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全球塞港問題難解,雖然在農曆春節期間,亞洲貨量減少,不過在2月下旬、元宵節過後,再度迎來出貨旺季,已經有不少貨攬業者 和小型貨,積極搶櫃、訂艙。專家認為,在年中之前,缺艙缺櫃和塞港問題恐怕還會持續。
貨櫃船靠港等待卸貨,農曆春節期間雖然貨量減少,但全球塞港難解,貨櫃輪準點率在去年寫下新低,其中又以北美線情況最混亂,加上亞洲區已全面開工,2月下旬貨量恐再度湧現。
台經院研究員 邱達生:「塞港的問題還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而且已經持續1年多,特別是在農曆春節過後,可能這個需求還是會很旺盛,也就導致供給供應不上的這問題將持續。」
缺艙缺櫃延續,讓搶艙亂象不減反增,已有不少貨攬業者,小型貨代積極搶櫃,甚至重複訂艙,拼命讓貨物擠上船,導致北美塞港改善進度,原就緩慢之下,船班調度難度更高,運價飆漲恐跟著重演。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理事長 王清風:「需求量這麼大,那你的供給量只有這麼多,所以它的運費一直沒辦法跌下來,所以我們看得到現在春節之後的運費,並沒有運費下跌。」
疫情、塞港和貨量續創高,專家點出,全球貨櫃輪人力調度問題
及各國港口管制,還有美西碼頭工人勞資協商,都成了準點率會不會繼續探低的關鍵。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理事長 王清風:「(塞港)最少最少你要看到年中之後,消費的量是不是有往下,再來就是看後面的新船,新船如果投入的多,那相對的你的艙位也會多。」
儘管供應鏈問題短期內仍無解,但在年後運價恐反彈的想像下,航運類股貨櫃三雄股價繼7號攻上漲停,8號盤中股價再度上揚,也讓塞港問題牽動的運價行情,繼續成為年後關注焦點。(記者 蔡佳芸、詹明樺/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