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7點晚間新聞

成交量:暫無資料 開盤:暫無資料 最高:暫無資料 最低:暫無資料
2023/10/03 更新
列表個股資訊皆為盤後資訊,僅供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
暫無此個股相關新聞,您可以參考下方的其它產業新聞

產經 加速解散!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撤回破產聲請 改採清算程序
代工大廠英業達旗下的太陽能電池業務廠英穩達,昔日因陷入長期虧損,財產不足清償債務,決定於2021年向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破產。然而,今(15)日英業達發布重訊公告,為了加速完成解散,子公司英穩達董事會決議撤回當初提出的破產聲請,改以清算程序辦理解散,同時強調,此舉對公司整體財務與營運並無重大影響。 英穩達成立於2010年,原由英業達與穩懋合資成立,專注於太陽能電池片製造與銷售。然而,隨著全球太陽能產業景氣反轉、市場價格競爭激烈,以及歐美國家貿易壁壘重重的夾擊下,英穩達營運持續承壓,自2020年起全面停產,最終於2021年底決議聲請破產止血。當時英業達對英穩達持股比例達47.65%,但英穩達負債總額高達22億元,資產卻僅剩約9億元,已不足以清償債務。英業達集團財務長游進寶表示,聲請破產是為了避免閒置資產持續耗費維持成本,影響母公司合併報表,遂選擇即時止損。 回顧當時,英穩達的破產聲請一度引發七家授信銀行關注,包括兆豐銀、華銀、台銀、土銀、彰銀、台北富邦與中信銀,無擔保授信金額合計約18.7億元成為呆帳。雖英業達並未為英穩達債務提供擔保,但銀行團仍要求其負連帶責任,最終由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出面協調,代償約四成債務,化解與銀行團的爭議。 不過,如今時隔近四年,英穩達為加速完成子公司解散流程,董事會最新決定將更改策略,撤回先前的破產聲請,改採公司清算方式進行,後續將由清算人依《公司法》等相關規定,與債權人協商資產處理與債務清償,爭取在合法程序下結束營運。 對此英業達指出,英穩達資產規模不大,因此對母公司財務帳面影響有限,也不會對現行的業務布局或獲利狀況帶來額外負擔。此外,英偉達相關損失早在2021年就已完成認列,因此此次清算對英業達並無造成影響。
剛剛
金融 政府政策全力加持!創新板加速挺進「亞洲那斯達克」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日於「2025 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高峰論壇」中公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五大持續推動政策,彰顯政府強化資本市場競爭力的決心。重點之一即為持續鬆綁法規,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那斯達克」,以臺灣高科技產業優勢及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吸引國際優質創新與科技企業來臺發展。證交所自2021年推出的臺灣創新板,正為落實此願景之核心板塊,未來將配合政策持續鬆綁相關制度,積極推動創新板邁向「亞洲那斯達克」的目標。 證交所林修銘董事長在論壇專題演講中亦表示,創新板聚焦具備「未來發展性」產業,瞄準「願意且有能力改變」的創新企業,積極尋找具故事、指標性且佈局國際市場的優質公司。創新板採取國內外並進策略,矢志成為「亞洲那斯達克」,發掘下個獨角獸。為實現行政院政策目標,證交所將持續優化創新板制度,並投入更多資源,致力於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彈性及友善創新企業的制度環境,促使臺灣成為全球新興產業與國際投資者聚集的新熱點。 臺灣擁有全球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人工智慧(AI)及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具備深厚的創新發展基礎。創新板則專注於高成長潛力及科技含量的新經濟產業,尤其聚焦於結合軟體、硬體與韌體實力的輕資產企業,涵蓋領域包括AI、物聯網(AIoT)、資安管理、智慧醫療、機器人、無人機、衛星通訊、綠能環保及智慧製造等未來關鍵產業。而今年上半年以來,新經濟產業上市占比達3成以上,顯示臺灣資本巿場對新興產業領域具備強大吸引力,綠能環保、數位雲端等都逐步嶄露頭角。此外,創新板迄今累積超過20家創新企業成功掛牌,2025年已有3家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亦有資安及智慧移動等領域之創新企業高度肯定創新板價值,計劃於今年度提出申請。 自2025年初創新板已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並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創建了彈性且友善的籌資環境。其成效已初步顯現,市場流動性顯著提升。截至6月中,累計成交值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且亦在下半年推出更多創新板專屬流動性提升獎勵措施,進一步為市場注入資金活水與動能。 展望未來,證交所將藉由「天時、地利、人和」的政策優勢,加速建立創新板具國際競爭力的法規制度,持續推動更多具備創新特質與國際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登上創新板,全力打造「亞洲那斯達克」,引領臺灣資本市場與創新實力邁向全球舞台。
