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板橋僑中一街巷子裡的這間鐵皮屋小吃店,賣的是很家常道地的北方麵點。老闆手擀的韭菜盒,餅皮上頭烙上美麗焦紋,光看就好誘人,外皮吃來酥香,裡頭內餡紮實香甜,讓人吃一口就愛上!炙燒牛五花湯也很特別,牛五花經過火烤後,噴發誘人香氣,牛肉吃來很嫩,帶有油脂滑潤感,湯頭濃郁順口,讓人喝完還想再喝!
在烈焰炙燒下,牛五花表面印上一層焦黃紋路,油花在熱力席捲下,釋放香氣,讓路過的人,忍不住停下腳步。
顧客 陸先生:「進來就看到這個,老闆在這個煎台上面,火一直在燒著,會很好奇;吃了以後,這口感還不錯。」
顧客 呂小姐:「本來這邊不怎麼起眼,小小間的,我們也是進來看一下,就一吃成主顧了。」
現點現做的美味,就藏身在新北板橋,僑中一街的巷子裡,這間鐵皮屋雖然不起眼,但用餐時間一到,客人可是一個接著一個來。
掌廚的高晨皓,一會兒顧煎台、揉麵團,還要招呼客人,在一坪大的小空間轉呀轉的,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每天一早,還得處理大量的牛骨、豬皮和雞爪,準備熬湯頭。
還有大量的紅蘿蔔、蘋果和番茄,增添甜味,再用小火慢慢滾出食材精華。
老闆 高晨皓:「開火這個滾要40分鐘,一直熬到大骨呈現黃色濃稠度,那個蔬果要分解,大概都要熬到10個小時,熬完我們再去炒牛腱,牛腱滷完的時候,
我們的原汁就會倒下去。」
用時間換取的高湯精華,裡頭滿滿茄紅素,是牛五花的最佳搭檔。
老闆 高晨皓:「先拿到煎台,炒過以後再用噴燈去噴,能呈現炙燒的風味出來,會跟人家比較不一樣。」
粉嫩嫩的牛五花片,在炙熱火焰包圍下,快速熟透,呈現迷人的捲曲姿態,淋上熬好的高湯,組成這碗招牌炙燒牛五花湯。
顧客 史小姐:「不曉得加了什麼香料的那種味道,你看起來好像很油膩,其實還蠻清爽,它的牛肉五花吃起來是很嫩的。」
來到這兒,客人還會再點上一盤韭菜盒,也是高晨皓親手做,他說麵粉裡頭,得要再加上這一味才夠香。
老闆 高晨皓:「有些人做蔥油餅,他們會用一些香油或是豬油,去做提香的作用,那我自己有在炸油蔥酥,所以我用自己的油蔥油去加它。」
成團後的麵團,快速分切成塊狀,搓揉成一個個小球後,就能擀平成一張張柔軟的麵皮,準備包覆現炒的內餡。
老闆 高晨皓:「我們韭菜盒的靈魂就是蛋,還有我的油蔥油,它的香味才能提出來。」
快速攪拌內餡,讓韭菜的鮮味和蛋香融合在一塊,散發出誘人香氣,再豪氣挖上兩大匙,放到麵皮上頭,用磁盤快速黏合,再讓鐵板煎上色。
熱呼呼的韭菜盒切開來,皮薄餡多,能吃到韭菜的甜味和濃濃的蛋香,不會太油膩,讓人一吃上癮。
顧客 史小姐:「韭菜的味道跟肉末融合粉絲,整個算是很優,餅皮也很有嚼勁,不會很乾。」
顧客 呂小姐:「料很多,餅皮很薄很香,就跟外面的不一樣,外面的料只有燙過而已。」
▲牛肉捲餅裡頭,緊緊包住了牛肉、蔥段和小黃瓜,用料相當紮實。(記者吳承芸/攝影)
高晨皓做麵食,動作一氣呵成,相當熟練,從小就在眷村長大的他,對麵食不陌生,因為最常吃的點心就是餅。
老闆 高晨皓:「小時候我們常常都會拿一些黃砂糖,夾著麵粉揉成餅,這樣煎一煎,甜甜的就當作我們的點心。」
麵食對他來說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回味,長大後隨著眷村的拆遷,習慣的老味道消失了,為了穩定生活,他自願簽下傘兵役,後來更考進國安局,當總統隨扈,沒想到卻遇上單位縮編。
老闆 高晨皓:「我們組長就找了幾個人進伙房,其中一個就是我,官邸寓所就拿一隻生雞叫我們處理,結果我還是打電話給父母親,請教怎麼處理。」
學習過程中,他慢慢摸索出興趣,退伍後,也向北方麵館師傅學手藝,決定賣起自己最熟悉的家常味。
老闆 高晨皓:「以前看到人家吃什麼牛肉捲餅啊,我們眷村沒有那種材料,吃不起那些東西。」
牛肉捲餅裡頭的牛肉,得用大量的辛香料下去滷製。
老闆 高晨皓:「有老薑、洋蔥、蔥段,還有辣椒、蒜仁,我們要先把這些辛香料拿下去炒。」
再用豆瓣醬和豆腐乳取代醬油,替整鍋滷汁提味,倒進蔬果高湯增添甜味,就能放進牛腱肉滷製。
花了一個半小時燉煮,直到牛肉轉為淡淡的褐色就能撈起切片,接著再把麵團使勁擀平後,放上煎台煎到金黃,就能包裹住紮實的牛腱肉。
牛肉捲餅裡頭,緊緊包住了牛肉、蔥段和小黃瓜,用料紮實,咬久了能嚐到,淡淡的麵香和蔥花香,牛肉很軟Q,蘸點辣醬吃,超級對味。
儘管每天忙得團團轉,但高晨皓還是堅持,把喜歡的事做到最好,一來一回,揉捏著麵團,加進的不只有用心,還有他滿滿的熱情。
(記者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