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投資型、美元利變型保單發威 壽險Q1新約保費大補 年增51%
壽險業雙引擎推升業績開紅盤。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壽險業雙引擎推升業績開紅盤。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壽險業雙引擎推升業績開紅盤,根據壽險公會統計指出,第一季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項下收入為2,705.74億元、年增51.3%,其中,投資型保單收入1,216.80億元、年增123.4%。

壽險公會指出,多家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保險通路推出投資型保單,帶動銷售量,傳統型保單則是受惠壽險公司陸續推出美元利變型保單,賣出1,488.94億元、年增達19.8%。

壽險業第一季新契約保費收入兩大動能的投資型保單與美元利變型保單雙引擎帶動,3月新契約有976.3億元,傳統型保單有499.74億元,投資型保單有476.56億元,較2月雙雙穩健增長。

主要是近兩年投資市場屢創歷史高點,引發全民投資風潮,壽險紛紛針對想規劃額外收入來源的保戶,推出多元投資型保單,根據統計,壽險與銀行通路合作成果,成為推升投資型保單銷售的主要動力。

壽險公會指出,隨各家壽險推出更多投資型保單,並透過壽險、銀行、保經代三大通路積極行銷,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其中以壽險公司銷售收入最高,銀行及保經代通路與壽險公司比率約0.45比1。

傳統型保單銷售也因美元利變型保單受到關注,統計數據顯示,若合計保費收入與負債項下的收入,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1,325.92億元、年增22.6%。壽險公會分析,這波成長與美國聯準會預期啟動降息循環,及壽險公司看準資金回流美元商品的趨勢有關,因此紛紛推出高宣告利率的美元利變型保單,增加民眾購買吸引力。

分紅保單與利變型年金險也是推升傳統型保費成長的另一大關鍵,不少壽險公司為因應未來接軌清償能力新制,刻意強化期繳型商品銷售,藉由分紅保單來穩定保費來源,及持續推出利變型年金險新商品,促成傳統型年金保單年增率達29.6%佳績。

壽險業者表示,業務員銷售商品會依市場需求與產品競爭力調整,當前投資型保單利基明確,加上美元保單大多有高達4.2%以上的宣告利率,民眾對具投資、保障雙功能的商品接受度高,自然成為主力銷售項目。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