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是許多人愛吃的夜市美食。而這間開在台北大同區的蚵仔煎小吃店,他們的招牌蚵仔煎,裡頭的蚵仔大顆又肥美,搭配微微酥香、裹上加了番茄特調醬汁的外皮,吃來鹹鹹甜甜的,很涮嘴:另外受客人歡迎的,還有鮑魚海鮮粥,可以吃到整顆小鮑魚,裡頭還有白蝦、花枝、蛤蜊各種好料,滿滿鮮甜味在嘴裡噴發,相當享受。
整匙蚵仔撒上煎臺,每一顆都有拇指般的大小,淋上粉漿,宛如盛開的冰花,一朵兩朵三朵綻放,伴隨而來的是陣陣鮮香,吸引不少人停下腳步。
顧客 高先生:「外面路過的時候,還有聞到蚵仔煎那個香氣,吃了覺得,進來是值得的。」
顧客 謝先生:「我來自新加坡,口味是蠻適合新加坡當地的口味。」
連新加坡客人都很喜歡的蚵仔煎,美味關鍵在於食材挑選,是從產地新鮮直送的鮮美滋味。
老闆 郭火旺:「我們這個蚵仔是從嘉義東石,我們養殖是在外傘頂洲那邊。」
東石來的蚵仔,肥美又大顆,清洗去除雜質後,放上煎臺,接受高溫考驗。
老闆 郭火旺:「蚵仔煎好吃,就是要皮酥的,裡面Q的,有甜的,你蚵仔也不能太熟,太熟就不好吃了。」
地瓜粉漿,恣意揮灑,在熱力加持下,呈現誘人的冰花狀,郭火旺接著加進雞蛋和生菜,反覆翻煎,不一會兒,包得鼓鼓的蚵仔煎,噴香上桌。
顧客 歐先生:「每一顆吃起來,裡面水水嫩嫩的,味道很好,它其實沒有淋醬就很好吃,但是吃到醬的部分,它跟一般的紅醬不太一樣,老闆應該有特調過,味道融合在一起,還蠻不錯的。」
雖然已經七十五歲,但郭火旺站在煎臺前,仍舊寶刀未老,熟練翻炒食材,當初會賣起蚵仔煎,是因為他就是正港的東石孩子。
老闆 郭火旺:「我是那邊長大的小孩,因為我們瞭解這個蚵仔新鮮沒有污染,來這邊做蚵仔煎剛好。」
知道親戚也賣蚵仔煎,口味不錯,於是郭火旺向他們請教,把這份家鄉味帶來台北,愛吃的他也到處吃,慢慢試出自己的味道。
老闆 郭火旺:「當初我去香港,吃到香港的鮑魚,還蠻不錯,後來我回來慢慢的研究,就改為鮑魚海產粥。」
海產粥裡的鮑魚,郭火旺也特別挑選過。老闆 郭火旺:「這個是從智利來的,味道比較好、比較Q。」
米飯連同蛤蜊、白蝦,倒進了滾滾鮑魚高湯裡,最後加進鮑魚,更提升整鍋海產粥的鮮甜味,鮑魚海產粥裡,鮑魚、鮮蝦、蛤蜊,各種好料統統在一塊,很豐盛,鮑魚軟Q彈牙,蝦子相當鮮甜,配著熱呼呼的鮮湯下肚,冷冷的天相當暖胃。
顧客 徐小姐:「以前我們都吃大的,這個小的鮑魚也很嫩,花枝非常的新鮮,很肥厚。」
顧客 歐先生:「其實一開始喝的時候,是薑絲的味道,但是慢慢喝的話,就會有海產的味道;然後粥的部分就是一粒一粒的,不軟爛。」
客人捧場的還有綜合炒飯,燒燙燙的鐵板上,郭火旺加進雞蛋和白飯,透過持續翻炒,讓蛋液均勻地,包裹在炒飯上,炒成粒粒分明;再配上蚵仔和蝦仁翻炒,才能把食材的鮮甜和飯的鹹香融合在一塊。
顧客 歐先生:「因為炒過之後,蚵仔的香氣更濃,整體味道就很好。」
靠著新鮮食材、好味道做出口碑,日以繼夜的做生意,長年來對家庭的付出,兒子從小看在眼裡。
兒子 郭明諺:「早上起床的時候,他們剛好收店回來,就是聯絡簿抄一抄,又要去上課,所以幾乎看不到他們。」
如今兒子也接下棒子,把郭火旺手藝延續,父子倆做出的料理,還有生炒花枝。
老闆 郭火旺:「用的是基隆現殺的,一隻大概差不多一斤左右。」
新鮮處理好的花枝,得用洋蔥、蒜頭、辣椒炒香,再放點調料提味,生炒花枝,每一片花枝相當厚實,勾芡黏附上頭,入口更滑順,還能嚐到鹹鹹甜甜的醬汁,讓人忍不住,一片接著一片吃。
顧客 謝先生:「肉質會比較有彈性,還有它的炒製很好,又有帶點酸甜的味道。」
老闆 郭火旺:「現在那些老顧客也是一直稱呼說,你這個老師傅可以再煎一個,給我吃吃看嗎?」
郭家人的蚵仔煎,一代傳一代,一家人守著小店,要用新鮮食材,繼續為客人烹煮出鮮美海味。
(記者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