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H20銷中國遭管制 輝達5千億美元白加碼了?
字級:
A+
A-

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宣布攜手台積電等合作夥伴,將在美國打造一條龍的AI超級電腦生產線,預計4年內產值達5000億美元,專家指出美國政府以管制H20晶片出口中國為手段,加速輝達在美國設廠,卻導致輝達H20晶片損失55億美元,令人質疑5000億美元是不是白給了,在政策驅動下的擴張計劃,也將面臨成本高、毛利低的嚴峻挑戰。


美國總統 川普︰「輝達是非常受尊敬的企業,花費數千億美元,不是數百萬美元,而是數千億美元,我對此感到榮幸。」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以行政手段,支持科技巨頭回流美國,進一步鞏固「製造業復興」的主張,輝達宣布將攜手台積電鴻海緯創、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等台灣重量級夥伴,在美打造AI超級電腦,未來4年內將合力在美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5兆元)的AI基礎設施。有外媒指稱,輝達是為了避免「降規版」的H20晶片遭受出口到中國的管制,而達成在美國國內製造的協議,結果似乎背後被桶一刀,令人質疑5000億美元的投資是否付諸流水?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 曲建仲︰「輝達做這個承諾投資5千億,他心裡想的當然會是希望美國政府就能夠放過他,但實際上川普總統應該是把兩件事分開看,所以你要投資是你要投資,我非常歡迎,但是該管制的該課關稅的一定還是會有,只是這樣子就能加快你腳步。」

輝達的人工智慧晶片,一直是美國出口管制的重點,在這些管制措施實施後,輝達開始設計盡可能接近美國限制,同時又能在中國合法銷售的晶片,「降規版」的H20就是其中一款晶片。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部長 江浩農︰「半導體已經是21世紀戰略物資,基本上晶片你可以拿來做商用,也可以拿來做軍用,對中國來講,包含現在很多作戰系統,背後也是有AI的精神跟概念在裡面。」

美國政府主張輝達的晶片可能被用於製造軍用超級電腦,再度加大科技圍堵,下令出口中國必需取得許可,這項禁令將「無限期」。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部長 江浩農︰「其實我們過去一段時間看很多銷售數字,你會看到是比如說輝達它銷售的客戶來講,新加坡的比例非常的高,我們去考量這邊的人口跟企業,基本上你會發現它很有可能只是在轉其中的一手到其他國家去,最後終點可能是在中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之前已經有比較多嚴格的管制,但是我們還是看到中國這邊相關的AI的進展,目前看起來可能落後美國的差距,沒有像想像中來的這麼的大。」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Omdia資料,2024年字節跳動和騰訊分別訂購了約23萬顆輝達的AI加速器,其中絕大部分是H20,再加上DeepSeek低成本AI模型的需求激增,目前美國政府並未說明可能會發放多少許可證,黃仁勳只能苦吞55億美元,約新台幣1788億元的損失,消息一出輝達股價瞬間崩跌,也連帶拖累台股,可能導致輝達整體成長因此放緩。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部長 江浩農︰「財報來講,H20大概占輝達整個營收大概百分之10,未來的話要銷往中國的部份,雖然是降規版的,可是還是要經過出口的許可,的確我想對銷售來講會造成比較多不便,理論上銷量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後續的方式變成是一來是說有沒有可能再跟美國這邊談,比如說可能會不會再出一個降規版中的降規版,或者是說可能要去找新的買家。」

但是川普可沒那麼容易打發,回頭來看,輝達豪砸50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一條龍的「AI美國製造大聯盟」,輝達計畫在美國建造數十座AI工廠,預計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旗下Blackwell晶片的生產,已於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圓廠展開;同時輝達正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與緯創在達拉斯建造「超級電腦」製造廠,預計未來12到15個月內將提升量產、此外輝達也在亞利桑那州與艾克爾及矽品精密合作進行封裝與測試業務,專家指出在政策驅動下的擴張計劃,仍面臨嚴峻挑戰。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 曲建仲︰「坦白說最大的挑戰還是成本,因為這些硬體相關的製造,如果你到美國那個成本會增加,特別是這些人工智慧伺服器,雖然大部分的廠商都是台灣的公司,但是裡面有很多的產品,工廠其實是在中國大陸,我隨便舉例譬如說散熱片,散熱相關的機殼、機架,還有機座,就是處理器的機座,這些工廠幾乎都還是在中國大陸,所以你現在要把這些移回美國去,那肯定毛利會降低。」

