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木藝曾經鼎盛一時,滿街可見銷售木家具、神桌的店家,但受到低價家具進口衝擊,昔日榮景不再。但即便如此,這位匠師黃國豪,仍打破”傳男不傳女”的傳統,他告訴女兒只要願意學,未來肯定會有一番成績。黃裕凰年紀輕輕就跟著爸爸在工廠忙進忙出,搬木材、學木工,她證明了女匠師一樣能做出出色的作品,更創作出許多可愛的文創小物,要讓年輕人更認識百年歷史的大溪木藝。
在神桌腳上鑽孔開榫,操作機械,手腳俐落,雖然體型嬌小,搬木材、重物,卻也難不倒她,打破木匠多為男性的刻板印象,黃裕凰是業界,難得一見的神桌女匠師。父親 黃國豪:「她國中畢業之後,不想念書說要讀夜校,那白天要去工作,未滿16歲,工廠沒人敢收,抓到會罰很重,所以就留著自己用,我教她的時候 ,她也會排斥的說,哪有女生做這種男生的工作,我就跟她講,女生不是弱者」。
鑽孔完的神桌腳,還要經過砂磨機,把每個粗糙面磨得光滑些,當年正值花樣年華的黃裕凰,就是這樣跟著爸爸,在工廠內忙進忙出,顛覆木藝產業一向「父傳子」的傳統,黃國豪卻把一身手藝,傳給自己的女兒,剛開始惹來不少街坊鄰居的異樣眼光。
父親 黃國豪:「(她)一做下去的時候,神桌腳那麼重,我心裡會很掙扎,因為鄰居或朋友都說,哪有女生做這種的工作」。
女匠師 黃裕凰:「像剛剛在磨桌腳的時候,你要抬得動它,早期在學徒的時候,叔叔都覺得說,妳抱不動、妳扛不起來、妳就不要做,但我覺得我一定可以,就試著把它扛起來;但是在砂磨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溜手,四肢都濺血,很像古代的酷刑有沒有」。
看著女兒常常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那邊流血,這邊受傷,做父親的內心也相當掙扎,但他堅信,學會一技之長,以後就不用看人臉色吃飯。
父親 黃國豪:「有一次她不想做,我說妳學,不一定要做,最起碼家裡東西壞掉,木頭壞掉,妳自己會修理,她就說好吧!我最後跟她講一句,到了幾十年後,妳會很出名,因為這種工作,都是男生做,沒有女生做」。
因為不想認輸,黃裕凰花了兩年跟在爸爸身邊學習,從神桌腳的打模、切割,到木藝的靈魂,也就最重要的「榫接眉角」分毫不差的要統統學會。女匠師 黃裕凰:「記得榫接不能丟,因為榫接丟了,就沒人可以教你,因為大家都會藏私,但爸爸就會很無私的跟我說,這個眉角在哪裡」。
製作神桌與家具不同,不使用任何金屬配件及滑軌,黃裕凰用傳承自爸爸的榫接功夫,把每個木頭配件組裝起來,但在這之前,還得經過一道,砂紙打磨的程序。黃裕凰:「我們在接縫處的時候,就要把它合到剛剛好,摸起來是順的,在合抽屜時,很多的細節都要注意到,通常做一組大概花七到十天的時間」。
拿著槌子敲打接合,修整過後,還可以依照客人喜好,客製化雕刻再上漆,有別於傳統雕龍雕鳳,現在都以較為簡單的雕花呈現,風格也比較細緻典雅。黃裕凰:「像我們的神桌,就會做比較日式的,類似小神龕,新式神桌會比較符合年輕人喜愛的款式」。
在傳統中創新,黃裕凰製作神桌,除了更能融入現代化居家風格之外,剩下的餘料,她也不浪費,發揮巧思,開發別出心裁的文創小物。
畫好模型,黃裕凰專注緊盯線鋸機,慢慢切割出河馬的形狀,儘管每天與機械、木材為伍,已經熟能生巧,但還是難免一個不小心,在手上留下大大小小的疤痕。黃裕凰:「做木工的,很少十隻手指頭是完整的,在我懷孕四十天的時候,被刨檯壓到,刨掉一塊肉,還有早上在磨桌腳的時候,被線鋸機直接拖下去」。
突然降臨的意外,發生在黃裕凰懷孕期間,當時醫生建議要全身麻醉,並且引產,但為了保住腹中小生命,她忍痛選擇半身局部麻醉,儘管傷痛、挫折不斷,也曾有放棄的念頭閃過,但她最終仍是,選擇樂觀面對。
為人母後的新點子,現在更開設課程,做起親子教學。一堂簡單的木椅DIY課程,黃裕凰傳授基本榫接,以及木工工具的使用知識,透過動手實作認識木藝,讓大小朋友體驗敲敲打打的樂趣。
學員們的笑容是讓黃裕凰堅持下去的動力,從16歲誤打誤撞幫忙家業,到現在已經超過25個年頭,初衷是想傳承爸爸的手藝,意外青出於藍,更勝於藍。黃裕凰:「就是想傳承爸爸的手藝,不要讓這項手藝消失」。
百年難得一見的女匠師,習自爸爸的精湛木藝,黃裕凰巾幗不讓鬚眉,不只在傳統中創新,更讓大溪百年木藝,多了一絲女性的細膩。
(記者黃翎娟、吳偉民/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