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粿是台灣最接地氣的經典炸物。台中清水這間開了超過六十年的炸粿店,招牌就是這道蚵炸,外皮炸到金黃酥脆,裡頭的蚵仔是大顆又飽滿,還塞了滿滿韭菜,咬下後,發出的卡滋卡滋聲,勾人食慾,裡頭的鮮蚵噗滋在嘴中爆開,韭菜的辛嗆味,更提升了蚵仔的鮮味,吃來很涮嘴;這道金黃鹹粿也很特別,是用米漿和芋頭做的,外皮薄脆,口感綿密,還能嚐到淡淡芋香和米香,蘸點特調辣醬吃,相當對味。
油鍋裡金黃色的炸粿攪動翻騰,不斷飄出迷人香氣,把清水街周圍人氣給聚了。
顧客 陳小姐:「清水在地人都會知道,也一定會必吃的,價位都還蠻平價的,分量也很足夠。」
扁平湯杓上,抹上一層薄薄的米漿,放上菜料、蚵仔或鮮肉,再用米漿封包,入鍋炸到酥脆,這銅板價的炸物小吃,台中清水人一吃就是好幾十年。
顧客 陳先生:「從小就是爸爸帶我們來吃,現在我們帶小朋友來吃,一代延續一代,它的東西就是百吃不膩,因為很新鮮。」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這個蚵仔每顆都很大顆,是東石的蚵仔,每天現買很新鮮。」
白榮杰挑選顆顆渾圓飽滿的蚵仔,清洗三次,仔細去掉雜質,接著處理韭菜,用的都是在地的新鮮貨。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這是我們清水的韭菜,每支都很美很飽滿,韭菜尾比較不會黃。」
細滑如絲的米漿,裹了韭菜、鮮蚵滿滿內餡,放進油鍋,把所有好料,統統包進金黃炸衣裡。
剛起鍋熱騰騰的蚵炸,咬下後能吃到蚵仔的軟滑鮮美,韭菜濃郁中帶點微微嗆辣,外酥裡嫩,蘸點醬料吃最對味。
顧客 陳小姐:「蚵炸的部分其實還蠻大顆的,表面都炸得金黃酥脆,而且韭菜搭配海鮮都會比較鮮甜。」
做招牌的肉炸,白榮杰選用帶點筋度,油脂少的胛心肉,口感柔嫩,做內餡最合適,用油蔥酥提味,加進的青蔥、茭白筍,也特別挑選過。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這蔥是大安在地蔥,因為大安在地蔥很香,人家講的美人腿,這個茭白筍很漂亮,吃起來很香脆,口感很好。」
雙手攪拌,把食材美味融合在一塊,炸得酥酥香香的肉炸,咬下發出卡滋卡滋聲,裡頭內餡紮實帶點嚼勁,還帶了滿滿蔥味,單吃就很夠味。
顧客 陳小姐:「我個人還蠻喜歡他們的肉炸,因為搭配他們的醬油,而且他們會隨著季節性做變化,有時候是菜頭,或者是搭配絞肉,或者是茭白筍之類的,來提升它的甜味。」
深受在地人喜愛的炸粿店,當年靠著白榮杰父親,推著攤車沿街叫賣起家,白榮杰退伍後接下棒子,賣起家傳的炸粿,沒想到這一做就做了三十多年。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早期我做的是鹹粿、甜米糕、肉炸、蚵仔炸四項,之後年輕人又自己研發,多了花枝和蝦仁。」
家傳手作味還有鹹粿,白榮杰不用常見的蘿蔔,而是用芋頭入餡。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蘿蔔性寒,芋頭不會,所以我加芋頭比較大眾化,就做成芋粿。」
大甲芋頭質地細緻,香氣更足,削皮、刨絲後和調味料,在來米漿攪拌一塊,直到成濃稠狀,再用模具塑型。
第二代老闆 白榮杰:「這個過程就是乳化,乳化它就黏黏的,用這個布墊水才不會滲出來。」
米漿進蒸箱蒸到熟透,手工切成一塊一塊,沒裹粉直接入鍋油炸。表皮微酥的炸鹹粿,吃來口感綿密,能嚐到淡淡芋香,蘸點特製辣醬一起吃,鹹香中帶點微辣很過癮。
顧客 洪小姐:「它就是用芋頭糕做的,跟一般的鹹粿不一樣,吃下去會比較綿密滑嫩。」
捨不得爸爸太過勞累,第三代的白忠堅,一肩扛起所有的粗重活,他把蒸熟的糯米飯,趁熱拌入適量砂糖和油,做的這道料理,是店裡唯一一道甜點「甜米糕」。
第三代老闆 白忠堅:「這是從阿公那時候傳下來的,他們說以前有喜宴的時候,人家會吃甜的糯米糕,所以就延伸下來。」
經過滾滾熱油洗禮後的甜米糕,披上薄薄金色大衣,光看就好誘人,吃來軟Q紮實,不會太甜膩,蘸點醬油膏吃,滋味鹹鹹甜甜很涮嘴。
顧客 洪小姐:「它是糯米做的,吃下去會有飽足感,外皮就脆脆的,很像一個脆皮包飯,還蠻好吃的。」
簡單樸實味道裡,加進三代人的用心,希望客人吃進嘴裡同時,也能喚醒年輕歲月時,那美好的舌尖記憶。
(記者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