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談判後,台灣首度公布經濟成長率預測,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最新的GDP預測達3.10%,比起2月下修0.04個百分點,成功「保3」。主計處指出,因為提前備貨效應及AI需求強勁帶動出口上修,不過還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衝擊,預測下半年出口將轉負成長,所以全年經濟成長率略為下修。
民眾:「我會挑不會買太多,因為都是很貴的。」
水果太貴只能少買一點,水果攤老闆無奈換上新標籤,因為芭樂、荔枝、芒果等等水果,整體貴5~20元,甚至檸檬更誇張,一台斤從70元漲到95元。
水果攤老闆:「五月節拜拜,那下大雨,颱風後面就貴一點。」
業者指出,因為之前下大雨,導致產地供應量減少,水果價格因此走揚,另外外食費,還有房租壓力都還有,主計處公布最新全年CPI,年增率達到1.88%,雖然還在通膨警戒線之下,但民眾明顯感覺,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但民眾荷包收緊,台灣經濟卻還是強勁,第一季GDP達到5.48%。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 陳淑姿:「受惠於AI應用持續拓展,還有雲端服務業者,積極擴充算力,資訊基礎建設,設施的一個投資需求強勁,可望帶動我國商品出口一個擴增,加上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提前配貨的一個效應。」
上半年受惠於拉貨潮,經濟成長率表現好,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將會受到,受到美國關稅談判,地緣政治情勢變化,各國貨幣走勢,等等不確定因素的衝擊,因此整年的經濟成長率,比起今年2月下修0.04個百分點,今年GDP為3.10%,目前成功保3。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 陳淑姿:「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大幅升高,加上113第4季經濟成長率上修,基數變高,預測下半年僅成長1%,下修1.93個百分點,上下半年並進,預測經濟成長3.1%。」
台灣經濟上半年表現強勁,但下半年面臨巨大挑戰,要如何在全球局勢變動中持續成長。(記者林浩宇、陳昱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