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新觀點
推出FoxBrain 鴻海加速衝AI大語言模型
推出FoxBrain 鴻海加速衝AI大語言模型。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推出FoxBrain 鴻海加速衝AI大語言模型。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鴻海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推出首款繁體中文AI大型語言模型(LLM)FoxBrain。此模型原為內部應用而設計,涵蓋數據分析、決策輔助、數學、推理解題等功能,還能針對台灣使用者的語言風格進行優化,後續將對外開源分享,且未來將透過導入AI大型語言模型,優化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等三大平台的數據分析效率,進一步提升公司營運效益。

據悉,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在FoxBrain訓練過程中,使用120張H100 GPU,並透過NVIDIA Quantum-2 InfiniBand網路進行擴展,僅花約四周時間完成,相較於近期其他公司所推出的推理模型,實現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模型訓練方式。同時,FoxBrain採用Meta Llama 3.1為基礎架構,擁有70B參數,在TMMLU+測試資料集,大多數領域優於國內相同規模的Llama-3-Taiwan-70B,尤其是數學與邏輯推理方面。



鴻海說明,FoxBrain以自主研發方式穩扎穩打把每個環節做好,在運用有限的算力資源下仍能達到接近世界頂尖AI大模型的效益,並顯示台灣科技人才在AI大模型領域也能與國外人才並駕齊驅。

鴻海補充,在模型訓練過程中,NVIDIA提供Taipei-1超級電腦的支持以及技術諮詢,使鴻海研究院透過使用NeMo順利完成模型訓練;而FoxBrain不僅是鴻海AI研發的重大突破,也為台灣AI產業發展樹立新標竿,將在更多場景中發揮影響力,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與全球產業升級。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年增近7% 14金控前二月獲利 突破千億
富邦金2月獲利高達148億元,是14家金控唯一破百億。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富邦金2月獲利高達148億元,是14家金控唯一破百億。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14家上市金控2月獲利全數出爐,合計稅後純益472.35億元、年增6.63%,累計前二個月稅後純益1,050.08億元,成功守住千億元大關,更超越去年同期的982.01億元、年增達6.93%。

由於去年春節長假落在2月,今年2月營業天數相對增加,金控整體獲利因此優於去年,強勁獲利動能續航,儘管川普關稅影響及美國經濟數據轉趨疲弱,導致股市走跌,壽險投資備受考驗,多家金控旗下壽險出現小賠或是獲利不如去年,但壽險受惠新台幣匯率月貶0.4%,有利外匯避險操作,兩大壽險金控富邦金及國泰金獲利繳出亮眼成績,助攻整體金控獲利超越去年。



富邦金單月獲利高達148億元,是14家金控唯一破百億,前二月稅後純益300億元、年增34.05%,續居單月、累計及每股獲利的三冠王;國泰金單月稅後純益77.9億元,前二月稅後純益破200億元達222.8億元、年成長9%,金旗下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前二月獲利皆創同期新高。

14家金控2月除富邦金單月賺破百億元,國泰金衝破70億元,還有八家均逾20億元,僅新光金虧損;累計前二月稅後純益合計1,050.16億元、年增6.93%,每股稅後純益(EPS)目前金控雙雄均賺逾1元。

再從年增率來看,有七家金控超越去年,以玉山金年增39.67%最強,獲利王富邦金年增率達34.05%次之,其他依序是凱基金年增26.79%、永豐金年增21.45%、國泰金年增9.27%、第一金年增5.93%、華南金年增3.35%。但另六家金控為年減,及新光金虧損。

市場法人認為,進入股利發布旺季,由於去年金控締造史上新高紀錄,今年金融股股利一定會較去年成長,市場充滿高度期待,加上高股息ETF資金續加碼,看好現金股利高殖利率4%以上金融股,相對具股息保護,但今年經濟變數較多,川普新政變數難料,金控力拚全年獲利先保去年成績。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聯發科2月營收 歷年同期新高
聯發科2月營收 歷年同期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聯發科2月營收 歷年同期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月合併營收達461.72億元,雖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月減9.73%,但年增19.9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優於市場預期。累計前2月營收達973.16億元,年增17.28%。

受惠陸手機補貼政策

法人指出,聯發科受惠中國手機補貼政策帶動終端需求回升,以及消費性電子為因應全球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拉貨,營運表現淡季不淡,展現強勁動能。

聯發科預估首季合併營收將季增2%~10%,以高標1,518億元計算,有望挑戰歷史次高及同期新高,打破過往季節性低迷格局。外界分析,白色家電、PC及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在補貼與拉貨效應下,正迎來復甦跡象,聯發科表現尤為亮眼。



聯發科手機晶片成長動能強勁,天璣9400旗艦晶片獲眾多中系客戶青睞,已導入多款機種,預計2025年將有更多搭載天璣9400及9300系列的手機上市。公司透露,2024年旗艦級產品營收已突破20億美元,年增逾一倍,大幅超越預期,法人預估此動能將延續至2025年。

此外,聯發科日前推出中階晶片組天璣7400及7400X系列,兩款皆採用台積電4奈米製程,搭載機種預計本季上市,為營收增添新動能。

4月中發表天璣9400+

聯發科計畫於4月中旬發表天璣9400+,首款搭載機種將由OPPO Neo11 Pro領軍亮相,進一步搶占高階市場市占率。IC設計業者指出,中國近期全國性手機補貼政策激勵中階用戶升級,加上邊緣AI技術發酵,人工智慧功能更成熟並支援多元應用,帶動手機與PC迭代升級潮,聯發科憑藉技術升級與生態系整合,正逐步地挑戰國際大廠的高階市場版圖。

AI將成為聯發科未來十年核心戰略,並導入眾多應用布局,已進入收成倒數階段,包括與NVIDIA合作的AI PC處理器,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對外公開;另外,車用Dimensity Auto平台獲多家車廠導入,明年將有營收挹注。

針對雲端運算開發的客製化晶片(ASIC)獲美系客戶大單,首波產品預計2026年上半年量產,專案規模上看10億美元。聯發科於AI時代的「結構性轉型」明確,從終端裝置、車用平台到雲端資料中心的全方位布局,將在2026年後進入爆發期。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