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烏骨雞養殖重鎮就在雲林土庫,黃旭璋一家三代,就在這裡養殖俗稱"烏金雞"的白羽烏骨雞,四十多年,雖說經驗豐富,但曾經卻慘遭禽流感侵襲,損失三百萬元,後來他們發現獨門的"精油養殖術",能防護烏骨雞的呼吸道健康,如今每年能產出超過一百萬隻的烏骨雞,在市場上,大約每四隻就有一隻來自他們家。帶您來看,究竟是什麼獨家秘方,讓他們的烏骨雞起死回生?
烏骨雞農黃旭璋:「烏骨雞比較有特色,就是毛是白的,但是肉和骨頭都是黑的,雞冠部分,正統的烏骨雞是俗稱的荔枝冠,這是比較正統的。」
對烏骨雞瞭如指掌的黃旭璋,養殖俗稱"烏金雞"的白羽烏骨雞,已有四十年經驗,每年產量在市場上,是數一數二的養雞大戶。
烏骨雞農黃旭璋:「因為我們北中南都有配合的攤販販售,所以應該有占1/4左右,市面上四隻烏骨雞裡面,應該有一隻是我們這裡出產的。」
不過,飼養烏骨雞時間長達一百多天,比起白肉雞和紅羽土雞要多養二十到四十多天,時間一拉長不只成本增加,死亡率也提高,為了不讓烏骨雞生病,他特別用心在水裡加入高成本的營養素。
烏骨雞農黃旭璋:「我們要加一點天然草本的添加劑,像是牛至精油,它可以幫助雞隻抗發炎、抗氧化,然後調節消化道,牛至精油主要是牛至草,又名"披薩草"的香草植物,聞起來有些微辣辛香,常用在燒烤料理。」
除此,黃旭璋還用另一款,能防護烏骨雞健康的秘密武器,像是尤加利精油,它是舒緩呼吸道、提升食慾、抗氧化,增加抵抗力,這些精油價格不低,一罐都一千多元,雖然成本高昂,但能讓烏骨雞健康長大,對他來說,這個投資比什麼都值得。
從小在雞舍打滾的黃旭璋,跟著阿公和爸爸學了一身養雞的好本領,不過這些嬌貴的烏金雞可不好伺候,從雞寶寶開始就得像照顧小公主一樣細心呵護。
烏骨雞農黃旭璋:「我們的雞舍是負壓的,會調節溫度和濕度,造價一籠要大概七、八百萬元,像這些雞大約出生十五天,還是小BABY,像我們這樣一場大約有一萬五千隻左右。」
不過,台灣的烏骨雞市場大多賣鮮雞,讓這個市場就像季節一樣冷熱分明,再加上進口雞肉和一般土雞競爭搶市,讓烏骨雞很容易被埋沒,與其看天吃飯,他們開始動腦想打破這個框架。
妻子吳如玉:「一開始是因為家裡人生病的關係,才有了做加工食品的念頭,以滴雞精為主,後來覺得客人反饋不錯,烏骨雞做出來的滴雞精口感很好,他們才有另一個想法,覺得應該把烏骨雞,這個這麼好的食材,再去做其他的加工,開發其他類別,所以才有後續的雞湯品。」
經過長時間燉煮的烏骨雞湯,金黃色湯汁散發濃郁的雞汁香味,這濃厚的味道彷彿能穿透螢幕,撩動味蕾神經,令人忍不住想嚐一口。
妻子吳如玉:「我們主打方便即食,是因為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薪家庭,所以沒有太多時間煮飯,我們希望大家在工作忙碌之餘,還可以吃得健康,所以我們做出即食包,消費者拿回家簡單加熱就可以吃了。」
他們的即食雞湯包擄獲小家庭的胃,讓夫妻倆更有信心開發,全年齡層都能接受的烏骨雞即食料理。
烏骨雞農黃旭璋:「以前的家鄉味可以留在大家的嘴巴裡,回味傳統料理的味道口感,再加上我們自己是生產者,在肉質和品質上都能顧慮到,幫消費者把關。」
養烏骨雞這條路或許不是主流,走的人也不多,但他們相信,只要有人願意嚐一口,懂得它的價值,夫妻倆會一直走下去,因為他們知道有些味道,值得用一輩子去守護。(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