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A- 台積電股東會後大解放,加上美股四大指數齊揚助力,台股今日(4)百花齊放,由電子族群領攻,AI、PCB、記憶體、機器人、安控、金融等都是資金青睞標的,加權指數開高走高,終場大漲491.16點,漲幅2.32%,收在今日高點21618.09,一舉站上21600、5日線與月線多道關卡,成交值4039.42億元;櫃買指數上漲1.68%,收在226.24點。 權值股強勢進攻,台積電大漲4%,收在高點990元,市值重返25.67兆元;緯創勁揚4%,離填息僅差臨門一腳,日月光投控、奇鋐、國巨勁揚3~4%,鴻海、緯穎、廣達,台塑化、南亞上漲1~2%;聯電弱勢下跌2%,萬海、陽明、中信金下跌1~2%,中鋼、長榮收黑。 金控雙雄擁高息ETF換股抬轎,富邦金大漲4%,國泰金爆量漲逾1%,成交量登冠,凱基金、合庫金、凱基金、兆豐金則漲逾1%;千金股活躍,股王信驊站回4字頭關卡,強漲超過4%,收在4025元,世芯-KY、緯穎、大立光、力旺、旭隼、嘉澤、印能科技勁揚2~4%,創意大漲6%,祥碩、弘塑、穎崴漲逾1%。 題材股火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按讚機器人,穎漢、彬台、正崴漲停鎖死,濱川、羅昇、廣明大漲7~8%,和椿、亞光、昆盈、佳能、直得、大銀微系統勁揚4~5%;記憶體前景看俏、營運有撐,晶豪科收在漲停,南亞科、廣穎電通大漲7~8%,華邦電、十銓勁揚4~5%。 PCB族群漲勢不歇,富喬受惠高階玻纖布有望漲價,股價飆漲9%,刷新天價39元,逼近4字頭,成交量爆出23萬張,排名第二,南電、燿華、敬鵬大漲5~6%,景碩、華通漲逾4%,但先前表現強勢的台光電熄火修正,下跌0.5%,台燿收在平盤。
字級: A+|A- 記憶體族群今(3)日全面出擊,其中南亞科5月營收亮眼,以33.33億元寫下近11個月新高,激勵股價強勢直逼漲停,上攻50.3元,寫下自去年9月初以來、近9個月新高,成交量爆出20.6萬張大量,超車近日的人氣王富喬,一舉衝上台股排行榜冠軍。此外,隨著DDR5產品出貨啟動,加上轉單效益發酵,有望挹注台廠營運動能,市場信心同步回溫。 南亞科5月營收達33.33億元,月增6.87%、年減0.5%,已連續4個月成長,並創下近11個月以來新高;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136.4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5.07%,為歷年第八低紀錄。 在南亞科量價齊揚激勵下,記憶體族群同步歡騰。晶豪科盤中攻上漲停價55.1元,重返5日線及月線;鈺創也同步亮漲停,達26.5元;華邦電跟進大漲逾7%,來到18元高點,全面收復5日線、月線及季線,成交量逾5.6萬張;廣穎電通強漲逾6%,品安、十銓則勁揚逾4%,商丞、宜鼎漲逾2%。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昨(3)日針對記憶體產業發布最新調查,集邦表示,第一季由於一般型DRAM合約價下跌,加上HBM出貨規模收斂等因素,導致多數產品合約價延續去年第四季以來的跌勢。不過,展望第二季,隨著電腦代工廠和智慧手機業者陸續完成庫存去化,並積極於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內生產,將帶動位元採購動能升溫、供應商出貨位元顯著成長,因此看好各主要應用的合約價皆將止跌回升,預期一般型DRAM合約價,以及一般型DRAM和HBM合併的整體合約價都將上漲。 此外,隨著三大巨頭海力士、三星和美光(MU)逐步轉進先進製程,市場預期南亞科、華邦電等維持成熟製程的業者填補市場缺口,有望帶動業績明顯回升。記憶體模組廠十銓昨(3)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陳慶文表示,隨著三大國際記憶體原廠逐漸退出DDR4市場,加上AI助攻DDR5用量增加,預期本季DRAM現貨價將持續揚升,第三季DRAM現貨價及合約價也都將上漲,估漲幅約3~5%,整體來看今年一整年「DRAM沒有跌價的可能」。
