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但這場會議早已不只是經濟議題主導。從白宮派人臨時加入、到聯準會內部意見分歧,政治張力全面升溫。外界關注的不只是利率會不會調整,更是主席鮑爾如何應對來自總統與繼任人選的多重壓力。本次會議政策聲明與記者會談話,將成為金融市場走向的關鍵指標。
記者:「您覺得聯準會應該要是個獨立機構嗎?」
美國總統 川普:「當然,這是肯定的,但我覺得他們也該聽聽像我這樣聰明人的話。」
聯準會決策竟然政治味比經濟味還濃!本次會議上,包括川普想炒卻炒不掉的理事庫克,以及臨危受命的白宮顧問米蘭都會參與,而且兩位都有投票權,要是政策不如預期,很可能直接變成一場政治風暴。
前PIMCO首席經濟學家 Paul McCulley:「這整件事真的充滿了政治雜音,是我幾十年來看過最激烈、最混亂的一次。但說真的,聯準會現在把基準利率定在4.38%,位置根本不對,這不代表他們之前做錯了什麼,只是現在回頭看,真的站錯邊了,跟中性利率比起來高了整整4碼,所以他們需要來個『再調整2.0』,再降息4碼,我認為這個動作明天就會開始。」
分析指出,主席鮑爾面臨的挑戰,不只來自通膨與就業數據,更有聯準會內部的意見分歧,萬一出現3票反對,即可能被解讀對鮑爾領導的不信任。
PBS新聞主播:「鮑爾發言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些什麼呢?」
布魯金斯資深研究員 威塞爾:「有幾件事值得注意,第一,聯準會會公布最新的預測,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不是打算今年再降息兩次;第二,要看看這次會不會有人投反對票,有沒有成員主張應該要降息;最後,也要觀察鮑爾怎麼處理總統持續的攻擊,畢竟現在會議裡有新加入的人,也有原本的成員,他怎麼在自己剩下的幾個月任期中帶領聯準會,會是個大考驗。」
此外,財政部長貝森特點名的十一位鮑爾接班人,其中三人在本次會議擁有投票權,部分專家憂心,政治化的分歧,會削弱聯準會的獨立與公信力。市場高度關注政策聲明與鮑爾會後記者會上的談話,這些訊號將直接影響未來利率路徑以及金融市場走勢。(記者陳鳴駿、林佳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