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新聞通
全台急診變擠診!醫護短缺 醫療量能快崩潰?
近期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壅塞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示意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近期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壅塞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示意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近期,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壅塞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許多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甚至出現病床推到大廳的現象。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了急診室的運作效率,也讓醫護人員承受巨大壓力。對此,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指出,急診室壅塞問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護理人員短缺(醫護量能不足)、人口老化(住院需求增加)、民眾就醫習慣以及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等。

洪子仁表示,護理人員的短缺是急診室壅塞的主要原因之一。疫情後,護理人員的離職率攀升至12.61%,創下十年新高。雖然護理人員的起薪接近5萬元,但由於工作壓力大、需輪值三班,且工作環境高壓,導致許多人選擇離職。對此,洪子仁建議提高護理人員的薪資待遇,並透過AI技術和智慧醫療系統減輕其工作負擔。例如,引入離床偵測器和生理監測系統,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

人口老化加劇 慢性病需求增加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65歲以上長者已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些長者多患有慢性疾病,如肺炎、尿道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需要頻繁住院治療,洪子仁指出:急診室壅塞的主因並非季節性流感患者,而是需要住院的慢性病患者無法及時分流到病房,導致他們在急診室住院!所以我們的急診醫護人員,必須一方面照顧這一群需要住院的長者,另一方面,又要兼顧他最重要的職責:像是一、二級的檢傷、急性心肌梗塞、車禍外傷、嚴重外傷的病人…,理論上這才是急診醫護人員最重要的工作!為緩解此問題,洪子仁建議加強區域聯防機制,將部分患者分流到地區醫院,並推動分級診療制度,鼓勵民眾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醫療機構。

提升醫護品質 持續擴大健保總額很關鍵!
洪子仁指出,台灣健保總額成長率長期偏低,過去22年平均僅有3.4%,而民眾的醫療需求成長率卻超過5%,這導致醫療資源供不應求。雖然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提升至5.5%,並獲得公務預算補貼,但長期來看,仍需進一步增加健保總額,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