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關鍵字: 台達電
焦點股/泰達電昨重摔逾2成!台達電跌破4字頭 上季財報恐不如預期
產經 焦點股/泰達電昨重摔逾2成!台達電跌破4字頭 上季財報恐不如預期
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近年深化泰國布局,但子公司泰達電最新公布財報不如預期、展望也保守,衝擊17日股價崩跌23%,加上美系外資指出台達電上季財報恐低於預期,儘管維持「買進」評等,但今日(18)股價仍開低走低,盤中跌幅超過3%,跌破400元關卡,創下近2個月新低。 受到電動車市況不佳、需求疲軟衝擊,泰達電上季獲利年減高達78%,2024全年營收年增12%,獲利年增2.8%,較2023年成長20%大幅放緩,並坦言儘管AI業務成長,卻不足以抵銷電動車展望持平的衝擊,今年要達成營收成長10~15%的目標有難度,衝擊17日股價一度血崩近3成,終場重摔23%。 台達電將在下周四(27)舉行法說會,在2024年財報公告前,除了泰達電發布展望不佳,美系外資最新報告也指出,由於於產品組合較差,庫存/商譽相關的減記將影響其利潤率,預期台達電去年第4季業績恐低於預期,但也認為股價回檔是買進機會,因此維持評等「買進」,目標價510元。 受到利空影響,台達電今日股價以402元盤下開出,盤中跌幅擴大至逾3%,出量失守400元關卡,低點下探391元,跌至去年12月9日以來新低,也跌破5日線大關;在泰國掛牌的泰達電最新開盤持續下跌,跌幅已超過3%。  
2025-02-18 11:45
龍年總盤點/龍年股民平均賺136萬!台股金蛇年挑戰26000大關
金融 龍年總盤點/龍年股民平均賺136萬!台股金蛇年挑戰26000大關
台股龍年亮麗封關,全年表現跌宕起伏,刷新多項紀錄,封關當日上漲225點,收在23525點,全年暴漲5429點,改寫農曆年最高封關水位、單年最旺漲點,總市值攀升至75.52兆元、較兔年暴增超過18兆元,也雙雙改寫最高紀錄,平均每位股民大賺136萬元,史上最賺! 觀察龍年盤面,「AI」仍是貫穿全年的主基調,且重心逐漸轉往AI應用領域,受惠族群由AI伺服器、AI PC等老牌族群,擴散至BBU、矽光子等新題材,激勵電子指數飆漲超過40%,其中,類股指數漲幅最強勁前三名為「其他電子、半導體、航運」,漲幅66%、40%、28%;表現最差的則集中在傳產族群,塑化、油電指數雙雙重挫45%,鋼鐵指數也下跌超過13%。 權值股重新洗牌,「兆級企業」從3家增加至6家,富邦金、台達電、廣達都成功「升咖」,台股總市值噴漲超過18兆,其中6成都由權王台積電貢獻。台積電神龍擺尾,元月一度登上新天價1160元,最終以1135元封關,市值暴增7成至29.43兆元,如果扣掉台積電,平均每位股民僅賺入40萬左右。 聯發科、鴻海也雙雙飆破2兆關卡,三檔合計市值增加逾14兆元,成為台股上漲最重要推手,國泰金、中華電市值也突破9000億元,成為「準兆級」企業。值得留意的是,兔年擠入排行榜第10的聯電龍年股價大幅修正,被掃出十名之外,排名第8的台塑化也因為股價腰斬,排名直墜25名。 展望新年台股是否能繼續點蛇成金?國泰金最新調查顯示,5成的民眾認為台股有機會突破24000點,態度樂觀,國內外投資機構則認為,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後續的政策與聯準會降息的步調,將使台股面臨動盪,但台積電等AI族群將持續掌握方向盤,台股全年高點挑戰26000,甚至有機會到達28000點。  
2025-01-23 11:00
2024封關/台股出現7家「兆級企業」!台積電市值飆升12.5兆
金融 2024封關/台股出現7家「兆級企業」!台積電市值飆升12.5兆
