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新北的金山,總會想到鴨肉美食,但這裡有間開了四十年的包子店,人氣比鴨肉更旺,只要一開店,總會有長長排隊人潮!招牌蔥肉包,是選用黑豬後腿肉搭配宜蘭三星蔥做成,讓肉餡吃來鮮嫩,每一口都嚐得到鮮美肉汁;喜歡醬香味的客人,一定不能錯過魯肉包,蓬鬆外皮包裹著魯肉塊,大口咬下,醬香四溢,一點也不膩口!
長長人龍,排到隔壁店家,都快看不到隊伍盡頭,店員快速夾起一顆顆白白嫩嫩的包子裝進袋,上門的每位饕客客人,幾乎人人都滿載而歸。
顧客 楊先生:「每天都是排隊人潮絡繹不絕,我在這邊從小吃到大,有時候也要排隊排好久。」
顧客 江先生:「它在金山街上,算是做得相當久的一個店家,他的蔥肉還有紅豆、酸菜,還有魯肉包,內餡都非常實在,吃起來口感也非常好。」
三十個蒸龍輪番掀蓋,剛出籠的包子,不到三分鐘就被秒殺,客人一袋一袋的買,深怕晚了一步會被搶光。
老闆 王道寬:「曾經有人就一口氣要買兩、三百個,那次忙好久才處理掉這個客人。」
最熱賣的蔥肉包,王道寬選用金山在地的黑豬後腿肉,食物里程短,新鮮度自然不在話下。
老闆 王道寬:「我們用的都是本地的黑毛溫體豬,每天早上直送的,因為後腿肉,瘦肉含量比較高,吃起來會比較有肉的味道,因為我們有經過再調味加工,所以瘦肉的甜,會吃得比較明顯。」
不用機器攪拌,王道寬不怕麻煩,堅持徒手拌勻肉餡,要讓每一口餡料,都吃得到青蔥的香氣。
老闆 王道寬:「現在我們的蔥還是很硬,都是很完整的蔥,等它蒸熟後,還是保持原來的形狀跟脆度,重點它的香氣,還原度比較好,不會因為過度的攪拌,它的味道跟別的味道已經混合掉了。」
好吃的包子,餡料講究,麵皮當然也是重點,他一遍又一遍,把麵團放入壓麵機,一直到麵團表面,呈現出平滑光澤才算合格。
老闆 王道寬:「我們就是把裡面的空氣壓出來,順便把麵團的筋度重整,才不會蒸出來大小孔,或者長度不均勻,如果筋度跟氣室沒有均勻,你吃起來的口感就會有的鬆、有的硬,不夠細緻的感覺。」
舀起一大匙蔥肉餡,包進薄薄的麵皮之中,再捏得緊實,炊蒸後,包子飽滿蓬鬆,ㄉㄨㄞ ㄉㄨㄞ的外皮,任誰看了都想咬一口;人氣第一的蔥肉包,受歡迎不是沒道理,一剝開,肉汁慢慢流下來,青蔥加上黑豬肉,鮮嫩香氣非常誘人,又嫩又Q的包子皮,帶有淡淡自然麵粉香氣,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顧客 李小姐:「蔥肉包它還有蔥香味,所以吃起來蠻有層次感的,它的外皮跟一般外面包子的外皮,是不一樣的,它特別鬆軟。」
每天生活在包子堆的王道寬,家裡原本是金山的養豬大戶,全盛時期一共養了二千頭豬,無奈民國七十六年,遇到豬價崩盤,創業賣包子全是為了生活,補貼家計。
老闆 王道寬:「通常一頭豬大概可以賣七、八千塊,那時候血本無歸,幾乎一頭豬才賣兩、三千塊而已,那時候試著要把豬肉拿去做各方面的嘗試,後來才來做包子試看看。」
王道寬賣包子賣了四十年,把一盤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這樣的盛況並非一蹴可幾。
老闆 王道寬:「一開始是借人家的騎樓,那時候一天才賣一百顆左右而已,營業額真的很不理想,有好幾次都想要放棄。」
從一天只賣一百顆包子,到如今,成了金山的代表美食,為了吸引挑嘴的小朋友,點子多多的他,還研發出這款魯肉包。
老闆 王道寬:「很多家長說,他小朋友不敢吃蔥,所以我們才來研發一個魯肉包,就是不加蔥的,其實就是有加了醬油,放下去要熟成一天,讓醬油有發酵的味道,所以我們魯肉包跟蔥肉包,是完全不一樣的風味。」
剛出爐的魯肉包,一咬下,醬油香味隨熱氣散發出來,裡頭大塊肉餡伴著肉汁,口感香濃紮實,一吃就停不下來。
顧客 江先生:「魯肉的醬香非常足夠,口感也是很棒,尤其麵粉的香氣,雖然好像有點偏甜,可是我就喜歡這個味道。」
銅板價的包子,有鹹也有甜,分量紮實的紅豆包,甜蜜豆沙和麵皮一拍即合,一入口,味道濃郁不膩口,飽嘴又滿足。
四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天手工現做,王道寬用熱騰騰的包子,暖和客人的胃,他的包子店,不只是金山人,每天一早的活力來源,更是外地民眾到金山一遊,不能錯過的美食據點。
(記者張婷瑗、吳承恩/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