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皂廠第三代開發米皂 兼具環保和在地精神
米粒造型的香皂,使用碾米過程中產生的碎米,磨成粉製成,蘊含田中的在地價值。(記者許聿恭/攝影)
▲米粒造型的香皂,使用碾米過程中產生的碎米,磨成粉製成,蘊含田中的在地價值。(記者許聿恭/攝影)
字級:
A+
A-

彰化田中有一家經營了75年的皂廠,過去以代工生產為主,現在傳承到第三代。接班人陳聖文從小就到外地念書,退伍後返鄉接下家業,重新了解陌生的家鄉,也看見它的美好。他想做一塊跟在地連結的皂,田中盛產稻米,他就利用碾米時不要的碎米,磨成粉後加進香皂裡,做成獨特的米皂,不僅環保,也讓更多人透過這塊皂,認識自己的家鄉。

「米皂它有去角質的效果,所以香皂摸起來,表面就會有粗糙感,洗完的話,會非常地乾淨,但是又不會到乾澀,」獨創的米皂,相當在地化,創新的想法就來自陳聖文,他也是彰化田中這家皂廠的第三代接班人,成立於1947年的老皂廠,創辦人陳守仁原本是國小老師,光復後因為不能再教日文,只好另謀生計轉行做香皂。



皂廠第三代開發米皂 兼具環保和在地精神
▲皂廠創辦人陳守仁原本是國小老師,因為光復後不能再教日文,轉行做香皂。(照片提供/陳聖文)

能做一般家庭手工皂業者做不到的產量,為皂廠爭取到不少品牌的代工訂單,身為接班人,78年次的陳聖文,年紀輕輕卻得扛著沉重的經營擔子,對於阿公的皂廠和故鄉田中,他在接手家業前,其實是陌生的,也是在返鄉後,才慢慢認識,逐漸愛上這片土地。

「我們田中主要種植台稉九號米為主,還會有一些香米,你看,有蟲,代表它多健康,」說起家鄉的米,陳聖文有幾分自豪,總愛跟別人分享田中的好,「我們這裡是八堡圳上游,不管是稻米、水果和花卉,基本上都非常強,過去田中還是交通集散地,現在高鐵站又設在這裡,未來它有可能又會再起來。」

對比現在能對田中的歷史脈絡、人文環境侃侃而談,但其實在這之前,陳聖文從小就到外地念書,直到退伍後才回來,對於故鄉的一切,感到既遙遠又模糊,「我大概六年前回來,才重新了解這個地方,當然一開始還是會不習慣,但現在我還蠻喜歡這個環境的,因為跟城市比起來,它當然是相對悠閒、舒適很多,台北不是都人擠人嗎?」

回過頭來重新認識家鄉,也看見田中的美好,陳聖文開始思考,能為這片土地做些什麼?「我們工廠在這個地方那麼久了,不管講社會責任、社會回饋等等,或許可以做到一些連結,而不是單純在這個地方,只做生意這樣而已,我會想要跟田中,有一點點共鳴。」

皂廠第三代開發米皂 兼具環保和在地精神
▲彰化田中盛產稻米,主要栽種台稉九號品種,過去曾經是交通集散地,地理位置優越。(記者許聿恭/攝影)

於是他想到,或許可以將在地產業跟皂做結合,利用碾米過程中產生的碎米,把它們磨成粉,加進香皂裡,「它就可以取代之前大家在講的塑膠微粒,同樣都是有磨砂的效果。」
製作米皂的想法油然而生,但要把米粒細粉加進皂裡,又要兼顧洗感,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陳聖文說,「米粒細粉加到香皂裡的比例,大概是25-30%,太少的話,可能會沒有感覺,而且洗起來可能會有類似刮傷的感覺,會不舒服,太多的話,皂會變得很少,沒有辦法成型。」

花了半年時間,才找出最佳配方比例,就連出鍋的時間,也經過不斷的嘗試,陳聖文表示,「我們要去抓攪拌均勻的時間,和倒到模具裡面的時間,如果時間太晚,它就會硬化在鍋子裡面,時間太早很容易有米粉攪拌不均勻的狀況。」

接手工廠後,陳聖文從基層學起,了解製皂,花了一年多時間,熟悉所有製程和事務,遵循父執輩客製化的經營路線,就連少量的訂單,他也很樂意接,「賺不賺錢是一回事,可是有理念的人,我們應該要去支持他,人生不是只有賺錢這件事情,賺錢是讓你活著而已,除此之外,可以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皂廠第三代開發米皂 兼具環保和在地精神
▲皂廠第三代陳聖文年紀輕輕卻扛著沉重的經營擔子,花了一年多,熟悉所有製程。(記者許聿恭/攝影)

