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升息放緩,台灣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已回落到1.75%,顯示通膨壓力已降溫,但為何物價依然繼續漲?即使原物料下跌,民眾們吃的便當、餐點卻一漲就回不去,讓大家感嘆調薪追不上物價漲幅。對此學者分析,業者在疫情期間增加不少隱形成本,再加上人事、租金一漲不回,不得不轉嫁到物價上,這也成了終端商品價格一去不復返。
民眾黃小姐 :「以前的便當大概80塊錢就可以買得到,然後現在都要100塊以上,有些甚至健康餐盒的話都要到150耶,應該是房租、人工,這些成本上漲了吧。」
民眾陳小姐VS.林小姐:「之前去台南玩,一碗麵就是30幾塊,台北的話就是50幾會有差,都是台灣,台北會特別貴,便當以前80現在到150耶,130、150呀,希望薪水平均可以拉高。」
打開香噴噴的便當,雞腿、香腸、滷肉菜色多樣,知名連鎖店的招牌便當100元,跟去年同期相比漲了5元;強調低升糖的健康餐盒,烤腿排搭配七種蔬果140元,跟去年同期相比漲了10元。這2年原物料飆漲,各家便當漲幅大約5到8%,讓民眾大感吃不消。
實際走一趟傳統市場,因為天氣平穩導致蔬果價格大跌,雞蛋和沙拉油漲幅縮小,主計總處統計6月食物類漲幅縮小至1.38%,使得2023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回落到1.75%,創下2021年4月以來逾兩年新低,也是近23個月以來首度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顯示通膨壓力降溫。
然而實際上民眾對通膨仍然很有感,對此專家指出通膨跟物價漲,還是有些不同,通膨是指物價在某一個期間,持續性的以相當幅度上漲,具有普遍、持續和顯著上漲。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我們一般講通膨是CPI年增率,是今年相較於去年的物價,但是民眾感受到的是物價,而不是通膨,他是感受到絕對值,而不是相對值,也就是說民眾當他接受到這個物價的時候,他比的不見得很精準的是去年的物價,他可能是前年、大前年,甚至是10年前的物價,所以說他的感受當然會很深刻。我舉個例子,像疫情之前日本有通貨緊縮,它的CPI年增率幾乎是0,但是民眾到日本去觀光的時候,都會覺得它的物價很貴,所以說感受的是物價貴而不是通膨貴。」
一年之中蔬果、海鮮、肉類隨季節變動,價格會起起伏伏,但為何我們吃的便當、餐點,卻是一漲就回不去了。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市場上商業的環境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這樣,所有的廠商當然都是希望把東西賣的越貴越好,將本求利嘛,儘管這個成本可能會下降,但是通常價格會有向下的僵固性,最終產品譬如說無論是服務,基於菜單成本的考量,它通常價格往上調了以後,大概就會很容易地僵固在那個地方。」
最終結論就是便當、餐點等終端商品,多半經過加工和包裝,像是人力的附加成本、包材,漲了就跌不回來。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特別是服務業,它在疫情期間,其實很多商家是倒閉的,現在還存留下來的這些商家,他也在疫情期間遭受很多的虧損,所以他必須要設法彌補它過去的虧損,因此也就是說價格會有僵固性,另外一個更重要就是說,這些商家必須要負擔人事成本,而人事成本必然是逐年調增的,所以說這個就是造成物價僵固性最主要的一個由來。」
物價漲一去不復返,讓民眾感嘆物價吃掉薪水漲幅,總是追不上。
民眾黃小姐:「常常都覺得薪水根本趕不上通膨,所以自己要做一點理財,不然怎麼辦呢。」
民眾林小姐:「平均國民所得可以高一點。」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到4月經常性薪資,較上年同期增加2.37%,總薪資增加1.96%,雖然名目薪資增長,但民眾更關心考量物價上漲後,今年1到4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6%,實質總薪資年減0.56%,是2017年以來首度負成長;對比今年1到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4%,可見物價吃掉薪水漲幅。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當你的名目薪資增加的幅度,小於物價上漲的幅度,當然我們用白話文來講,能買的東西就變少了嘛,所以能買的東西變少,就是所謂實質薪資的下降。我們今年大概前5個月,或是前半年,我們實質薪資的確是在下降的,在數字上面來講,因為物價上升的幅度,比你薪水增加的幅度來的高,短期我們比較不擔心,但是它不能變長期現象,長期我們還是要努力,追求實質薪資的上漲。」
民眾關注實質薪資負成長,何時可以轉正?錢包變薄不是錯覺,民眾也只能捏緊荷包省吃儉用。(記者黃梅琴、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