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土中黃金”的山藥,是台灣人喜歡的養生食材,每年能吃掉大約1.8萬公噸。在彰化芳苑,有位山藥大亨魏國賓,栽種八卦山原生種”人蔘山藥”,有別於傳統埋管方式,他採”直立深耕法”種植,採收時,還用特殊的”水沖法”收成,挖出來的山藥,每根都個頭粗壯,口感鬆軟微Q,有淡淡的人蔘香氣。七甲地農田,每年能生產大約兩百公噸的山藥,年收超過一千萬元。
在彰化芳苑的這片農地,雖然看起來雜草叢生,但地下卻種植被稱為”土中黃金”的人蔘山藥。
老闆魏國賓:「”人蔘山藥”種植需要土壤結構大約七分砂、三分土的砂質土,這樣的土壤特別肥沃鬆軟,排水效果很好,加上這裡冬天有強勁海風吹過,非常適合人蔘山藥的生長。」
魏國賓種植人蔘山藥的方式,與傳統埋塑膠管的不同,他採用自然深耕的方式,讓山藥根系自由向下生長,吸取更多養分。採收時,為了避免山藥表皮受傷,他也不像拔蘿蔔那樣用力拉扯,而是使用強力水柱將土壤沖開,再輕柔地取出山藥,確保山藥的完整性和品質。
他用長達150公分的水槍,慢慢將周圍土壤鬆開,讓原本堅固的土層變得鬆軟一些。
老闆魏國賓:「水沖一沖,人參山藥就可以慢慢拔出來,我手上這一支算是漂亮的了,這支差不多三公斤,算是特級的。」
剛挖出來的人蔘山藥,在地底下經過十個月滋養,吸收了滿滿的土壤養分,不僅個頭粗壯,營養價值也相當高。
老闆魏國賓:「這樣三公斤的人參山藥,市價一支就要三百多元,相當珍貴!」
珍貴的人蔘山藥是彰化芳苑特有品種,魏國賓種了二十多年,從一甲地慢慢耕種到現在七甲地,是台灣耕作面積最大的山藥農,對他來說種山藥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遇到天災,那一整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老闆魏國賓:「遇到有一次杜鵑颱風,三天三夜的颱風,三天三夜都在下雨,強風來了土壤又乾掉,下雨完了土又乾掉,因為我們接近海邊,它土壤乾掉之後,它的風會有鹹水,鹹水會破壞葉子,導致大面積山藥都枯掉,全都死掉!」
因為人蔘山藥屬於根莖類植物,塊根會同時吸收土壤及葉子的養分,那年杜鵑颱風把棚架吹得七零八落,導致葉子枯黃沒有營養,人蔘山藥也特別瘦小。
太太陳麗琴:「那一年真的都沒有收成,那時候真的心情都跌入谷底,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沒辦法就想說再接再厲、再加油,再種繼續種下去啊!」
風災過後,他們記取教訓,把棚架高度降低,減少葉子的受風面積,這個做法不僅不影響植株生長,還能減輕強風帶來的傷害。
湯鍋裡放入人蔘山藥,慢慢煮出淡淡的鮮味,滾燙的人蔘山藥雞湯,山藥吃來綿滑微Q,有淡淡的人蔘清香,配著雞湯喝來相當暖胃;另一道,山藥QQ圓甜湯更是大小朋友喜歡的點心。
太太陳麗琴:「就是山藥先下去蒸熟再煮,用的時候再用那個番薯粉下去揉,揉成一顆一顆的,小孩很喜歡吃。」
現在他們不只將人蔘山藥拿到網路上賣,還進軍連鎖超市和量販通路,一年營業額上看千萬。
老闆魏國賓:「他們都說我是山藥大王、山藥達人,我說還不敢啦,當然他們吃到我們的產品好吃,山藥Q彈鬆軟、好吃,當然我們用心種植,就很有價值了。」
兒子魏宇亭:「我是希望說可以外銷到國外去,但現在還有一些檢驗問題需要解決,跟別的國家檢驗的規格也不一樣,所以現在只能在國內賣。然後,我還是想看看有沒有近一點的地方,像是銷往東南亞地區,看能不能成功。」
即使,心中還有些想法還沒有實現,但魏家父子相信只要努力耕耘,抓住每一次機會,總有一天他們的人蔘山藥,也能成功銷往國外,登上世界舞台。(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