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由金屬中心推出的氫能科技互動展品,今(16)日正式進駐科學工藝博物館,讓學童透過趣味十足的互動裝置、和清晰的動畫影片,認識氫能的儲存與應用!金屬中心也在產業技術司的協助下,推動氫能科技的研究與應用落地,助力台灣邁向淨零轉型!
金屬中心在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的「教育行動日」熱鬧登場,展示氫氣的製備、儲存和應用,透過有趣的互動體驗和導覽講解,讓學生輕鬆認識氫能科技!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 李秀鳳:「從它(氫氣)的產製,到它在交通、在工業,以及在民生用途上,搭配動畫,讓民眾更輕易的能夠理解到,這些非常高深專業的知識。」
金屬中心透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鎖定「氫氣輸儲」以及「工業燃燒」,推動裝置開發和應用落地。例如現場展出的「可變混氫比例燃燒器」,就能協助工業製程減碳轉型;還有導入「抗氫脆銲接」的「高壓氫輸儲技術」,可確保產線在高溫高壓下穩定安全。
金屬中心副執行長 武威宏:「氫的它的分子量很小,它會鑽到我們鋼鐵裡面,它鑽到這個結構裡面,會造成鋼鐵會有氫脆,那我們在這個團隊,也開發出相關的一些塗層,還有一些防護措施。」
金屬中心處長 林恒育:「我們不僅把這個技術研發出來之後,我們同時也把台灣的產業鏈,也一併這種的模式建立起來,除了可以協助台灣整個產業淨零之外,也可以把我們的能量推廣到全世界。」
金屬中心指出,未來會繼續強化和產業聯盟的合作,推動場域驗證和示範應用落地;同時也會串聯研發法人、教育場域和產業鏈,推廣氫能教育,培養全民對於氫能等綠色能源的重視!(記者華語涵、攝影蘇韋銘/高雄採訪報導)