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店的漢堡或餐廳裡的番茄炒蛋,裡頭酸甜多汁的番茄,可能都來自雲林西螺這間,全台最大的牛番茄供應商。老闆鍾建展十多年前發現,氣候變遷衝擊產量,於是投入一億元導入冷鏈設備,只要十分鐘冷凍,就能讓番茄保存期限,延長至兩年,成功解決產銷失衡。此外,他還將番茄規格做到客製化,滿足全台五大速食業者需求,年產八千噸,拿下七成左右的市佔率。來看他是如何打造,年收超過三億元的牛番茄王國!
番茄,是家常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簡單烹煮就能變化出各種菜餚,經典不敗的番茄蝦仁炒蛋,看似平凡,卻是不折不扣的白飯殺手,相當下飯;又或是夾了起司、煎蛋和生菜番茄的漢堡,那畫龍點睛的酸甜滋味,就是美式漢堡的靈魂。
但你知道嗎?無論是米其林餐廳,還是全台五大速食業者,他們所使用的番茄,其實都來自這一家,全台最大的牛番茄供應商。
生技公司董事長鍾建展說:「這些鮮果原本就是農戶從田間採收回來的,來到廠區的時候,就是做第一道清潔,這裡也是我們的分級區。」
番茄經過滾筒式選果機乾洗,去除水分與雜質,這裡就是牛番茄供應商的秘密基地,每天要處理全台灣七成以上的牛番茄。
鍾建展在十年前就導入牛番茄分級制度,是台灣最早這麼做的農家,只不過一開始推行遇到不少阻力。
生技公司董事長鍾建展說:「一開始花了半年時間,甚至農民還笑我,這些盤商也笑我,說沒有人這麼做,你為什麼要顛覆傳統呢?我就說,番茄不是這麼做生意的,包括其他農作物,包括芒果木瓜都一樣,你要的是相對穩定的數字給客戶,還有它的品質各方面,你不能說參雜了一些壞的水果在裡頭,全部混在一起賣給消費者,這樣是不公道,所以番茄要做分級。」
於是他花半年時間勤跑果園,向契作農友解釋,用實際成果證明帶來的效益。
如今分級制度慢慢被接受,但鍾建展沒有停下腳步,因為他知道新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生技公司董事長鍾建展說:「現在氣候異常之後,你看今年的產量只剩下十分之一,現在賣到兩百元,一般農戶也不想這樣,這也是我種四、五十年番茄以來第一次遇到,所以我們之前番茄在這個時候,都在十元至二十元之間,這個時候時價來到兩百元,而且你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所以說農民也真的很辛苦。」
鍾建展從小就在番茄園長大,出社會在農會工作,發現牛番茄價格全看老天爺臉色,於是他離開農會成立合作社,透過群體的力量穩定價格,還投入三百萬元導入智慧科技輔助生產。
剛採收回來的牛番茄,要經過仔細洗選,才能放心做後續加工。
兒子鍾宇軒說:「我們最有特色的是這一條,這個負八十度C的急速冷凍,那為什麼要用負八十度C的原因,是因為它可以快速去經過這個零到五度C的冰晶生成,讓它大大的降低水果軟爛的問題。」
這台斥資一億元,採用IQF技術打造的急速冷凍設備,利用高速冷風,讓食物在十分鐘內凍結保鮮,如此一來保存期限就能延長兩年,有效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
兒子鍾宇軒說:「所以這個冷凍的番茄,或是其他水果,都可以在退冰後使用,可以還原生鮮程度幾乎七成左右。」
此外,他們還將冷藏的番茄塊外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創造出百分之十左右的年營收。
如今鍾家父子的牛番茄,不僅供應全台五大速食業者,更打進超市和量販通路,年收超過三億元,儘管事業有成,但鍾建展並沒有因此自滿,反而更積極幫農民解決產銷問題,他的付出也得到農業部模範農民的肯定。
生技公司董事長鍾建展說:「可以得到這個殊榮,心裡很高興,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耀,我跟我兒子還有我女婿說,你在這塊土地上,你做多少算多少,你可以當作拋磚引玉,讓這些想返鄉的年輕人,一起把農業做到精緻化,甚至推向國際。」
誰說農家子弟,只能守著一方田地看天吃飯呢?鍾建展打破傳統框架,用科技和毅力,翻轉牛番茄的命運,讓世界看見台灣農業的實力。(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