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錢線百分百
東港魚鬆攤進軍美日 兩段直火炒出八千萬
字級:
A+
A-

屏東東港,有"黑鮪魚故鄉"美稱,這裡有間全台第一家黑鮪魚鬆老店,第二代老闆黃昭鴻採兩段式工法,炒出金黃鮮甜的黑鮪魚鬆,深受顧客青睞,儘管老店曾被食用油風暴所波及,損失上百萬,但他們咬牙撐過;如今,第三代更研發用魚肉做成的薄薄肉紙,成功打進美國與日本市場,年收突破八千萬元。來看,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國際?

金黃色的黑鮪魚鬆,隨著鍋鏟翻滾,散發出勾人的鮮甜魚肉香。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因為我們炒魚鬆的時候,火候要大一點,火候越大炒起來就會有香氣,但是火候大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燒焦,所以我們要在旁邊看顧,這是重點!」

炒魚鬆的味道,不僅擄獲台灣人的味蕾,黃昭鴻更將這股"台味"打入日本以及美國市場。

魚鬆鋪三代黃馥廷:「我們現在大概一年營收約八千萬元,我們把魚鬆賣到美國,像美國知名的華人超市,有辦台灣周活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把我們的產品運過去銷售。」

在屏東東港,這家經營一甲子的魚鬆老店,能跨海遠征國外,除了有精準的行銷策略,最關鍵的還是產品的硬實力。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黑鮪魚我們是用它的赤肉,也就是背部大肉,那個部位的纖維質比較多,所以用來做魚鬆的時候,口感會更香、更蓬鬆。」

只是,用黑鮪魚肉製作魚鬆,成本自然不便宜,這幾年國際社會對太平洋黑鮪實施捕撈配額管制,但市場需求依然高漲,就算產量穩定,價格仍居高不下。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如果是一尾黑鮪魚,還沒宰殺的話,有時每公斤價格就要一千元,換算起來一尾兩百公斤的魚,就要二十多萬元,像是『東港第一鮪』進來的時候,喊價有時候會到三、四千元一公斤,一尾魚就要上百萬元。」

二十年前,黃昭鴻嗅到黑鮪魚季的市場大餅,決定把豬肉鬆轉型做成魚鬆,但這個轉變並不只是換個食材這麼簡單,連炒製的工法都得打掉重練。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第一道工序火候不能太大,要用小火控制魚肉和原物料,不能讓它結塊燒焦,第二道火候就要大一點,這樣魚鬆才會蓬鬆、才會香。」

當時,他不只要解決製程難題,還得不斷說服消費者,接受比豬肉鬆更高價的黑鮪魚鬆。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當然不好說服,所以跟做生意就有關係,我是覺得沒有關係,我都會先送客人或業主試吃,我相信我的東西很好,別人吃過一定會回購,我一開始就是這樣堅持下來,慢慢顧客就會回頭來買,生意就做起來了。」

然而,說服消費者已經很辛苦,偏偏炒肉鬆還需要用到油脂,十多年前更遭遇食用油風暴,讓黃家食品廠一度陷入危機。

魚鬆鋪三代黃馥廷:「豬油事件其實大家都躲不掉,因為全台灣幾乎所有業者都中標,從大廠到路邊攤都一樣,那次事件損失非常多,我那時候回公司三、四年,幾乎所有產品都要回收,應該有上百萬元的損失,魚鬆、肉鬆全部下架銷毀!」

經過層層把關做出來的黑鮪魚鬆,質地蓬鬆細膩、味道鮮美,撒在熱騰騰的白飯上,不用配菜就能嗑掉一整碗。

魚鬆鋪二代黃昭鴻:「我的產品絕對沒有添加物,就是魚肉、醬油和鹽,沒有其他的東西,我很有自信,我的東西比別人好,我的目標就是讓全世界知道,我們家的魚鬆有多好吃,台灣的黑鮪魚鬆、旗魚鬆有多好吃!」

黃家父子三代接力,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讓東港的黑鮪魚鬆,不只是台灣人的共同美味,還一步步跨越市場走向國際,成為代表台灣精神的魚鬆老牌。(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