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山區這家韓式燒肉店,把豬肉變化出各種創意料理,就連少見的豬舌、豬尾這裡也吃得到!特別的是,從屠宰到配送都採取全程冷鏈,豬五花經過稻燻、燒烤兩道工法,吃來富有濃郁燻香,口感彈脆,越嚼越香,搭上生菜、熱泡菜,超級過癮;同樣受歡迎的扇子肉,是位於豬腹的位置,只要烤到五分熟就能享用,大口吃下,入口即化,豐厚油脂包覆味蕾,口感更勝牛排。
肥瘦相間的豬五花,在烤盤上滋滋作響,隨著高溫,慢慢逼出油脂,香氣撲鼻誘人,肉盤上扇子肉、豬舌、醬豬皮,一應俱全,讓饕客忍不住食指大動。
顧客 陳小姐:「因為外面一般吃韓式燒肉,比較怕會吃到豬的腥味,那這邊的豬都是甜,加上會有炭燒跟稻草燻過的香味,所以整個吃起來都是甜的。」
烤好的五花肉和生菜,琳瑯滿目的自製醬料,一起包起來,大口大口塞進嘴裡,滿足的神情全寫在臉上。
顧客 楊小姐:「這間店蠻特別的,有超過六種以上的醬料可以做搭配,整體吃起來,會比其他的韓式料理店,再更豐富一點。」
讓客人吃不膩的韓式燒肉,就位在台北的吉林路上,店內主打各式豬肉料理,從選材開始就不馬虎。
營業部部長 Andy:「我們是以菜包肉為主軸,所以我們在生菜、豬肉的挑選上,就有下一點功夫。」
披著大理石紋,透著粉嫩嫩光澤的豬五花,新鮮看得見,所有肉品從屠宰到配送,全程冷鏈保鮮,不離開冷藏。
主廚 李昌憲:「我們的豬肉在分切場那邊,他們全程都在十五度以下的低溫進行分切、運送,對於整個肉質來講,比較不會受到汙染;我們也透過低溫熟成,讓豬肉產生蛋白質解酶,這樣豬肉會更柔軟、水分更多。」
牧草燒得通紅,激起熊熊大火,高溫熱力加持下,為豬五花染上一層燻香,美味的秘訣也少不了這步驟。
主廚 李昌憲:「原住民他們用直火,然後有加一些木頭或者是牧草,用這些香氣把肉帶出不同的風味。」
吃韓式燒肉,一定要嚐的豬五花,表皮烤到金黃酥脆,吃來有淡淡的焦香,口感彈脆、保有肉汁,鮮甜的味道愈嚼愈香,還可以搭配熱泡菜、自製醬料,一起包入生菜裡,蔬菜的爽脆降低了油膩感,層次豐富誘人。
顧客 韓先生:「檯面上現煎的熱泡菜,有一點點的鹹味,再配上生菜跟他們自己做的醬料,整體吃起來,不會太油或太鹹。」
點菜率同樣很高的扇子肉,也就是豬腹的位置,吃起來和菲力牛一樣,肉香濃郁、口感鮮嫩,可是「豬肉界的勞斯萊斯」。
店長 Aaron:「因為我們選用台灣一個冷鏈過程,非常完整的豬肉,所以它可以不用吃到全熟的。」
軟嫩多汁的扇子肉,帶點微焦、沒有羶味,趁熱切開,剛剛好的五分熟,肉汁緊緊被鎖住,口感軟嫩不會乾柴,濃郁的油脂香氣,讓人一吃回味無窮。
顧客 李小姐:「第一次吃到扇子肉,感覺蠻特別的,因為很像在吃牛肉的口感。」
眼神專注盯著電腦,Andy是這家人氣燒肉店的靈魂人物,擁有十三年的餐飲經驗,當初為了與市場做出區隔,他特別跑到韓國取經,將道地的韓味帶回台灣,加以改良。
營業部部長 Andy:「韓式其實在台灣近幾年,就開始蓬勃發展,我們希望可以嘗試看看新的不一樣的業態,以韓國當地的特色也好、文化也好,去搭配台灣人會喜歡的味道,做不一樣的變化。」
但是要夠吸引人,食材新鮮多元只是基本,還得在菜色上玩創意,像是這道醬燉豬尾,稍微帶些筋肉,鮮嫩有嚼勁,咀嚼幾口,鮮甜滋味在嘴裡融化。
顧客 李小姐:「醬燉豬尾吃起來,檸檬的清香蠻重的,因為裡面有加入馬告,整體吃起來醬香味很濃郁。」
來到這裡除了大口吃肉,還能大口喝湯,幾乎桌桌必點的馬鈴薯排骨湯,豬肋排超大塊放在鍋內,輕輕一剝開,骨肉分離,濃郁的湯汁,融和了豬肋排的油脂香氣,馬鈴薯燉到化在湯中,喝來帶點稠度,香味和湯頭都很有層次。
顧客 楊小姐:「有帶一點辣辣的味道,再加上馬鈴薯燉得很鬆軟,排骨也很軟嫩,可以立馬脫骨,所以我還蠻喜歡的。」
台韓合璧的誘人滋味,在一片競爭激烈的韓國燒肉市場中,努力搶佔一席之地,就像烤盤上的肉片,滋滋聲響不斷,每一片都噴香美味,要牢牢勾住客人的心。
(記者張婷瑗、林永偉/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