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央行降今年經濟成長至3.05%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去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墊高比較基期,加上美國經貿政策影響等不確定性升高,可能推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去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墊高比較基期,加上美國經貿政策影響等不確定性升高,可能推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中央銀行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05%。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去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墊高比較基期,加上美國經貿政策影響等不確定性升高,可能推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進而影響台灣經濟成長力道,因此修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略低於前次預測的3.13%。

觀察主要機構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介於2.3%~3.5%之間,國內以台經院1月預測值的3.42%最高,最低則為台大國泰3月預測值2.8%;國外則是野村3月預估值3.5%最高、Barclays的3月預測值2.3%最低。楊金龍仍強調,因AI需求持續使得輸出暢旺,將帶動民間投資擴增,預計今年台灣的經濟穩健成長,去年的成長動能也會延續。



外界高度關心美國政策對台灣產生的影響。楊金龍分析,央行初步評估,目前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大陸等國加徵關稅,對台灣經濟影響相對有限,而美國對鋼、鋁進口製品全面加徵關稅,除了相關產品出口美國占台灣出口的比重低,且台灣鋼鐵出口美國早已被課徵25%關稅,衝擊也小。S&P評估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台灣的影響不大,現在央行對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從川普政策的現有資訊來看也是如此,但會每季評估最新資訊及實施情形與衝擊。

川普政府持續緊盯對美國徵收高關稅,且貿易量大的前15%國家,稱之為骯髒15國(the dirty 15),外媒報導,台灣也遭列其中。楊金龍說,從對等關稅的角度來看,以加權平均稅率計算,台灣比美國低、入列機率不大,台灣應不在骯髒15國之中,且就算台灣對美順差大,也因台美是互補關係,美方需要台灣晶片,而非不公平貿易。

美國財政部預計4月發布的匯率報告,楊金龍認為,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良好,因為經濟結構,台灣僅有兩項會達標,第三項不會達標,但川普高度不確定性,是否讓事情出現轉變,產生有不利的看法,「我們有點worry(擔憂)」。

根據央行對經濟情勢的分析,出口方面,輸出成長動能延續,AI技術應用可望持續滲透至筆電、手機等電子產品,擴增晶片等需求,加上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與伺服器具有製程領先的優勢,可望帶動相關供應鏈產品的需求。

內需部分,預估民間投資力道增溫、民間消費成長平緩,其中實質薪資轉呈正成長,有助維繫民間消費動能。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Fed放鴨示警 川普怒喊降息
Fed放鴨示警 川普怒喊降息。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Fed放鴨示警 川普怒喊降息。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美國聯準會(Fed)美國時間19日一如市場預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不變。然而,面臨一波又一波的關稅海嘯襲擊,Fed也在這次會議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與調高通膨預期。但針對Fed按兵不動,美國總統川普顯然並不滿意,他說隨著美國關稅開始影響經濟,「Fed最好降息、做正確的事。」

本周是全球超級央行周,全球此刻壟罩在川普揚言4月2日正式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的陰影下,包括美、日、中及英國等全球主要國家央行先後召開決策會議,鑒於川普祭出關稅戰後引發的全球經濟情勢動盪,各國央行有志一同決議暫時維持利率不變,靜觀關稅效應顯現後,再依據經濟情勢變化採取相對應的貨幣政策。



Fed在19日連續二度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不變,在會後公布的決議聲明中,強調當前經濟情勢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與上次聲明的最大不同,Fed增加「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的措辭,並刪除實現就業和通膨目標的「風險大致平衡」的語句。

在Fed公布利率決策後,川普隨後在其社群媒體True Social發文表示,「在美國關稅逐漸影響經濟下,Fed最好降息。」他還用大寫英文字母來標註「降息」兩字,並要求Fed「做正確的事,4月2日是美國的解放日!!!」。

考量到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Fed在最新經濟預測中,將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估值從2.1%調降至1.7%,最引人注意的通膨,Fed將核心PCE成長估值從2.5%調高到2.7%。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坦承,川普關稅政策已開始影響經濟,且被納入Fed的經濟預測,目前Fed假設的基準情境仍是關稅只會對通膨有暫時性影響,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不過他否認長期通膨預期正在上升,主要是目前實體經濟數據依然穩健。

另據Fed最新點狀圖顯示,官員仍預期今年降息兩次,該次數雖與去年12月相同,但部份立場顯然有轉鷹跡象,有9名官員認為今年應降息兩次、8名官員認為僅有一次或根本不會降息,另有兩位官員認為該降息三次。

Fed還宣布,從4月份起放緩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速度,美國公債每月贖回上限從250億美元降至50億美元,多數委員支持。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法人:今年股利上看2.3元至2.5元 爆量借券賣出 中信金遭列注意股
中信金控18日法說會報喜股利上看2元,但19日卻被爆量借券賣出1.2億元,還被遭列「注意股」,法說會後五大法人對中信金今年股利平均預估落在2.2元,更有法人樂觀認為有機會上看2.3元至2.5元。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中信金控18日法說會報喜股利上看2元,但19日卻被爆量借券賣出1.2億元,還被遭列「注意股」,法說會後五大法人對中信金今年股利平均預估落在2.2元,更有法人樂觀認為有機會上看2.3元至2.5元。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中信金控18日法說會報喜股利上看2元,但19日卻被爆量借券賣出1.2億元,還被遭列「注意股」,法說會後五大法人對中信金今年股利平均預估落在2.2元,更有法人樂觀認為有機會上看2.3元至2.5元。市場法人分析,若以20日的股價39.95元、配2.3元,殖利率達5.75%、近6%,若配到2.5元,平均殖利率5%的話,股價有機會上看50元。。

據證交所公告,中信金至3月18日為止最近6個營業日之借券賣出成交量占最近六個營業日總成交量比率13.06%,且3月18日借券賣出成交量較最近60個營業日的日均借券賣出成交量放大為12.19倍,因此列入注意股。



再看到CMoney統計,中信金自3月14日起,借券賣出金額就開始增加,三天賣壓約14億元,19日賣壓雖減緩,但仍有1.3億元,儘管市場認為恐受到中信金可能併群益金鼎證的消息影響,但法人卻有不同看法。

法人認為,中信金被列入注意股雖相當罕見,但若以中信金2,200萬張的籌碼來看,被借券放空1、2萬張其實比重相當少,應該是外資、法人正常的財務操作調節,近期市場波動大,借券沒有回補的問題,因此外資、法人較偏好。

事實上,中信金、中信銀去年獲利720億元、494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台灣人壽受惠資本市場熱絡,獲利215億元,年增七成,帶動中信金控去年獲利有28%年增率,EPS達3.64元,也是創新高,此外中信投信、中信證券及中信創投獲利獲利也相當好,年成長率分別達65%、63%及29%。

因為中信金去年獲利亮眼,照法說會預告的股利配發率達6成以上,至少就有2.184元,由於去年中信金各子公司盈餘都很好,今年盈餘上繳率相當可期,因此,在法說會後,外資法人紛上調目標價,包括:KGI、Citi、JPM、MS、BofA、GS等六大法人對股利預估平均達2.10元,12個月平均目標價落在43.33元。

國內法人更樂觀認為,中信金過去殖利率在4、5%左右,本就是存股族、甚至高股息ETF,今年配息若預估上看2.3元甚至到2.5元的話,可望吸引大批存股族與高股息ETF資金湧入。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