發揮無限創意,包括鑰匙圈、公仔等東西,都可以放進客製化的香皂裡,一塊小小的皂,在陳聖文手中創造出更多可能性,愛鄉愛土的米皂,也特意做成米粒形狀,在包裝設計上更是不惜成本投入,放了很多明信片,介紹田中的產業和風景,「我們盡量提高這顆米皂的附加價值,讓它不只是一顆香皂。」

皂廠第三代開發米皂 兼具環保和在地精神
▲遵循父執輩客製化的經營路線,少量的訂單也接,就連公仔也能放進香皂裡,創意十足。(記者許聿恭/攝影)

一顆米皂,背後蘊含返鄉青年陳聖文用心體認到的在地價值,透過這顆皂,不僅訴說他對家鄉的愛,也期望能讓更多人,看見田中的美好。(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輕颱「桑達」最快今日形成 對台灣影響曝
今年第5號颱風「桑達」最快今日形成。圖/中央氣象局
▲今年第5號颱風「桑達」最快今日形成。圖/中央氣象局
字級:
A+
A-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27)日太平洋高壓逐漸減弱,各地大多仍為晴到多雲且高溫炎熱,普遍高溫都有32至35度,在大台北、高屏及東半部局部地區易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尤其是花蓮縣縱谷有38度極端高溫發生的機率,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應做好防曬保護並多補充水分。

氣象局針對7縣市發布高溫資訊,中午前後花蓮縣縱谷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新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台東縣地區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台北市地區為黃色燈號。



(氣象局發布高溫資訊。圖/中央氣象局)

降雨方面,午後中南部、大台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此外清晨由於海陸風輻合作用,中南部沿海地區偶有零星短暫陣雨。

昨(26)晚生成的熱帶性低氣壓TD07,今日凌晨2點中心位置在北緯 16.3 度,東經 143.2 度,以每小時27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中心氣壓1006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2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20 公尺,短期之內對台灣無直接影響,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

氣象專家彭啟明預估,這個熱帶性氣壓最快在今日成為今年第5號颱風「桑達」,根據日本氣象廳最新路徑預估,桑達颱風將於4天內往北大轉彎,可能逼近北台灣近海。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日受太平洋高壓影響,環境風場為西南風,全台各地高溫炎熱,垂直擴散條件仍佳,空氣品質多為良好等級,惟北部空品區位於下風處,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易上升。

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空品區及金門、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空品區及馬祖為「普通」等級。

【參考資料】
氣象局:https://www.cwb.gov.tw/V8/C/
環保署:https://airtw.epa.gov.tw/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最賺、最賠都長庚!全台醫院收支排名出爐 林口長庚連五年奪冠
林口長庚連五年排名最賺錢醫院。圖/台視新聞
▲林口長庚連五年排名最賺錢醫院。圖/台視新聞
字級:
A+
A-

本土疫情爆發,對醫療院所營收的影響有多少?健保署公布109年,227家醫療院所的財報資料,前5大盈餘的醫院,長庚體系就佔了3家,第一名林口長庚更是連續五年奪冠,但受到疫情影響,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明顯減少,至於虧損最多的醫院,則是嘉義長庚,共虧損10.33億元。

疫情衝擊! 醫院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減少

本土疫情狂燒,讓不少醫療院所量能吃緊,收支也出現變化,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109年全台領取健保費用,達2億元以上的共有227家院所,其中最賺錢的前五大醫院,有林口長庚、高雄長庚、中國附醫、台大醫院和桃園長庚。



其中前五大長庚體系就佔3家,第一名林口長庚更是連五年奪冠,而除了中國附醫之外,其餘4家醫院整體結餘都比前一年減少,進一步分析,醫院美食街等「非醫務結餘」減少,但「醫務結餘」大致增加,代表疫情對非醫務收入影響較大。

(109年全台整體結餘前五大醫院。圖/台視新聞)


(疫情影響非醫務收入。圖/台視新聞)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指出,假如以林口長庚為例,它其中的股票其實就少了28億,平均每家的結餘或是短絀,都有微幅的增加。

收支短絀前5大醫院 嘉義長庚虧10.33億最多

健保署指出,近九成醫療院所,109年的收支都有盈餘,但健保總額沒改變,民眾權益也沒受到影響,至於整體收支短絀的前五大醫院,第一是嘉義長庚,虧了10.33億元,而土城醫院跟輔大醫院都是新成立的醫院。

(109年整體收支短絀前五大院所。圖/台視新聞)

醫學中心結餘創新高 醫改會籲調整健保補助

不過這份統計資料,往年都是三月份公佈,今年因為擔心影響防疫,健保署延到七月才公佈,對此醫改會表達譴責,更指出某些醫學中心在疫情下,結餘卻創新高,健保補助應該個別調整。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為,這樣齊頭式的補助,會不會讓原本就沒有受到影響的醫院反而獲利,醫院降載普遍都會認為說,醫院的收入其實是大受影響。

醫改會也呼籲,各院所盈餘可用在調整醫護薪資等等,來提升病患的照護品質。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