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據《日經亞洲》報導,蘋果打算運用台灣成熟的供應鏈生態系與工程資源,在當地建立一條小型摺疊式iPhone試驗產線,用以驗證並微調其所需的製造參數與生產流程,並採取「台灣研發、印度量產」的雙軌模式,待所有環節確定後,最終將把這套流程移往印度量產,以縮短量產學習曲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計畫仍在討論中,尚未定案,仍可能出現變動,但供應商已看中台灣北部一處土地作為潛在廠址。不過,台灣面臨土地與勞動力有限等挑戰,即便只是一條測試線,仍需要約1000名作業人員。
消息人士指出,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計在2026年問世,目標總出貨量達9500萬部,為近年最高水準,年增超過一成,預期初期銷量落在700~1000萬台,推估明年所有型號的總產量將超過2.4億部。據傳蘋果已告訴幾家供應商,摺疊式iPhone若能如期推出,將有望成為驅動蘋果達成出貨目標的關鍵助力。
《日經亞洲》分析,蘋果之所以選擇台灣,除了看重在地供應商的資源,也考量到美中關係緊張,正加快將新產品開發移出中國。知情人士表示,「(從中國進口的)設備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面臨的問題,蘋果必須培育更多印度當地供應商,並從台灣引進新的工具供應商,目前蘋果正在同時進行這兩件事。」
而對於相關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