台股今年飆漲5104點,寫下史上最旺一年,權值股功不可沒,前十大個股市值全數走揚,「兆級企業」更從去年3家大增至7家。權王台積電今年高點來到1100元,總市值一度觸及28.5兆元,封關日雖下跌1.3%,收在1075元,市值仍有27.87兆元,穩坐冠軍寶座,全年增長近12.5兆元、年增81%,超越2-10名市值總和。 AI狂潮助攻股價,鴻海今年市值大增1.1兆元,來到2.55兆,重返二哥地位,增幅超過7成,三哥聯發科則成長近4成,來到2.26兆元,權值三雄市值合計大增14.2兆元,表現驚人;台達電、廣達市值雙雙破兆,以1.11、1.10兆元分居五、六名;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也擠下聯電,搶入第十名,市值7147億元。 金融股今年獲利賺飽飽,前11月獲利已經改寫歷年同期新高,明年股利政策看俏,吸引買盤大舉進駐,富邦金、國泰金市值成長超過4成,躋身兆元企業,分別以1.2兆元、1兆元位居第四、第七名;中信金更是大黑馬,以7671億元擠入第九名,成長近4成。 相較之下,電信三雄之一的中華電沒有太多表現,僅小幅成長271億元,來到9580億,排名由去年的第四名下滑至第八名;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在榜單內的台塑化、聯電因為股價頻頻破底,雙雙出局,台塑化市值暴砍近6成,由7687億元驟降至3291億元,聯電也下滑近2成,由6590億元降至5407億元,跌到台股第十二名。  
2024-12-31 16:06
液冷散熱需求激增!台達電10月營收創單月新高 首衝上380億元
產經 液冷散熱需求激增!台達電10月營收創單月新高 首衝上380億元
台達電10月營收今(11)日出爐,10月營收已連續4個月站上370億元大關,達到388.17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月增4.6%、年增11.9%,繳出年月雙增的亮眼成績;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3457.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亦續寫新猷。對此台達電表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資料中心的散熱需求,至於電動車表現則持平。 受惠於進入傳統旺季,加上產品組合有利,以及庫存跌價損失回沖,台達電日前公布第3季營收、稅後純益、EPS、營業利益和毛利率五大指標,均刷新單季歷史紀錄。單季合併營收為1122.03億元,季增8.51%、年增4.08%;毛利率衝上34.93%,季增8.3個百分點、年增5.36個百分點;營益率14.64%,季增1.94個百分點、年增3.6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23.39億元,季增24.03%、年增31.79%;EPS為4.75元,季增24.02%、年增31.94%。 針對第4季,法說會上台達企業投資部副總裁劉亮甫坦言,第4季營收將會往上走,不過在營收架構上會有不同,以四大事業部門來看,預估電源及零組件將呈現持平或小幅季減,至於電動車為主的交通類別則可望持穩,但自動化仍需等待景氣回溫,基礎設施營收則可望有大幅成長。由於產品組合改變,雖然營收會成長,但毛利率將較第三季下滑。 台達電表示公司與微軟(MSFT)、亞馬遜(AMZN)、Google(GOOGL)及Meta(META)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長期合作,隨著CSP持續擴大資本支出,資料中心用電量相當大,且隨著耗電愈來愈高,產生的熱能也愈來愈多,需要水冷散熱系統。而台達電在高功率電源和水冷散熱方面都有布局,因此看好能夠持續受惠,並且將會是公司未來主要成長的動能。 展望2025年,董事長鄭平則表示,AI仍然會是最熱門的主題,預估電源部分營收將會持續成長,但輝達(NVDA)下一代GB200的直流對直流(DC-DC)確定有掉單,估計會對營收有約四分之一的影響,不過仍然還有其他的客戶會採用,且需求是成長的,樂觀看待明年營收會呈現穩定成長。
2024-11-11 18:06
+ 看更多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