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只要錢長大
美中關稅展延?海運釋3劇本
海運業認為關稅中長期影響,東南亞出口將轉強、生產基地及供應鏈多元化。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海運業認為關稅中長期影響,東南亞出口將轉強、生產基地及供應鏈多元化。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美中可能延緩對等關稅寬限期,海運界推演短中長期可能影響三套劇本。短期來看,陽明萬海等船公司研判,貨主之前觀望而Hold住的貨,尤指為年終購物季準備的貨,將開始安排海運,應該算是正面消息;不過,台驊等貨代業者則認為,延緩意味美對中態度軟化,最好情況是未來中國關稅低於預期,短期對航運影響是貨主持續觀望、拉貨延後,出貨節奏趨緩。

船公司與貨代業都認為,美中關稅談判結果才是關鍵,多數貨主從全貌評估,保守認為8月貨量將平平,船舶裝載率小幅波動,隨關稅效應遞減,少有貨主趕出貨。反映在運價,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已通知,7月下旬運價將延續到8月上半月。

據貨代業者報價,目前美西線每40呎櫃運價維持1,700~1,900美元,逼近聯盟船公司成本線,非聯盟小船已現虧損;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約2,800~3,000美元,較上周下跌數百美元。

台驊總經理顏益財強調,中國還是美國最大進口國,貨主會緊盯美中關稅談判結果,因此短期對海運業的影響,預估市場持續觀望、拉貨延後;中期則是東南亞出口轉強,亞洲-美國航線轉向,東南亞港口迎利多;長期則是生產基地、供應鏈多元化,航商靠港航線部分會從中國改靠越南、泰國等港口,轉口貿易增長將是未來趨勢。

陽明表示,如果出口到美國的主要國家關稅都在15%~20%,那麼短期出口至美國的貨載板塊將不會有立即出現變化,但長期看,出口商應該還是會分散風險,像是擴大東南亞產能、提高出貨比例。

萬海指出,目前美國關稅蓋牌的中國,是對美國最大出口國,加上中國具成本、品質優勢且供應鏈完整,東南亞國家仍仰賴自中國進口原物料、半成品。因此對多數貨主來說,還是希望從包含中國在內的主要製造國全貌評估出貨成本。上半年東南亞出口到美國的比例大幅增加,美國人還是會消費,進口商會盤算未來從那些國家出貨划算。

市場供需決定運價,隨美國關稅8月1日上路,遠高於現有關稅,海運界強調,未來要關心的是高關稅影響美國買氣,引發通膨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疑慮,將影響海運的貨量與運價。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