剛剛
產經 熱門股/散熱股發威!大摩點名看旺 台達電、奇鋐齊飆天價
受惠AI題材發酵與外資利多報告加持,今(15)日散熱族群火力全開,台達電獲美系外資調高目標價,股價強漲近5%、飆上496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奇鋐下午將召開法說會,盤中先行衝上854元天價;雙鴻則跟進爆量大漲逾8%,建準也強漲超過6%、寫下逾4個月來新高,整體散熱族群氣勢如虹,成為盤面焦點。 台達電近日擺脫過往「大牛股」形象,股價頻頻衝高,日前市值更飆破1.2兆元,超車富邦金,躍居台股第四大上市公司,今日股價再創新高496元,市值近一步攀升至1.28兆元。 美系外資發布最新報告,重申台達電是投資首選標的,維持「加碼」評等,更將目標價由485元上調至530元。報告指出,台達電正向微軟(MSFT)、Meta(META)與甲骨文(ORCL)出貨GB200伺服器機架所需的液冷側邊式CDU系統,預計將持續成長至今年下半年,看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 由此,美系外資預估,儘管匯率可能造成短期干擾,但台達電第二季毛利率仍可望季增2.3個百分點至34.1%,營益率則將成長1.2個百分點至13%。同時調高台達電2025至2027年間獲利預估,分別上調4%、7%和8%,反映出看好公司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此外,奇鋐法說會登場在即,市場高度關注其在液冷領域的發展潛力。摩根士丹利指出,亞馬遜(AMZN)旗下雲端運算服務AWS近期推出新液冷技術「IRHX」,但由於自身缺乏製造技術及產能,預期液冷零組件供應商將率先受惠,其中奇鋐有望脫穎而出,成為主要供應商,而台達電與廣達也具競爭力,因此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等。大摩認為,奇鋐在冷板模組、泵浦與風扇領域具備領先優勢,與亞馬遜合作潛力大,有望為營運注入新成長動能。
剛剛
產經 熱門股/PCB族群續強!富喬爆量飆漲停41.6元、創近15年新高
PCB族群7月異軍突起,成為盤面亮點,今(15)日再次展開輪動,多檔族群個股帶量躍上成交量前10名。其中截至上午11時30分左右,PCB上游廠富喬爆出15.3萬張成交量,鎖上漲停板41.6元,為台股第一;其他包括南電同鎖漲停,欣興、景碩強漲9%、離漲停一步之遙。 全球AI伺服器將迎來蓬勃發展,對於高階玻璃纖維布需求也暴增。受惠於AI需求帶動,玻纖布上游廠富喬先前指出,針對AI伺服器所需的關鍵高階材料Low DK已完成專利布局、並進入量產,公司也持續擴大資本支出,逐漸提高Low DK先進製程的產能比重,由目前的20%,至Q4可望提升至50%以上。富喬更看好全球Low DK供不應求,訂單能見度可看到2027年。 此外,全球玻纖材料供應商日東紡先前宣布,8月1日起旗下複合材料事業本部相關玻纖產品,售價將全面調漲20%。法人預估,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富喬旗下的Low DK產品也有望調漲10~15%,有助2025~2026年獲利表現;法人預估,富喬2025全年營收上看41.1億元,EPS 2.19元,與2024年的0.19元相比,將有1584.6%的成長空間。 富喬日前公布6月營收4.71億元,月減0.4%、年增23.4%,為近4個月以來新低;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8.05億元,年增52.3%。 PCB族群資金輪動,富喬出量鎖在漲停41.6元,寫近15年以來新高,籌碼方面,外資轉買10030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867張;南電同飆漲停157.5元,創近10個月以來新高,嘉聯益也亮燈,景碩、欣興強漲逾9%,金居勁揚逾半根漲停板。
剛剛
產經 熱門股/台塑超額配0.5元!開盤閃電填息 南亞7月22日接棒
近日塑化族群股價強勢回神,台塑今(15)日展開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5元,觸及歷來最差水準。但台塑除息表現亮眼,開盤直衝35.75元,瞬間完成填息,擺脫前3次未能填息的窘境,盤中股價大漲逾5%,一度衝至37.2元,寫下6月17日以來新高,但隨後漲幅回落,成交量逾3.1萬張。 儘管台塑去年首度虧損、每股虧0.19元,仍超額配發現金股利0.5元,寫史上新低,現金殖利率為1.4%,除息參考價35.2元,股利將於8月15日發放。回顧過去共35次除息紀錄,僅4次未能順利填息,累計有9次當日達陣。台塑四寶中,台塑化、台化、台塑已全數完成除息並順利填息,僅剩南亞將於7月22日接棒除息。 由於關稅戰衝擊石化產品需求,以及中國持續擴建產能、低價出口導致產品利差縮小,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強升,導致台塑第二季及上半年轉盈為虧。即便如此,法人仍看好後市,認為烏克蘭重建商機所帶動的聚氯乙烯(PVC)需求,將為上游供應鏈注入新動能。 展望後市,台塑表示,雖然第三季為石化產品傳統需求旺季,且美中貿易戰緩和,將帶動需求增長,加上亞洲多家輕裂廠安排歲修,使得市場供給量減少,有利銷售,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且美國對等關稅仍有不確定性,恐影響營運表現,因此預估第三季營業額將較第二季微幅衰退;不過,台塑也強調,第三季將認列現金股利8.1億元,可挹注獲利。
18分鐘前
載入中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