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要普及化,得先佈建完整的電網,而電力來源除了台電之外,太陽能、風電,畢竟還是受限環境與天氣,供應難以穩定,因此歐洲早已著手佈建了氫能源充電站來補強。現在台灣也有一座氫燃料充電站,而且因為架設氫能源充電站,只要一個星期、因此很適合在景點和偏遠區域。只是目前,因為氫能源規模小、成本高,一度電要8.5元,還遠高於台電的收費。
停車、充電,這逐漸普及的日常,現在卻可能因為限電威脅到電動車的發展,因此需要尋求,台電以外的供應。
清澈透明的液體是甲醇水燃料,透過醇氫發電機作動之後、即加即發,立刻轉換成電能,替電動機車充電。
能源科技公司營運總監莊皓鈞:「我們對這個電動摩托車來充電的話,10分鐘可以充到80%的電力。」能源科技公司副總周哲平:「充電站的痛點,就是現在取得土地跟同時要有電力,這兩個都要同時具足,比較有困難,常常就是有了土地,可是電還沒來那,你要申請台電這個請電的過程,其實是需要時間的三到六個月。」
拆裝簡單的氫燃料充電站,其實頂部還裝設了太陽能板,來提供站內照明充電用氫燃料自給自足,不需要額外架設電網。
能源服務公司營銷部襄理黃彥憪:「移動充電站解決了電力來源的問題,可以以氫燃料發電為主,所以它不需要依靠台電發電的部分,就可以即時在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做好一個電動車的充電站,家用充電站的部分。其實它可以用比較簡易的方式,社區型的契約容量不夠,可以租用這樣子的充電站去使用,它可以解決社區還要額外增加電力來源。」
公用的充電站,一星期內可以架設完成,可以省去申請鋪設電網的時間,因此適合在偏遠地區架設充電站,或是架在租期較短的停車場,甚至是用在契約用電不足的社區。
能源科技公司副總周哲平:「歐洲跟美國他們在通信基站,他們有一個要求就是至少要有一個72小時左右,所謂的備載電力時間,傳統的方式就是用鉛酸電池,那鉛酸電池跟柴油發電機,其實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鉛酸電池的壽命比較短,大概兩到三年就要替換。那柴油發電機的話,大概每兩三百個小時就要去做一次維護、定期維護,所以這些東西在偏遠的地方是很難去做。」
現在氫燃料充電站,已經先進駐新竹,接著會在離島澎湖佈建環島網絡,而且雖然目前只提供給機車使用,但只要擴充模組化的電池堆,就能供應電動車使用。
能源科技公司技術處經理簡調源:「現階段是以5kw當作一個模組,但未來會提升到15kw,把電堆開始做往大型的去做,大概可以做到15kw,去因應車輛的使用,那一樣以15kw去做一個加乘到30kw以上這樣子。」
不過氫燃料電池,雖成為是備受看好的儲能技術,現在卻因為規模小、成本高,對比台電的收費工業用電一度二元、家用一度三塊左右,氫燃料發電一度要8.5元,而且氫做為易燃氣體,處理時更需要小心翼翼。
能源科技公司商務經理劉崴榕:「氫氣的來源是從甲醇跟水的混合物過來的,經過重組器去反應,然後產出氫氣出來,那氫氣其實在從這個燃料,到真正到燃料電池,這個電堆最反應的中間,其實它非常短的距離,我們就做到即產即用,就是確保它停留的時間最少,安全的部分,安全係數就會提高更多。」
氫氣若使用不當,與汽油、柴油跟天然氣一樣都具有危險性,但伴隨著用電吃緊,太陽能、風電的綠能具有來源不穩定的特性,機動性高且能穩定供應的氫能源,可望成為電動車普及佈建100%電網最後一哩。(陳盈卉 奚詩超/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