

王江平在4月中旬還在北京與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一行人會面,討論電子資訊與綠色供應鏈合作等議題。王江平表示,在新型工業化領域,兩岸產業各具優勢產業鏈聯繫密切,希望業界圍繞新技術新領域加強合作,工信部將積極支持台資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楊日興/綜合報導)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文章,追蹤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