字級: A+|A-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面對的環境愈來愈惡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坦言,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之後,「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能會外移,傳產又將持續受到關稅壓抑……。這個時候,必須要有大破大立的政策。」 這也是為何王健全強烈同意,現在,是台灣成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簡稱SWF)的關鍵時刻。 時間回到5月20日的總統賴清德就職周年演說,其中簡短幾句關於「主權基金」的談話,立刻成為整場演說的最強亮點。這一回,是史上第一次由總統正式宣示成立。 這是一項你必須高度關注的重大宣示,因為,主權財富就是全民擁有的財富,成立主權基金,代表一大筆全民財富將有新的投資去向。而以國際間普遍作法衡量,這筆財富,兆元起跳。 主權財富基金國際論壇(IFSWF)提出,所謂「主權基金」,是指政府為實現總體經濟特殊目的而設立的投資基金,由政府擁有和控制,並使用外匯資產進行長期投資。 根據美國知名機構「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I)」統計,至2024年底,全球約有90國成立逾180檔主權基金,規模最大的挪威GPFG,管理資產達1.74兆美元;排名第2的是2007年成立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IC)。至於近年相對活躍的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則排名第6,規模也逾9000億美元。 究竟,台灣真的「有必要」成立主權基金嗎?為何非「現在」不可? 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兩個契機」回應,一是在川普推出對等關稅後,台灣可順勢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力道,另外則是可深化AI產業的布局。 一樣是從美國對等關稅出發,王健全則指出,隨著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台灣傳統產業恐承受中國產品過剩傾銷、川普對等關稅與台幣升值等多重壓力,亟需透過國際投資引導,協助產業轉型升級。 專精財務與公共經濟學的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治邦,則是從「報酬率」視角分析,表示台灣央行外匯存底長年以來的報酬率偏低,「根據總裁(楊金龍)說法,央行外匯存底8成都是持有美債,而美債的票面利率,過去10年平均,差不多就是2.6%。」對比之下,「如果看新加坡,或者是挪威主權基金,他們長期的平均報酬率大概都有6%左右。」 周治邦觀察,「東亞主要經濟體中,目前只剩台灣沒有成立主權基金,」其中,新加坡GIC、香港外匯基金及韓國投資公司(KIC),皆是透過外匯存底注資,「但是台灣卻沒有主權基金,這是件有點奇怪的事。」 雖然許多人對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有正面期待,但各自的美好想像卻又明顯不同。事實上,在台灣近20年翻來覆去的相關討論中,始終未能形成共識的原因是一直沒有想清楚主權基金的目的,因此第一步都踏不出去。 放眼各國主權基金,目的不外乎包括增加財政空間、協助穩定匯率、預防經濟受創,或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強調的扶持產業等。若簡單分類,則可概分為追求更高投資報酬的「財務型」,以及打造特定產業的「策略型」。但即使只用這樣的分類,長期以來,台灣也在這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一位出身政治世家的資產管理業高層感慨:「一談到金融,政治人物第一個想到的往往都是『擔心圖利』,然後開始綁手綁腳。如何讓這些財富更有效率的運用,是大家該認真思考的事。」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勞保掛職業工會「8種情況」抓到就退保!全台300萬人注意別踩雷:小心年資歸零,保費打水漂 00919最新配息0.72元!年化配息率13%「這天除息」...她存股領息快700萬:組合靠這招強大 勞保曾中斷的人必看!1個動作,退休金從月領1.2萬→翻倍變2.6萬...「勞保+國保」領雙年金秘訣 熱潮紅、頻尿、盜汗、失眠…更年期好難受!藥師建議補充「4種保健品」:緩解憂鬱、護心血管 酷熱成新常態,我們該如何應對?環境部啟動「抗高溫聯盟」,推跨縣市演練、Cool Map助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