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與格芯合併? 聯電重申NO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在日前法說會上即指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併購案進行中,提升公司價值的方式不一定要靠併購,還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追求,這是聯電的使命,未來公司也將持續探索各種可能性。

聯電7日再度強調,不會對市場傳言發表評論,這類議題非常敏感且重要,必須由任何涉及公司的正式公告來說明,就聯電的立場而言,公司始終在尋求策略性合作,以提升股東價值,任何能增強聯電競爭力與股東權益的方式,都會納入評估,但目前並沒有併購案正在進行中。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台新與新光兩大金控「新新併」,歷時逾20年即將成真,此一台灣首宗的金融控股公司合意併購案,後續如何發展受市場高度關注。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7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合併後的新金控擁有1,000萬個客戶、股東接近100萬人,員工多達3萬人,是一個很大的新平台、他願意提出承諾,面對未來責任更大、工作更多的重擔,首要之務是以1年半至2年的時間,完成旗下四大子公司的整併。

■「認真、創新、永續」 以此精神經營台新新光金控

吳東亮強調,台新從最初成立銀行時僅五家分行開始,如今將躍升為台灣規模第四大的金控,核心策略都未改變,扼要的說,以「認真、創新、永續」六字代表的經營理念為基礎,未來仍會以此精神來經營台新新光金控,先以認真創新服務客戶,並永續經營回饋社會,「放到今天還是堅持這個價值」,持續深耕台灣、立足亞洲、面向世界,跟著客戶到全世界。



台新與新光金控的合併計畫,今年3月31日獲金管會核准,兩金控預計6月23日召開股東會、7月24日為合併基準日。

吳東亮表示,台新成立以來的經營理念,都是自己努力的做,並一路檢視市場上好的併購機會,過去經歷13次合併案,堪稱是合併經驗最多的金融機構,期間嘗試併購紐約人壽及彰化銀行,雖最終未果,但一路都堅守合意併購的基本策略。金控合併很複雜,但根據過去經驗,透過合意方式併購能提高成功機會,這次新新併也成為首宗金控合意併購案。

■推虛實整合 擁最多分行的民營銀行

吳東亮還說,外部通常對新新併簡單解讀,認為主要是家族因素,這確實是部分原因,讓他願意花時間,研究、幫助近年經營屢有狀況的新光金。更重要的是,新光是一家60年老字號公司,台新也有30年歷史,分別各以保險及銀行為經營主體、各擁優勢。所以說,不管從家族面或個人層面來看問題,他都樂意協助新光金,雙方合併後將更上一層樓,對全體員工、客戶及社會都是好事,「也是這個想法,讓合併案一路走到今天」。

合併後馬上要面對子公司的整併問題,吳東亮說,合併後子公司業務各有消長,具體而言,保險方面新壽有60年歷史,台新人壽前身是小而美的保德信人壽,台新壽合併新光人壽後,將換回新壽招牌,打造最大保險經營團隊;銀行部分是台新銀大於新光銀,合併後將有200多家分行,是最多分行的民營銀行,加上台新有最強大的數位銀行品牌Richart,未來虛實通路整合,「台新將會非常的強大」。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焦點股/連19季虧損!台揚Q1續虧、擬減資近6成 開盤急殺跌停
台揚連年虧損,昨(7)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將減資57.89%,以彌補累積虧損。(圖/翻攝自證交所官網)
▲台揚連年虧損,昨(7)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將減資57.89%,以彌補累積虧損。(圖/翻攝自證交所官網)
字級:
A+
A-

鴻家軍之一的衛星通訊廠台揚,近幾年財務表現衰頹,已連續五年慘陷虧損,今年第一季仍繳出赤字成績,每股虧損0.89元;面對龐大虧損壓力,為了止血,台揚昨(7)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將啟動減資計畫,預計擬減資57.89%,以彌補累積虧損。消息一出,重挫投資人信心,今(8)日一開盤即跌停鎖死,再度摜破10元大關,摔至9.45元,淪為早盤唯一跌停的個股。



台揚昨日公布第一季財報,3月營收為0.8億元,月增7.47%、年減45.9%,創下歷史單月次低紀錄;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2.48億元,季減35.49%、年減42.39%,繳出歷年最差的首季表現,稅後虧損2.23億元,EPS -0.89元,雖虧損金額較前兩季略為收斂,但仍未能擺脫虧損陰霾,已是自2020年第三季以來,連續第19季虧損。

台揚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董事長謝啟嘉指出,去年底待彌補虧損為27.69億元,為了彌補累積虧損、健全公司財務結構,決議辦理減資57.89%,預計在6月18日股東常會決議通過,並奉主管機關核准後,再擬定減資基準日、換發股票作業計劃、減資換股基準日及其他後續相關事宜。

台揚說明,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25.2億元,此次擬減資14.59億元,即消除已發行股數約1.45億股,每股面額為10元,減資比率為57.89%,換股比率為42.1%,即每仟股換發約421.08股,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降至10.61億元。

台揚去年合併虧損11.46億元,EPS -4.55元,連續五年呈現虧損,今年3月遭證交所公告,公司每股淨值已經低於5元,依規定將列入全額交割股,自此台揚股價連日暴跌,苦吞8根跌停板。時至今日,台揚又面臨跌停窘境,股價再度跌回個位數,觸及9.45元,寫下4月14日以來新低,盤中高掛2100多張排隊急欲脫手。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