業界普遍預期未來一年,關稅與補貼政策將成為企業美國投資布局的重要變數,川普與科技巨頭之間微妙的「政策交易」,也可能決定美國在AI時代的全球競爭力版圖。(記者黃梅琴、熊汝璽/ 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暗示"降息要再等等" 鮑爾:Fed不會進場救市
字級:
A+
A-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最新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談話,坦言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膨、拖累經濟,但目前仍不打算貿然降息,更表態聯準會「不會」出手救市。


聯準會主席 鮑爾:「目前已公布的關稅都遠遠高出預期,對經濟的影響也會更大,包含更高的通膨和更慢的經濟成長,關稅極有可能會導致通膨至少暫時上升,但也可能會更持久,目前我們仍處在適當位置,可以等待情況更明朗,再考慮對貨幣政策進行任何調整。」

股市才從上周的震盪中緩和,又再度掀起波瀾。聯準會主席鮑爾證實投資人最大擔憂,美國經濟正在失速,高關稅下,聯準會在今年之內,可能都必須在控制通膨和保障就業之間走鋼索,因此不會貿然降息,不僅如此,鮑爾還明確表態,並不打算出手救市,進一步打擊投資人情緒。

主持人:「有些人認為,如果股市暴跌,聯準會會出手干預,也就是所謂的『聯準會賣權』,這種說法正確嗎?」

聯準會主席 鮑爾:「我的回答是『不』,但我會說明原因。市場正在做它該做的事情,正在有秩序地運行著,基本上符合預期。」

鮑爾指出,近期的股市波動,是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自然反應,不是聯準會該出手的時候,同時再度強調,物價穩定是強勁就業市場的基礎。專家解讀,即便失業率上升到5%或6%,聯準會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控制通膨,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 伊爾艾朗:「政府跟聯準會之間,正在上演一場『膽小鬼賽局』,聯準會不想降息,他們認為政策問題跟他們無關,但政府當然希望聯準會降息。我認為短期內,唯一可能出現降息的情況,就是我們再度碰上類似上周的情形,也就是債市功能失常。」

至於近期白宮表示,計畫在秋天開始面談人選,接替明年5月任期屆滿的鮑爾,有分析師認為,鮑爾可能面臨被直接解職或實質性架空,鮑爾則再度回應,聯準會的獨立性不會受到影響,不擔心會遭到免職。(記者魏嘉瑢、林巧卿/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不照劇本走! 美日關稅首談判 川普親自出馬
美日雙方就關稅展開談判,總統川普也親自出席。(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美日雙方就關稅展開談判,總統川普也親自出席。(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美國總統川普16號與日本貿易代表團會面,就關稅展開談判,日方強烈敦促美國重新審查關稅政策,川普則在會後發文表示,取得了「重大進展」。不過這次川普「打亂劇本」,在最後一刻宣布將親自出席,也讓日本措手不及。日本經濟再生大臣 赤澤亮:「針對關稅將對我國產業,以及日美雙方在投資與擴大就業方面造成的影響,我們向美方進行了說明,並且強烈要求美方重新檢討一系列的關稅政策。」

美日雙方結束第一次關稅談判,日本派出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率團前往白宮,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等人,想不到總統川普也親自出席,展現高度重視。



日方提出要重新審視包含對等、汽車和鋼鋁等所有新加徵的關稅,不過並沒有公布討論細節,或美國是否有提出具體要求。川普則在會後發文表示,取得了「重大進展」。

日本首相 石破茂:「今後的協商依然不會輕鬆,但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將與日本的協議視為最優先事項』,因此我認為這次談判將有助於推進後續協商,值得正面評價。」

雙方同意在本月內召開第二次部長級會談,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將親自赴美會見川普。不過這次引起關注的,還有川普不按牌理出牌,在最後一刻才發文宣布要出席,還要談及事前沒有說好的軍事支援費用,讓日本團在飛機上接到消息兵荒馬亂,如臨大敵,遠在日本的石破茂深夜緊急召開會議,官員也通宵準備資料。

ANN記者 梶川幸司:「川普總統在與赤澤大臣會談前,透過社群媒體預告把『駐日美軍經費』納入議程,也被視為是在釋放訊息:『由我來決定這場談判的規則』。如果美國希望日本成為今後與各國談判的前例,那麼他對日本的要求,也可能會更加嚴苛。」

日媒分析,美國和中國陷入僵局之下,川普希望盡快和盟友達成協議,讓日本成為未來局勢的「試金石」,推動整體談判節奏,如果川普能夠「馴服」日本,就能產生示範作用,同時增加對中國和歐盟的談判底氣。(記者 魏嘉瑢、陳怡蓁/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