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在桃園宏昌三街巷弄裡的這間中餐廳,結合了川菜,台菜、上海菜等各種菜系,即便是平日中午,餐廳依舊高朋滿座!其中人氣最高的,就是這道脆皮香酥鴨,四斤以上的溫體鴨用辛香料醃漬,先蒸熟,再酥炸,才能成就一身金黃酥脆,肉質鮮嫩多汁的美味;重口味的客人,一定要試試這道水煮牛,滑嫩可口的牛肉,吃進嘴裡,一股麻辣香,刺激味蕾。
午飯時刻一到,店內高朋滿座,每個人不顧形象,大口大口吃起來,這間開在桃園宏昌三街,巷弄裡的中餐廳,雖然藏身住宅區巷仔內,但還是不減高人氣。
顧客 邱先生:「這家店在比較隱密的巷弄,平日一到中午就人滿為患非常熱鬧,大家都很喜歡來這邊吃。」
一道道好料端上桌,有皮脆肉嫩,鹹香不膩的香酥脆皮鴨,料多味美的鴨架粥,勁辣開胃的水煮牛,還有酸甜可口的鬼瑪和清香迷人的上海菜飯,滿滿一桌,光看就令人食指大動。
顧客 楊小姐:「我們兩個禮拜前才來過,選這個地方,就是因為菜色很合我們口味,你可以在巷弄的一個社區小餐廳裡,吃到大飯店的菜色。」
顧客 徐先生:「他的菜色很豐富,不只吃得到台菜,還有上海菜、川菜,就是很多元。」
鎮店之寶香酥脆皮鴨,老闆顏克宇選用四斤以上的溫體鴨,每隻飼養九十天至一百天,肉質又嫩又肥,經過醃漬去腥後,才能送進蒸箱享受蒸氣浴。
老闆 顏克宇:「我們在醃的時候,會先幫它塗鹽巴按摩,然後再放花椒、薑片跟蔥,醃漬兩小時後,我們才會拿去蒸籠,蒸四個小時左右。」
蒸熟的鴨子,就能進入滾燙油鍋,讓滋滋作響的猛烈熱油,為鴨身穿上焦黃色外衣。
一整隻大而酥香的香酥脆皮鴨端上桌,讓所有客人都按捺不住,想趕緊大快朵頤,飽滿厚實的鴨肉,吃起來油嫩不柴又多汁,和脆而不硬的鴨皮,一起放入口中,汁多味美,鹹香溢滿口腔。
顧客 張先生:「外面的脆皮,留有古早味的鹹香,吃起來油膩適中,非常的滑順,裡面的鴨絲充滿飽滿的肉汁,尤其剝的時候,整條纖維,吃起來就很有味道。」
吃剩的鴨架子,還能和老母雞高湯、米飯,熬煮成鴨架粥,吸飽湯汁精華的米粒,軟Q香濃,口感非常細緻,搭配醇厚清甜的湯頭,讓人忍不住一下子,就吃個碗底朝天。
顧客 徐先生:「一般的店家,這種香酥鴨,可能肉吃完就把鴨架子丟掉,但這家特別的地方就是會把架子拿去熬粥,那粥熬得很入味很好吃。」
除了香酥脆皮鴨大受歡迎,經典的川菜「水煮牛」也是一大亮點,滿盤的辣椒艷紅,原汁原味重現香麻川味,滑嫩的牛肉輕輕一咬,就化在口中,香辣帶勁的湯頭,喝來非常痛快,絕對是嗜辣者的最愛。
顧客 張先生:「牛肉不會太硬很滑嫩,稍微微辣,確實很適合我們這種年紀比較大的人吃。」
喜愛酥脆小點的客人,千萬別錯過它,抹上蝦漿、花枝漿的油條,在油鍋裡炸得劈哩啪啦響,幾乎桌桌必點的鬼瑪,金黃的油條裹著飽滿餡料,酥中帶點彈牙,入口不油不膩,香氣咬勁一級棒。
顧客 楊小姐:「那個油條在我們小時候,每天早上都吃得到,但是現在根本不見了,他把一個很平常的食材,變成很高級的料理。」
儘管用餐時間,廚房忙得像戰場,但所有餐點要出場前,顏克宇都會一一檢查,過去工程師的背景,讓他在經營餐廳上,有自己的高標準,但這謹慎的理科男,會一腳踏入餐飲業,全是因為厭倦平凡的生活。
老闆 顏克宇:「工作其實都蠻順遂的,也升了主管,週休二日無憂無慮,但那時候才31、32歲,我就覺得應該要挑戰一下自己。」
十年的努力,顏克宇把藏身巷弄的中餐廳,做出口碑,更把傳統的上海菜飯,加以改良。
老闆 顏克宇:「傳統的上海菜飯是用米跟青江菜去蒸,那我們改良用飯,為了保留青江菜口感,所以葉子切比較大塊一點,然後現炒的口感完全不一樣。」
散發清香的上海菜飯,樸實卻讓人驚艷,米粒軟而不爛,伴隨青江菜的脆和湯汁的自然清甜,小小一碗吃出多種風味。
做生意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步慢慢來,才是真理,過程中或許考驗很多,好在顏克宇沒有放棄,讓這隱身巷弄的中餐廳,闖出口碑,收服眾多饕客味蕾。
(記者張婷瑗、吳承恩/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