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 黃國樑vs顧客:「我以前都吃過,今天吃這個油花,好啊(你內行的)。」
被切成薄片的牛肉,閃著紅寶石光澤,淋上滾燙高湯,瞬間膨脹,就是這一碗現切現沖的牛肉湯,讓不少在地人一吃成主顧。
顧客 陳先生:「刀工很好,你看都一片一片,老人沒牙齒的來吃OK。」
顧客 謝先生:「像肉這麼齊全的,就只有他這麼一家。」
老闆 黃國樑:「反正肉都在前面,有九種部位,你喜歡哪個部位,都可以先點,我就可以現切。」
話說得有自信,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前台上大批牛肉,都是每天一早,從台南善化直送來的新鮮貨。
老闆 黃國樑:「八點屠宰處理完,送到我們這邊差不多十一點,肉都沒有冰,來都是還溫溫的肉。」
現宰的溫體牛,呈現美麗的豔紅,紋路肌理,顯而易見,光看就知道有多新鮮。
老闆 黃國樑:「這叫扇子肉,一條牛只有兩片,口感吃起來就是脆脆的,很特別;像肚子五花腩這一塊,就帶有一些油脂筋膜,它不會很硬,吃起來口感QQ的 。」
處理後的牛肉,得再配上熬煮3個半小時的湯頭,才是道地的台南味。
老闆 黃國樑:「這是大骨,然後就是嘴邊肉,還有鳳尾。」
其中食材的一大重點就是鳳尾,老闆 黃國樑:「鳳尾一條牛全部加起來,差不多六、七斤而已,量很少,所以這熬出來的湯頭,喝起來就是好。」
細火慢熬整整3個半小時,所有食材精華和膠質都濃縮裡頭了,才能直送前台,與現切牛肉片搭在一起,用時間換取的牛肉湯,滿滿一碗,分量實在,加點特調米酒,香氣更濃郁,帶有油脂的牛五花,吃來軟嫩又有彈性,湯頭喝來全是肉汁的甜味,愈吃愈涮嘴。
顧客 張先生:「牛肉主要重點是嫩,咬下去,咬勁比較好,順順的,不會難咬。」
高湯裡的鳳尾和嘴邊肉,黃國樑還不計成本,只保留最精華的部分,做成了切盤,又是另一番不同風味。
老闆 黃國樑:「鳳尾一條牛只有兩顆而已,它裡面的精華都是膠質,吃起來口感很好,所以這東西也是都限量的。」
要早點來,才吃得到的切盤,牛嘴邊肉透明筋絡就像大理石花紋般美麗,吃進嘴裡,嫩中帶勁,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鳳尾則是滿滿膠質,吃來軟Q黏嘴 令人回味。
顧客 郭先生:「鳳尾一天沒幾份,如果太晚來是吃不到的。」
顧客 謝先生:「嘴邊肉跟筋配合起來吃,有不一樣的感覺,好像要黏嘴巴又黏不住,想要不吞下去,自然就滑進去了,就這麼好吃。」
講起牛肉,如數家珍,在踏入餐飲界前,黃國樑其實對自己的人生很迷茫,甚至走了偏路。
老闆 黃國樑:「我關出來的時候才結婚,女兒已經生出來了,我想說不讓女兒覺得爸爸每天都沒有事做。」
為了爭口氣,黃國樑向朋友學做牛肉湯,人生到了45歲才想要創業,一開始最難的,其實是自己內心的那一關。
老闆 黃國樑:「第一碗湯要端給客人的時候,那真的很猶豫,因為我不是混得很好,可是也有一點地位,我不曾端東西給人家吃,所以很猶豫。」
放下身段,專注投入料理,黃國樑端出的,還有這道牛肉烘蛋。
老闆 黃國樑:「剛做的時候生意不好,肉賣不完,丟掉也浪費,就想說不然把肉切一切,跟蛋一起攪拌下去煎,煎起來真的好吃。」
顧客 謝先生:「只有來這裡吃才會有,因為一般如果把烘蛋加上牛肉,那個牛肉會比較硬,可是這邊的肉比較嫩。」
每天站在前台處理牛肉,一站就是四個小時起跳,黃國樑卻甘之如飴,因為料理,讓他重新找到了方向,人生的下半場,他希望透過自己的雙手,在台南這個牛肉湯大本營,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記者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