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吃麵食,尤其是刀削麵。高雄有間開了二十多年的麵店,刀削麵都是老闆現揉麵團,再用刀具快速削出中間厚、尾端收細的麵條,搭配他們的番茄牛肉湯頭,這碗番茄牛肉刀削麵,番茄酸甜可口,牛肉軟嫩入味,吸飽湯汁精華的刀削麵相當滑溜,一入口,麵條彈牙有咬勁,咀嚼久一點,還能嚐到淡淡麵香,讓人愈吃愈涮嘴。
刀下行雲流水,片片雪白落入滾水中,不斷翻騰,陳家人的刀削麵,在高雄新興區,飄香超過二十五年。
顧客 李小姐:「看到小老闆在現場削刀削麵,我很好奇就進來吃,然後一吃上癮了,一個禮拜來吃個兩次。」
顧客 朱小姐:「都吃二十幾年了,因為它的麵Q彈,原先我不愛吃麵的人,都覺得很好吃,所以就比較常來。」
緊緊抓住客人味蕾的刀削麵,每天現揉現做,是二十五年來的日常,陳俊儒一早把粉心粉加水,攪拌成團,接著再雙手搓揉,直到表面光滑,他說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才會更加Q彈、有嚼勁。
全神貫注削出的麵條,呈漂亮的拋物線狀飛出,分毫不差掉進鍋裡,動作看似簡單,其實藏著不少學問。
第二代老闆 陳俊儒:「一開始其實都會像麵疙瘩,一團一團的,但是久了,你削出來那個感覺抓到了,就可以削出一條一條的麵條。」
手工現削的麵條,還得再搭配現熬湯頭才算完美,另一頭陳媽媽正把帶筋的澳洲牛肉,入鍋汆燙去血水雜質,再用冷水沖洗,很多步驟要做。
處理好的牛肉直送前台,交給陳俊儒放進滷鍋中,滷出一身鹹香。
第二代老闆 陳俊儒:「我們的牛肉、牛肚,還有手上這個牛筋下去一起滷、一起熬,提升它原來牛肉的鮮甜度,原汁原味的味道。」
接著陳媽媽,把番茄切成大小丁塊,為湯頭增添鮮甜滋味。
第一代老闆娘 吳素雲:「切小番茄是為了要讓它燜軟之後,用料理棒把它打得更綿密,吃起來會覺得有點清爽有點甜,番茄的味道都出來了。」
一碗純手工的番茄牛肉刀削麵,豪氣放進了大塊牛肉和番茄果肉,分量十足,一入口牛肉軟嫩入味,刀削麵條吸附香甜湯汁,相當滑溜,厚實帶有嚼勁,讓人愛不釋口。
顧客 朱小姐:「他們的牛肉熟爛適中,很有嚼勁,搭配他們的番茄,我覺得很剛好。」
顧客 吳先生:「因為麵的厚度切得剛剛好,滑嫩Q彈又有嚼勁,不會太軟,又不會太硬。」
刀削麵全採現點現做,陳俊儒的好手藝,是爸爸教給他的。第二代老闆 陳俊儒:「(爸媽)他們以前上班的公司,要外移到大陸去,那時候我們還很小,所以父母親就決定,不然就出來做吃的,他們考慮很久,決定用刀削麵,而不是一般的麵。」
▲一大盤有著牛雜、牛筋和牛肚的滷味,光潤油亮,色澤十分誘人。(記者吳承芸/攝影)
經過不斷試吃、試做,陳爸爸苦心鑽研的刀削麵,口感彈牙有咬勁,受到客人歡迎,靠著刀削麵養活一家子,陳爸爸卻因為長年手部施力,慢慢累積出了職業病。
第一代老闆 陳東義:「脊椎側彎,手也是都受傷,後來就交給兒子去接下我們攤子。」
如今陳爸爸退居幕後,當兒子最有力的後勤支援,父子倆聯手端出的料理,還有這道滷牛雜,滷汁用的也是牛高湯精華。
第二代老闆 陳俊儒:「剛放下來的牛雜,裡面是牛的內臟的統稱,跟這一鍋牛肉湯,裡面有一些牛筋、牛肚,還有牛肉一起下去滷,所以滷出來的牛雜,味道很鮮甜。」
牛雜、牛筋和牛肚,吸飽滷汁精華就能撈起,淋上醬油,一大盤滷味光潤油亮,光看色澤就十分誘人。
顧客 朱小姐:「它的筋很軟嫩,吃下去入口即化,就連我爸爸牙齒不好的人,也可以吃得下去。」
吳素雲接著起鍋爆香絞肉,加進調料、切丁豆乾,翻炒出香氣,做的是很受客人歡迎的炸醬,加進的這一碗花生,更讓炸醬滋味濃郁。
顧客 吳先生:「它的炸醬有加花生,所以吃起來口感跟外面的完全不同,比較有香氣。」
第二代老闆 陳俊儒:「我們煮東西的味道帶給客人,客人有得到滿足,我們內心是很開心的。」
料理簡單質樸,一碗手工現做的刀削麵,有著兩代人的用心,陳家人謹慎處理每一處細節不馬虎,希望老味道得以傳承延續,客人也能吃得滿意。
(記者 郭佩凌、吳承芸/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