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身體血液裡的血小板,含有生長因子和組織修復等功能,近年來被使用在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和醫美等治療,有台灣生技廠商看好商機,就獨家研發出血小板凍晶技術,儲存成可常溫保存三年的粉末,更靠著冷凍血小板的技術,進軍日本市場!
生技業技術處長陳敬和:「這個瓶子裡,就是含有十億個血小板的凍晶。」
近年來許多醫生利用病患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久治不癒的運動傷害,關節疼痛或延緩老化,也就是PRP增生療法,不過每次治療就要抽一次血,相當不方便!有台廠生技業者獨家研發出,把血小板儲存成白色的粉末製劑,常溫下保存三年,需要再隨時取出使用。
生技業技術處長陳敬和:「最主要是將血小板先做冷凍,然後再創造一個低壓的環境,使水分從固態昇華到氣態,製造一個乾燥的過程,這樣就可以製造出血小板乾燥的粉末。同時我們把藥品定劑定量的概念把它納進去我們的製程裡面,所以我們確保我們每一瓶的血小板,都是十億個血小板,冷凍的技術是依據血小板而去設計的特殊溫度跟壓力,所以更能夠確保血小板,在冷凍乾燥的過程裡面,能夠確保它的完整性。」
過去PRP在抽取人體血液後,透過離心機取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必須當場使用完畢,台廠自己研發的PLT血小板凍晶,透過急速冷凍乾燥保留活性,可利用身體狀態佳時一次抽取,真空常溫保存三年!相較日本再生醫療上市公司Cellsource,只能血小板低溫保存半年,更讓史丹佛醫學博士出身,曾任職外科醫師和輝瑞藥廠的創辦人信心十足。團隊也獲得日本最大創投集團JAFCO投資,成為第一家前往東京設廠的台灣生技廠商。
生技業董事長林道隆:「血小板本身它就具有凝血的效應,甚至它裡面有很多生長因子,可以達到我們身體瘉合的一些幫助,它在做凍晶的時候,必須要保持血小板不能完全破碎,但又要稍微有一點點破開的感覺,有一點裂痕的雞蛋一樣,你要讓裡面的生長因子不被完全活化,保持休眠的一個狀況。像退化性關節炎、韌帶受傷,我們現在也做了很多臨床,想說可以更廣泛的,更多科別的去使用。」
看好全球再生醫療商機,不只把血小板做成凍晶存放,近年來全球開始盛行研究的外泌體,也可做成凍晶粉末常溫存放。衛福部今年首度開放台灣人類來源外泌體做為化妝品原料,成為全球第五個開放人源外泌體醫美市場的國家,帶動外泌體原料開發和CDMO廠商包括
生技業董事長林道隆:「從最早以前我們以為,外泌體只是細胞分泌出來的一些廢棄物,沒想到我們把外泌體解剖了以後,發現裡面有很多的mRNA,有一些其它的資訊在裡面,小的外泌體在進入身體的時候,速度非常非常的快速,中的外泌體可能包含資訊也算是比較多一點點,但是進入身體的速度也沒有那麼快,最重要的是,大的外泌體它雜質就會比較多一點點。」
外泌體是細胞培養時所分泌的活性特殊囊泡,被認為可促進受損細胞再生,專家分析血小板治療和外泌體都可以應用在醫美、運動傷害或退化性關節炎等人體組織修復,加上費用不像幹細胞治療高昂,被認為是再生醫療領域中,最有機會大眾化的市場商機。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後,對合法業者更有保障,也讓台灣生技業摩拳擦掌,搶攻全球新藥千億市場商機!(記者黃歆如、詹明樺/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