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周報
DeepSeek帶旺!光通訊需求爆發 估今年全球光收發模組出貨激增56%
光通訊示意圖。(圖/Corporate+)
▲光通訊示意圖。(圖/Corporate+)
字級:
A+
A-

人工智慧領域新星DeepSeek迅速崛起,席捲AI產業,有望帶動邊緣AI應用、ASIC等發展,為業界帶來新變數;而對於與息息相關的光通訊技術而言,也可望迎來一波龐大商機。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5)日發布報告稱,DeepSeek帶旺資料中心需求,預估2025年全球光收發模組將超過3190萬個,較去年激增逾56%。

根據最新報告指出,DeepSee的大型AI語言模型以超低成本開發,一旦在市面上普及,可降低AI訓練成本,而AI模型的低成本化之後,後續可望擴大應用場景,進而增加全球資料中心建置量。其中,光收發模組作為資料中心互連的關鍵元件,也將受惠於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集邦表示,未來AI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傳輸,都需要大量的高速光收發模組,帶來龐大需求;據統計,2023年400G以上的光收發模組全球出貨量為640萬個,2024年約2040萬個,來到2025年,預估出貨量將超過3190萬個,年增率高達56.5%。



DeepSeek帶旺!光通訊需求爆發 估今年全球光收發模組出貨激增56%
▲全球光收發模組出貨量預估。(圖/集邦科技)

集邦進一步指出,DeepSeek與CSP,AI軟體業者將共同推動AI應用普及,特別是未來的大量數據將會在邊緣端生成,意味著工廠、無線基地台等場域需布建大量微型資料中心,並透過密集部署光收發模組,預期將使每座工廠的光通訊節點數量,較傳統架構增加3~5倍。

相較於傳統的電訊號傳輸,光纖通訊具有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訊號衰減,能夠滿足AI伺服器對高效能資料傳輸的嚴苛要求,使得光通訊技術在AI伺服器中更加不可或缺;而AI伺服器的需求,則持續推升800Gbps以及1.6Tbps的增長動力,傳統伺服器也隨著規格升級,帶動了400Gbps光收發模組的需求。

光收發模組由三大關鍵元件組成,包括雷射光源(Laser Diode)、光感測器(Photo Detector)、光調變器(Modulator),在雷射光源的供應鏈當中,由於生產技術困難,加上目前的高速傳輸需求,因此進入門檻相對高,目前主要的供應商多半集中在美、日大廠,如Broadcom、Coherent、Lumentum等公司,鮮少委外代工。而光感測器的供應鏈,主要供應商同樣為坐擁雷射光源技術的美、日大廠。

至於矽光子模組當中的CW雷射(連續波雷射),由於雷射的光調變與分波等功能被矽光子製程整合了,因此僅需要提供光源,台廠因而打入CW雷射的代工供應鏈,如聯亞透過幫國際資料中心大廠製作CW雷射,華星光光環等廠商則結合了雷射晶片製程進行代工。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超微上季營收年增2成4 但示警銷售盤後摔8%
字級:
A+
A-

美股科技財報持續登場,晶片大廠超微上季營收年增24%至76.6億美元,預期今年營收將有兩位數成長,但資料中心銷售額可能下滑,導致超微盤後股價重跌超過8%。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上季營收年增12%至964.6億美元,低於預期,盤後股價下跌超過7%,不過Alphabet宣布計劃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資本支出,持續推動AI策略。


Susquehanna資深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最初我們都認為超微財報是一個很明顯的達標,但當我們進行細分時,看起來目前超微最重要的一部分資料中心可能錯失了。」

AI需求強勁,美國晶片大廠超微公布上季財報,營收年增24%至76.6億美元,每股獲利EPS為1.09美元,雙雙優於華爾街預期,超微預估本季營收將落在68億到74億美元之間,不過由於資料中心業績成長放緩,盤後股價仍重跌超過8%,展望2025年,執行長蘇姿丰信心喊話,還是能看到高性能運算需求以及AI不斷增長。

超微執行長 蘇姿丰:「我們相信這將使超微走上長期快速成長的軌道,其中資料中心AI特許經營業務將迅速擴張,營收將從2024年的50多億美元,增長至未來幾年的數百億美元,我們相信與去年同期相較,營收將實現強勁的百分比兩位數增長,以及EPS成長。」

蘇姿丰表示,今年所有產品組合需求都將有所改善,惟資料中心銷售額可能微幅下滑,整體營收仍預期有兩位數成長。

同一天公布財報的還有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季營收年增12%至964.6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每股盈餘為2.15美元,盤後股價應聲下跌超過7%,不過Alphabet宣布,計劃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資本支出,持續推動AI策略,讓投資人期待AI成長前景。

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我們在計算、模型性能和驅動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我們正在快速交付產品,並在消費者和企業市場中看到了巨大的發展動能,我們將持續投資雲端業務,確保我們能跟上增長的客戶需求。」

緊接著AI晶片巨頭輝達將在台灣時間27號公布上季財報,隨著DeepSeek事件來勢洶洶,撼動整個AI產業,輝達展望能否再驚艷市場,將是產業關鍵指標。(記者曹再蔆、熊汝璽/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特斯拉歐洲告急! 法國銷量減63%近2年新低
字級:
A+
A-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歐洲市場慘敗!根據法國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當地註冊了1141輛車,比去年同期大減63%,更是兩年多來的最低銷售數據。由於法國是歐洲第二大電動車市場具有指標性意義,推測整體狀況也不見起色。專家分析,現在許多歐洲車廠具有不錯的電動車量產實力,讓特斯拉腹背受敵。


特斯拉Cybertruck聚在一起大玩燈光秀,特斯拉做為電動車指標性大廠卻在歐洲跌跤,根據法國產業協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一月在法國只註冊了1141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大減63%更是2022年8以來最差的表現。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特斯拉現在開始面臨到賓士、BMW、奧迪這些車,傳統上這些比較豪華品牌的擠壓了,那另外在平價車那塊市場,他也面臨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尤其是比亞迪的幾個車型在歐洲一直都賣得不錯。」

歐洲電動車供應的多樣性開始增加,在幾乎所有的歐洲車廠都有能力提供電動車的情況之下,特斯拉在瑞典一月份減少44%銷售405輛車,在挪威的註冊量下跌38%也只有689輛車。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當你先進者用這樣的技術取得一個領先市場的時候,其實後進者不斷的想盡辦法,不管是自建電池廠、跟別人合作或者是我做新的這種固態電池,新的動力還有新的軟體開發,他正一步一步追上過去特斯拉的路徑。」

從根本來說特斯拉的車款有限,而後起之秀大軍來襲,特斯拉不得不謹慎應對這股勢力。(記者林思妤、萬俊樑/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