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通貨膨脹、利率攀升等因素衝擊消費者支出意願,消費型電子需求未如預期回溫,記憶體市況持續低迷,使得產品庫存過高;加上部分中國廠商傾銷產品,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全球消費性記憶體市場面臨嚴峻挑戰,也對台廠形成壓力。
記憶體指標大廠
由於記憶體價格疲軟,多家外資紛紛調降
至於其他記憶體廠商,大摩對
針對記憶體後市發展,大摩預估未來數季記憶體產業將進入景氣循環谷底,高頻寬記憶體(HBM)及標準型記憶體市場的競爭加劇,記憶體廠的EPS急速下滑,且還要擔心庫存、關稅及過度投資等問題,因此2025年HBM廠商將持續爭奪市占,最終會進入去化及閒置產能過剩期。受到中國產能過剩影響,DRAM的供應過剩問題會愈來愈嚴重;不過,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價格有機會在下半年回升。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由於中國業者產能擴張快速,導致庫存與供給上升,若產能調控不佳,整體產業庫存去化將更加緩慢;而消費型電子產品需求持續疲弱,也衝擊2025年DRAM價格走勢。集邦認為今年DRAM市況仍未見改善,預估第一季價格跌幅將擴大,恐下跌13~18%,第二季再季減0~5%;同時因為淡季效應,成交量難以上升,將形成「價跌量縮」格局,第一季應為該記憶體下行週期市況最為嚴峻的季度。至於NAND Flash方面,今年持續面臨需求疲弱與供應過剩的雙重壓力,第一季價格估跌10~15%。
此外,國內大型法人機構也看淡記憶體產業,由於消費性需求持續疲軟,DRAM和NAND Flash價格雙雙下滑,且台灣記憶體相關廠商皆未打入HBM,導致營運改善較預期慢,因此對記憶體族群看法維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