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台灣電子代工、網通等產業的生產重鎮,隨著美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關稅從46%降至20%,台商潛在的成本壓力將有望獲得緩解。網通廠正文就指出,後續關稅細節還要觀察,但完全不會悲觀,也不排除要對應漲價;其他科技業者則表示,一定會分散生產地,因應全球變局。
完善大樓設備,電子廠科技園區遍地開花,越南河南省、海防市等是東南亞AI與高科技產業生產重鎮,台廠也群聚設廠,隨著美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關稅從46%降至20%,轉運商品稅率為40%,越南台廠可望鬆一口氣。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 邱達生:「如果說20%其實是相較其他的周邊的東南亞國家,是比較低的話,其實就是說我們台商在越南的那些設廠是有優勢的,不管怎麼樣,它如果說美國的進口商,要這些供應商還是要負擔一部分的關稅的話,還是會影響到它的毛利。」
除了電子代工廠,國內網通廠包括啟碁、智易、智邦、正文、明泰、建漢、神準等在越南都有生產基地,且不少主要客戶都是美國,一度成為重災區,如今越南關稅稅率調降,網通業者表示,潛在的成本壓力將有望獲得緩解。
正文執行董事 楊正任:「基本上因為現在這個20%,很多細節我們還沒有還不知道,就是說它對應到我們的產品項,到底是具體是多少還不曉得,其實完全不會悲觀,因為大家都一樣,如果全部的網通廠都是在這個基礎底下,那其實都是一樣的,反正最後這個東西羊毛出在羊身上,勢必會對客戶漲價。」
在出口到美國的關稅提高,成本增加之下,不排除要對應漲價,其他在越南設廠的科技廠則坦言,還要看台灣和其他生產地的稅率如何,才能再評估後續因應狀況。
胡連精密發言人:「我們之前的話,應該是被歸到就是銷往美國這塊,被歸到汽車零組件的部分,我不太確定說它現在這20%,是說全部是不是都適用,關稅這個議題,就是我們直接受到影響的,我們銷往美國的原本比重,占我們整體公司營收比重本來就不太高。」
對於越南關稅出爐,科技業普遍抱持觀望態度,強調將持續分散生產地與地緣政治風險,盡力提高供應鏈的韌性與彈性。(記者 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